? 寧波頤樂園 章小艷
白俊峰老人近照
白俊峰舊照
白俊峰,1931年出生于遼寧哨子河鄉(xiāng)永貴村,滿族,中共黨員。他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5年入黨,歷任戰(zhàn)士、通信員、文書、參謀、軍校教員等,經(jīng)歷解放東北、華北、中南的萬里征程,過黃河、渡長江。他作戰(zhàn)勇敢,工作積極,博得好評,先后獲得勝利功勛榮譽章、解放獎章及東北、華北、中南解放紀念章、教員標兵等榮譽。他是東北著名抗日英雄白承潤的親弟弟。
當白俊峰的哥哥成為鐵血軍領導人的時候,日寇對這些人的家屬也揮起了屠刀。白俊峰因年幼被救,但白家房屋被燒光,財物被搶光。二哥壯烈犧牲后,受哥哥的影響,年幼的他背負著國恨家仇想?yún)④娙胛?,想成為二哥那樣保家衛(wèi)國的軍人,希望進入一個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部隊。
16歲那年,白俊峰只身從鄉(xiāng)下去縣城尋找解放軍,當時他饑寒交迫,獨自翻越有豺狼和老虎等野獸出沒的五座老虎嶺,終于在1947年加入第四野戰(zhàn)軍。因他讀過書,先從通訊員做起,送一封信,要穿越槍林彈雨,身邊的子彈穿梭而過,打在地上冒起陣陣塵煙。他把危險置之度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當好兵聽黨的話,跟著黨走,革命到底不回頭,不給哥哥丟臉。”
解放戰(zhàn)爭期間,條件艱苦,每人都是負重行軍,白俊峰隨軍追打新1軍、新6軍、52軍這些裝備精良的國民黨部隊,每天步行近百里,腳上長滿血泡,每走一步都鉆心的疼,但他咬牙堅持,做到日行百里不掉隊。作戰(zhàn)中,饑寒交迫,有些戰(zhàn)友犧牲了,而部隊在每次打勝仗以后,為鼓舞士氣,獎勵大家才能吃一頓飽飯。由于缺乏彈藥,又為了麻痹敵人,戰(zhàn)士們用玉米桿和高粱桿裝在子彈袋里。
白俊峰是北方人,部隊南下,很多人受不了南方的高溫和蚊子,但他都能一一克服。他隨部隊從東北打到廣東,參加的戰(zhàn)斗很多,如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剿匪、平叛及處理來自浙閩港澳反攻大陸的美蔣特務,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危險,得到了上級表彰。解放后他先后在北京、廣州等地學習坦克裝甲車、火炮等武器裝備,每次考試成績優(yōu)異,獲得五分制的最高五分成績,畢業(yè)后分配到軍校當教官,負責給特種兵(坦克裝甲兵、通訊兵、化學兵)等進行培訓,榮膺教員標兵。
白俊峰戰(zhàn)時作戰(zhàn)勇敢,戰(zhàn)后防汛抗洪身患血吸蟲病,多次病危搶救仍長期抱病堅持軍校教務工作,積勞成疾也不休息。1982年白俊峰遵從軍隊安排離職休養(yǎng),攜妻子兒女從武漢遷來寧波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