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文,閆 萍
(唐山不銹鋼有限責任公司,河北063105)
Q355~Q420 鋼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低合金高強鋼牌號,在熱軋帶鋼機組的產(chǎn)品大綱中占有較大的比重。隨著鋼鐵產(chǎn)品競爭日趨激烈,成本控制能力成為企業(yè)競爭力的最為關鍵的因素,關乎企業(yè)生死存亡。在GB/T1591-2018 標準表1 熱軋鋼的牌號及化學成分中,沒有對Q355~Q420 鋼規(guī)定化學成分的下限,這為在滿足性能的前提下,優(yōu)化成本提供了充足的空間。鋼的強化元素中除C 外,利用Ti 微合金化強化性能的應用比較高,但鈦強化性能影響的因素較多,性能穩(wěn)定控制難度較大,需要結合生產(chǎn)工藝及裝備能力深入研究。
1.1.1 C 元素
C 是間隙固溶強化元素,可影響珠光體比例。GB/T1591-2018 規(guī)定Q355~Q460 牌號C≤0.20%,而C 在0.08~0.16%范圍存在包晶反應,容易引起鑄坯質(zhì)量缺陷。GB/T1591-2008 版Q355 的D 和E 級鋼要求C≤0.18%,考慮新老標準的過渡,C 宜控制在0.17%左右。
1.1.2 Si 元素
Si 是置換固溶強化元素,也用于脫氧,較Al 脫氧成本更低,為了保證脫氧充分,Si 控制≥0.15%。當Si超過0.21%以后,可促進熱浸鍍鋅層增厚,不利于鍍鋅用戶降低鋅耗,因此Si 宜控制在0.17%左右。
1.1.3 Mn 元素
考慮Si 脫氧鋼水的流動性,Mn/Si 比控制在2.5~3,有利于夾雜物上浮。考慮成本因素Mn 宜控制在0.45%左右。
1.1.4 S 元素
S 是鋼中的有害元素,在鈦微合金鋼中S 含量超過0.003%與Ti 結合形成Ti4C2S2,Ti4C2S2在奧氏體溫度下析出,能夠和TiN 一起阻止奧氏體晶粒長大,起到細晶強化的作用。依據(jù)Ti4C2S2在奧氏體中的溶度積計算公式,S 含量越高,Ti4C2S2的析出溫度越高,析出尺寸越大,強化效果越差,經(jīng)LF 處理可以將S 控制在0.001~0.012%??紤]脫S 控制的生產(chǎn)成本,Ti4C2S2的理想Ti/S 質(zhì)量百分數(shù)比為3,應控制Ti/S 質(zhì)量百分數(shù)比不超過3。
Ti4C2S2在奧氏體中的溶度積計算公式[1]:
式中:[Ti]、[C]、[S]為Ti 和C 及S 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T 為固溶平衡溫度,單位為K。
1.1.5 P 元素
P 也是鋼中的有害元素,增加鋼的冷脆性,降低鋼的沖擊性能,GB/T1591-2018 表1 規(guī)定B 級鋼P≤0.035%,C 級鋼P≤0.030%,D 級鋼P≤0.025%。此外P 也促進熱浸鍍鋅層增厚。
1.1.6 Ti 元素
采用Ti 元素強化性價比較高,能夠有效降低成本。在《GB/T 1591-2018 低合金高強結構鋼》中表1 熱軋鋼的牌號及化學成分中,Q355~Q420 牌號Ti 的推薦上限成分為0.05%,最高可以到0.2%。Ti首先與N、S 化合形成TiN 和Ti4C2S2,剩余的有效Ti形成TiC。TiN 和Ti4C2S2可抑制奧氏體晶粒長大,細晶粒強化導致屈服強度升高20~30 MPa,但其高溫析出尺寸較大(約幾十納米~上百納米),粒子沉淀強化增量貢獻較小。如果N 和S 控制較低時,更多彌散析出的細小TiC 粒子析出強化貢獻較大[2]。因此Q355~Q460 鋼可以根據(jù)Ti 對其強度貢獻增量的關系來設計Ti 的含量。鋼板屈服強度與Ti 含量的關系見圖1。
圖1 鋼板屈服強度與Ti 含量的關系
1.1.7 N 元素
在含Ti 鋼中,N 與Ti 在高溫下化合為TiN,在奧氏體中析出,能夠阻止奧氏體晶粒的長大。但N含量越高,TiN 的析出溫度越高,析出尺寸越大,粒子沉淀強化效果越差;N 含量過高,會導致TiC 的析出量減少,降低了TiC 的強化效果。通過控制冶煉過程增N,將N 控制在0.0045%以下。
TiN 在奧氏體中的溶度積計算公式[3]:
式中:[Ti]、[N] 為Ti 和N 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T 為固溶平衡溫度,單位為K。
唐鋼不銹鋼公司低合金高強鋼的生產(chǎn)工藝流程為:高爐鐵水→(復合噴吹鐵水脫硫)→頂?shù)讖痛缔D爐吹煉→LF 精煉→板坯連鑄→1580 熱軋→鋼卷。出于成本考慮,對鐵水復合噴吹鐵水脫硫僅用于成品S≤0.004%的鋼種。
Ti 微合金化鋼的厚度對帶鋼的強度影響較大,為了充分發(fā)揮Ti 的強化效果,不同厚度的帶鋼熱軋工藝如表1 所示。
表1 Ti 微合金化帶鋼熱軋工藝
1.3.1 加熱溫度
為了發(fā)揮TiC 的強化效果,TiC 應固溶到奧體中,加熱應在TiC 的奧氏體固溶平衡溫度之上。TiC在奧氏體中的溶度積計算公式[4]:
