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藍浩
摘 要:高校學生是我黨吸納新生力量的重要來源,學生黨員是黨和民族未來發(fā)展的后備力量。深入研究高校學生黨支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構建,對于深入推進黨內和諧建設,提升高校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培育學生黨員的責任意識、集體意識,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客觀分析了廣西大學學生黨支部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實施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具體做法,旨在促進黨內和諧和民主,加強基層黨員隊伍建設。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支部;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機制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8.061
1 高校學生黨支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相關理論和概念研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是新時代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結合高校學生黨支部的職能,分析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相關理論和概念,明確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相關理論和在學生黨支部中的重要意義,是研究和發(fā)展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重要出發(fā)點。
1.1 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基本職能
近年來,由于高校的不斷擴招,高校發(fā)展黨員力度的逐漸加大,大學生黨員的人數一直在增加,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數量和規(guī)模也隨之擴大,高校學生黨支部已然成為我黨基層黨建工作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的政治領導、思想引領和組織培養(yǎng)的三大職能,結合到現(xiàn)實情況及高校特有屬性具體可分為以下內容。
(1)貫徹執(zhí)行。宣傳、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的決議,將黨的領導力發(fā)揮到實處,確保各個黨組織之間的串聯(lián)融合與步調統(tǒng)一,提高學生黨員隊伍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2)組織生活。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監(jiān)督和服務,按時按質按量的開展組織生活,了解學生黨員的思想、生活狀況,豐富黨內組織生活,提升學生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積極性,營造團結融洽的組織氛圍。
(3)群眾工作。組織學生黨員參與學院和所在年級的管理和建設工作,發(fā)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影響并帶動整個學生群體創(chuàng)先爭優(yōu),推動高校學生工作的開展和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4)黨員發(fā)展??茖W合理的指定黨員發(fā)展計劃,嚴格按照黨章黨規(guī)的標準和相關流程發(fā)展學生黨員,并對其進行細致全面的考察和培養(yǎng),提升學生黨員隊伍的生命力。
1.2 建設高校學生黨支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重要意義
(1)貫徹落實“人文關懷”理念。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是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將“人文關懷”思想融入黨員隊伍管理建設中,從思想幫扶到建章立制再到項目實施,都是對學生黨員內在訴求的全面尊重,對學生黨員進行個體化、精細化服務。
(2)保障高校學生黨員的積極性、戰(zhàn)斗力。高校學生黨員作為一名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且課業(yè)繁重,未來的發(fā)展充滿多樣性及不確定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可以協(xié)調學生黨員之間的利益沖突,平衡學生黨支部內的不同利益需求,保證每一位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和戰(zhàn)斗力。
(3)構建“雙一流”高校。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要加快“雙一流”高校建設,實現(xiàn)高等教育內涵式發(fā)展。所謂“雙一流”高校,就是指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而其中“以學生為中心”的一流大學建設理念,與高校學生黨支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指導思想是一致的。
(4)增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凝聚力。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學生黨員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存在思想觀念、生活習慣上的差異,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可以增強黨內交流,促進黨內和諧。提供了學校課程外的另一個學習平臺,成為身在異鄉(xiāng)學子的第二個家。
(5)樹立黨支部的良好形象。落實好激勵關懷幫扶措施,有利于讓學生黨員更直接地感受到黨的關懷,營造黨支部溫馨和睦的氛圍,同時在群眾中產生影響,提升黨組織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 學生黨支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功能
學生黨員不僅是我黨的新生力量,也是高?;鶎拥挠辛褪?,其身上肩負的先鋒模范形象,在高校學生群體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和作用?;诖耍瑢W生黨支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功能也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2.1 具有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的功能
