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 次旦旺久 銀武?
1 西藏大學醫(yī)學院 2 西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西藏拉薩 850000
膽囊癌是膽系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約0.6%~3%[1],且發(fā)病具有隱匿性,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膽囊癌多伴有膽囊良性疾病,可能與膽囊結石和慢性膽囊炎的長期刺激有關[2]。膽囊癌早期臨床癥狀不顯著,影像技術診斷難度大,被發(fā)現時大多數處于中晚期,此時的治療及預后效果非常差,5 年生存率僅為20%[3]。超聲檢查是膽囊等腹腔臟器檢查的首選方法,但多排螺旋CT 增強檢查在膽囊癌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4]。中晚期腫瘤大多數可發(fā)生轉移,可侵犯周圍器官,也可通過動靜脈、淋巴轉移到遠處器官。因此,增強CT 對膽囊癌的早期診斷以及中晚期是否發(fā)生遠處轉移及周圍組織侵襲,是膽囊癌的治療及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以及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影像手段。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我院經臨床及病檢確診的膽囊癌患者17 例,旨在分析膽囊癌影像診斷及周圍臟器侵襲及轉移的影像分析,為臨床的治療提供影像學依據。
回顧性分析在我院經臨床及病理確診的膽囊癌患者17 例。其中男性4 例,女性13 例,年齡35~82 歲,均值(59.59±12)。17 例患者中皆有間斷腹痛史。納入標準:1)患者具有典型的臨床癥狀;2)經手術及病理確診為膽囊癌的患者;3)在我院做動態(tài)CT 增強檢查且影像資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標準:1)外院及影像、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2)有膽囊手術史的患者;3)合并有其它腫瘤及嚴重疾病等;4)膽囊癌復發(fā)患者。
17 例患者均使用Siemens 64 排螺旋CT 掃描,掃描方式包括常規(guī)掃描和增強掃描,掃描范圍自膈頂至髂脊上緣水平,掃描前進行胃腸道準備,掃描參數:120kV,250~400mA,層厚5mm。增強掃描;采用高壓注射器肘靜脈注射,非離子對比劑碘海醇,結合病灶影像進行多層面重組,獲取原始圖像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
以病理結果為診斷膽囊癌的金標準,由我科2 名以上主治醫(yī)師評估動態(tài)增強CT 對膽囊癌的影像表現及周圍臟器侵襲、轉移情況,意見不一致時,結果討論后達成一致。觀察的影像指標包括是肝內外膽管有無擴張、是否伴有膽囊結石、淋巴結有無腫大、有無梗阻性黃疸、是否有肝轉移及腹腔轉移以及膽囊癌的影像表現。
圖a-d:分別為平掃期、動脈期、靜脈期及延遲期 a.平掃可見膽囊增大,膽囊壁不規(guī)則增厚,其內可見不規(guī)則軟組織腫塊影,突向腔內,密度欠均勻,夾雜結節(jié)狀高密度影及片狀低密度影;b.增強掃描可見病灶明顯不均勻強化,其內片狀低密度影不強化,靜脈期和延遲期病灶強化程度逐漸減弱
表 影像特征分析(n,%)
膽囊壁增厚型表現為膽囊壁不規(guī)則增厚,增厚后可見明顯不均勻強化;結節(jié)型表現為膽囊壁不規(guī)則增厚,其內見不規(guī)則軟組織腫塊影,突向腔內,密度不均,增強后上述病灶明顯強化;腫塊型表現為膽囊壁增厚,可見團塊狀軟組織密度影充滿膽囊腔,增強后不均勻強化。詳見如上圖。
膽囊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發(fā)病率不高,本研究顯示膽囊癌易發(fā)生女性,女性發(fā)病率:男性發(fā)病率=3.3:1,與以往研究結果相似[5]。早期臨床癥狀不典型,同膽囊炎及膽管系統疾病癥狀相似,對疾病的診斷有時會產生誤診,等發(fā)現時已經是中晚期,此時患者病情風險高,治療手段局限且困難,預后差且生存率低。病情進展到中晚期時,癌細胞易侵犯膽囊周圍的正常組織如肝內外膽管,造成梗阻性黃疸,甚至發(fā)生肝臟、腹腔、淋巴結等遠處轉移情況[6]。因此,增強CT 對侵襲及轉移病灶的早發(fā)現、早診斷,對疾病的治療及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病灶位于膽囊底部的癌灶易發(fā)生肌層浸潤,因為膽囊壁的肌層與粘膜層相連,病灶浸潤肌層后,向漿膜層侵襲,甚至向周圍組織及遠處器官侵犯,形成轉移[7]。在臨床上,B 超是診斷膽囊疾病的常見檢查手段,費用低,無輻射,可發(fā)現膽囊結石及占位病變,但對膽囊癌周圍組織侵襲、遠處轉移及并發(fā)癥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顯示,膽囊癌易累及肝內外膽管,肝內、腹腔及淋巴結轉移,并常伴有結石(64.7%),其中以肝內外膽管及肝周圍侵襲及遠處轉移最常見,達50%以上,可能與腫大淋巴推移或癌細胞侵犯膽管所致,與以往的文獻報道相符合[8,9]。以往文獻顯示膽囊癌累及胰腺,但本研究未見累及,可能與病例數較少有關。有文獻報道CT 檢查對中晚期膽囊癌的診斷率高達85.8%[10],其中影像學分型膽囊癌結節(jié)型最為多見(40%),本研究顯示結節(jié)型膽囊癌也多見(47.1%),與以往研究結果相似[11]。厚壁型膽囊癌還需要與慢性膽囊炎、膽囊腺肌癥及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鑒別。
綜上所述,膽囊癌早期臨床癥狀及影像學特征不典型,容易造成誤診。因此,結合增強CT 檢查技術非常重要,B 超是早期發(fā)現膽囊占位病變的關鍵,增強CT 檢查是診斷膽囊癌的重要影像技術,膽囊癌周圍組織侵犯及遠處轉移的增強CT 具有清晰的影像特征。合理的選擇影像學檢查可以較早的診斷和控制病灶,提高診斷率及降低死亡率。因此,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