式中:[Ti][C]為Ti 和C 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T 為固溶平衡溫度,單位為K。
1.3.2 終軋溫度
終軋溫度對Ti 微合金鋼性能的影響比較復雜。當終軋溫度較低時,有利于鐵素體晶粒尺寸的細化,提高細晶強化作用,但與此同時,較低的終軋溫度(低于850 ℃)將誘發(fā)Ti4C2S 的形變誘導析出(見圖2)。雖然這種析出物可以抑制奧氏體晶粒長大,起到一定的細晶強化和析出強化作用,但是和鐵素體區(qū)析出的納米級顆粒相比,其尺寸相對較為粗大,降低了沉淀強化作用。因此較高的終軋溫度,可以減少Ti4C2S 在奧氏體中形變誘導析出,促進TiC在鐵素體中彌散析出,提高沉淀強化效果,但不利于細化鐵素體晶粒尺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細晶強化效果。因此為了平衡厚度對強度的影響,厚規(guī)格采用較高的終軋溫度可以調(diào)高強度。
1.3.3 卷取溫度
Q355~Q420 鋼中C 含量較高,過剩的C 可促使TiC 析出,提高沉淀強化效果。TiC 在600 ℃以上析出的晶粒尺寸長大較快,降低了沉淀強化效果,同時降低了鋼的沖擊韌性。但卷取溫度過低,TiC 尺寸長大不充分,也同樣降低沉淀強化效果,因此卷取溫度應控制在540~600 ℃之間。
1.3.4 冷卻路徑
層流冷卻前段快速水冷到750 ℃以下可以細化晶粒,減少Ti4C2S2的析出和尺寸長大;在鐵素轉變C 曲線的鼻尖處,降低冷卻速度增加一段空冷段,可增加鐵素轉變,鐵素體相變可以促進5~10 nm 的Ti(C,N)析出,提高Ti(C,N)析出強化效果;之后采用快速水冷可以抑制Ti(C,N)析出尺寸長大,同時減少珠光體層片間距,提高強度。因鋼冷卻到720 ℃膨脹系數(shù)突增(如圖3 所示),此時降低冷卻速度可降低內(nèi)應力,因此采用分段冷卻可改善板型質(zhì)量。
圖2 鋼中Ti4C2S2 隨溫度的質(zhì)量分數(shù)變化
圖3 鈦微合金鋼不同溫度的平均膨脹系數(shù)
Q355 和Q420 拉伸性能控制情況如圖4、圖5所示。從4、圖5 中可以看出,鈦微合金強化Q355 和Q420 鋼強度控制適中,伸長率良好。
圖4 Q355 系列強度和斷后伸長率控制情況
圖5 Q420 系列強度和斷后伸長率控制情況
取鋼帶寬度1/4、1/2、3/4 做橫向(T)和縱向(L)拉伸試樣,其拉伸性能如圖6、圖7 所示。從圖6、圖7 中可以看出,產(chǎn)品性能均勻,橫向和縱向強度偏差小于20 MPa。
檢測沖擊功KV2 性能符合標準要求,脆性轉折溫度在-20 ℃以下(如圖8 所示),完全滿足《GB/T 1591-2018 低合金高強結構鋼》中B~F 各級別沖擊功要求。
鈦微合金化高強鋼組織均勻,無帶狀偏析(如圖9、圖10 所示),解決了C-Mn 鋼因帶狀偏析容易造成的焊接壓扁試驗開裂的問題。
試驗爐次0F03046、0E00024 的化學成分和中包溫度如表2 所示。通過對實驗爐次的不同尺寸夾雜物統(tǒng)計(如圖11、圖12 所示),可以看出鈦微金化高強鋼夾雜物尺寸均控制在20 μm 以下,以2~10 μm 為主;化學成分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中包溫度高TiAlCa、TiN 等夾雜物明顯增多,S 含量增高,硫化物夾雜增多。因此Ti 微合金化鋼降低中包溫度可明顯減少夾雜物數(shù)量。
圖6 Q355 性能均勻性檢測情況
圖7 Q420 性能均勻性檢測情況
圖8 鈦微合金高強鋼5.75 mm 厚度不同溫度的沖擊韌性(換算值)
圖9 Q355B 晶粒度11.5 級200X
圖10 Q420B 晶粒度11.5 級200X
表2 試驗爐次的成分和中包溫度
圖11 0F03046 爐不同尺寸夾雜物統(tǒng)計
圖12 0E00024 爐不同尺寸夾雜物統(tǒng)計
以3 mm Q355 帶鋼為例,以Ti 合金為主和以Mn 合金為主作為強化合金的鋼平均成分和性能對比如表3 所示,合金強化成本對比如表4 所示。
表3 3 mmQ355 帶鋼主要合金平均成分和性能對比
表4 合金強化成本對比
由表3、表4 可以看出,在性能相近的情況下,以Ti 代Mn 作為強化合金,不論是采用FeTi30-A 合金,還是采用FeTi70-A 合金替代Mn 合金強化,鈦合金強化成本平均是Mn 合金強化成本1/4 左右。
鈦微合金化Q355~420 高強鋼帶,以Ti 替代Mn 作為強化合金,通過化學成分、加熱工藝、軋制工藝和冷卻工藝的優(yōu)化設計,提高Ti 的強化效果,產(chǎn)品組織性能均勻,強度和塑韌性指標滿足了《GB/T 1591-2018 低合金高強結構鋼》的要求,在達到同樣性能的條件下,以Ti 代Mn,可使合金強化成本降低至原來的1/4 左右,有效的提高了產(chǎn)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