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豐華
說到喝酒吟詩,人們自然會想到李白,有人說李白斗酒詩百篇。王安石評價他說:“白詩近俗人,易悅故也;白識見污下,十首九說婦人與酒?!辈恢u價其是否合適,但對李白詩與酒的關(guān)系,講得頗為中肯。
在平淡生活里,普通人喝酒大概有這么幾種,喜了喝,累了喝,閑了喝,愁了喝,婚喪嫁娶,迎來送往也要喝……職場上的接風送行,人際關(guān)系之間的你來我往都少不了酒。但是,這個酒與詩搭不上邊,但凡酒杯一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女人、家庭、事業(yè)、孩子、社會……
酒桌上,觥籌交錯氣氛空前,一旦酒老爺作了主,你說我說大家都說,能說者口沐四濺,內(nèi)斂者附耳私語,連平時不善言辭木訥之人,幾杯酒下肚,也放下矜持,面對來者如多年未見的哥們兒,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海闊天空侃個沒完沒了。偶有風雅之士酒桌上也談詩,但附和者寡。“酒為歡伯,除憂來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二八盅下肚,啦啦醉翁歐陽修、詩仙李白,砸砸筷子,猜拳行令,大家都樂意享受這種快樂。
農(nóng)家收前鋤后,農(nóng)活像一篇文章語句中加上一個標點,歇息幾天。打打撲克,搓搓麻將,“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喝點小酒自然成趣,無須什么大魚大肉。幾根蘿卜干,一把花生米,一盤鹽豆炒雞蛋,也能喝到盡興。這種酒三兩個人一圍,無須客套,幾杯酒下肚,地里的莊稼,自己的孩子,別人的老婆,都是酒中的話題。若秀才大爺和幾個一把年紀讀過書的老學(xué)究湊到一起喝點酒,酒過三巡,談古論今,言辭尖刻。什么李白是詩仙,樊噲是屠夫,劉邦是亭長,劉備是個編筐的,朱元璋是個放牛郎,吳三桂一怒為紅顏……
“杯中無日月,壺中有乾坤”,三杯酒之后讓人想點什么,一介草民可以盡興飲酒論英雄。說到李白酒醉金鑾殿,堂堂高力士忍辱含羞為其脫靴,幾位老叟一張張苦瓜似的臉綻開了。說起風情萬種莊西頭的小寡婦,又和禿子張三好上了,更是津津有味,幾雙色瞇瞇的小眼睛瞇成一條縫,像比聽西游記還過癮。他們互相炫耀自己讀了幾本書,愛過幾個女人,這些葷素搭配的段子,足以讓他們快活半天??此麄兊靡獾臉幼樱切┧撞荒偷臇|西似乎已經(jīng)麻醉了他們的神經(jīng)。
女人也有天生的酒鬼,有時奪過男人的酒杯一飲而盡,有的陪自己的男人,喝上半斤八兩的反而讓她更美。紅撲撲的面頰,看起來更動人。此刻,她似乎忘掉了羞澀,聽男人講段子竟不覺下流。
翻開中國的歷史,歷代文人雅士,既愛酒又愛吟者為數(shù)寥寥。不過劉邦為歷代帝王開了喝酒吟詩的先河,他擊潰英布后榮歸故里,鄉(xiāng)親們置酒款待這位帝王,劉邦酒酣喜極而泣,大氣磅礴的《大風歌》脫口而出,這首詩表達了劉邦當時的心境,既有大氣豪邁的一面,也透露出一代偉人對未來江山社稷的擔憂。
陶淵明的一壺老酒,留下千年傳誦的《桃花源記》;杜甫一生窮困潦倒,亦為酒癲狂,吟出“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的達觀;白居易、李白、蘇軾、歐陽修等古代文人雅士,大多留下酒后詩篇。但是,他們只是文壇中的少數(shù)人,無以計數(shù)的文人吟詩不喝酒,喝酒不吟詩。讀過一些詩詞中也帶有“酒”字,不過這些是為了修飾文字,創(chuàng)造一種意境,裝裝風雅而已。
觸景生情,睹物思人,詩從靈感來,佳句自然成。酒高了,人得到放縱,可以上天攬月,下海捉鱉,但語無倫次者多,吟詩者寥寥。顯然,在這個世界上,詩和酒只屬于少數(shù)人,柴米油鹽才屬于普通人。
(作者系徐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散文協(xié)會會員)
(責任編輯 王瑞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