學生黨支部就是基層黨組織,是高校開展黨的活動的基本單位,擔負著考核發(fā)展黨員、培育管理黨員、執(zhí)行黨的領導的重要責任,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的搖籃,發(fā)揮著“戰(zhàn)斗堡壘”的作用。
2.2 具有推動高校組織建設的功能
學生黨支部較多是以專業(yè)班級為單位進行依托的組織集體,院級黨組織在辦學方向、教師資格準入和晉升、教材、課堂、重要學術活動上,把牢政治關,確保辦學方向不出偏差;統(tǒng)籌推進基層黨組織與團組織、班委會協(xié)同工作機制,充分調動了高校各級組織積極性,促進高校組織建設。
2.3 具有促進學生思想政治進步的功能
大學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要使大學生成長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的主要參與者和重要建設者,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只有這兩項工作做好了,才能解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中的根本問題。高校學生黨支部開展的各項活動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思想修養(yǎng),讓學生對如何做合格黨員有強烈的內在需求,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吸取”,加快了學生黨員思想和行動的進步。
3 基于廣西大學學生黨支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現(xiàn)狀分析
廣西大學學生黨支部積極響應黨組織的號召,在推進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采取了一系列建立健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措施,通過對這些措施及措施實踐過程進行研究,得出以下積極經驗和可供探討的不足之處。
3.1 現(xiàn)階段廣西大學學生黨支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取得的主要成果
(1)走訪慰問困難黨員,真情關懷暖人心。在每年“七一”期間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各級黨組織的重要職責,也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廣西大學各黨支部對此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將這項工作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舉措來抓,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學生黨員的集體榮譽感、歸屬感。
(2)深入生活,重在幫扶。廣西大學各黨支部從思想、學習等多方面給予學生黨員幫助,黨員教師不僅在思想上對學生黨員進行正確引導,同時在學業(yè)上對學生黨員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引導學生黨員養(yǎng)成刻苦奮斗、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黨支部內黨小組成員互幫互助,開展不同班級、不同年級之間的學習探討活動,分享經驗,相互提升。
(3)開展實踐,落實行動。嚴抓“三會一課”制度,定期召開支部委員會,指定詳盡的工作計劃。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黨員真正走到群眾中去,通過行動來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3.2 現(xiàn)階段廣西大學學生黨支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欠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是我黨“以人為本”的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對樹立學生理想信念、調動學習工作積極性有著重要作用。但在黨員教師與學生黨員談話的過程中,更側重于詢問學習成績、學生工作和職業(yè)規(guī)劃問題,往往忽視了學生由于激烈的競爭或沒有明確目標等造成的心理障礙及心理訴求。
(2)黨支部實踐活動形式單一,開展頻率不高。黨支部活動有“重形式、重便捷、輕實效、輕創(chuàng)新”的傾向。黨支部在開展活動時容易流于表面形式,沒有充分征集學生黨員想法和意見,不能充分調動起支部黨員的積極性。同時活動局限于清潔衛(wèi)生、聽講座、參觀等傳統(tǒng)形式,缺乏創(chuàng)新性。
(3)沒有全方位制定黨員發(fā)展標準,考核評判方式缺乏科學性。在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這兩個重要的考察期中,未能做到全面充足的考察,考核內容多為簡單的談話,考核標準多為學生的成績和相關實踐經驗,考核過程往往流于形式,會造成兩種較極端情況:一是學生入黨之后產生松懈情況,對黨內活動參與積極性不高,缺乏組織性、紀律性;二是部分同學積極進取,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卻因某項工作或學習上的失誤而與成為黨員失之交臂,未能被組織接收。
(4)入黨后再教育有待加強。黨支部工作的重心易偏向學生入黨期間的過程,反而放松了對入黨之后的要求,尤其對正式黨員欠缺日常的考察和持續(xù)性的教育培養(yǎng),導致個別黨員在入黨之后反而出現(xiàn)成績下降或心態(tài)浮躁等情況。
4 建立健全高校學生黨支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對策
建立健全高校學生黨支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必須要有針對性的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既要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又要確保能精準地落到實處。
4.1 重視學生黨員心理活動
定期(2-3個月)組織一次黨員教師與學生黨員的談話,深入了解并詳細記錄學生在不同時期的心理狀態(tài),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加強黨小組交流,并形成長效反饋機制。
4.2 切實建章立制,保障公平公正
規(guī)范黨組織生活,對黨內各項活動、制度和規(guī)定制定清晰透明的準則,完善黨建工作計劃,明確支部委員工作職責,對各項指示和要求的傳達要清楚到位,同時在日常工作中要嚴格執(zhí)行,提升支部紀律性。
4.3 制定更全面的考核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發(fā)展新黨員,一是要遵循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嚴走標準流程;二是要細致審核其入黨動機和思想動態(tài),確保質量,切忌“帶病入黨”。黨支部在發(fā)展學生黨員入黨過程中的考核應具備全面性和多樣性,同時將考核機制常態(tài)化,減少書面考核和突擊集中考核。
4.4 創(chuàng)新特色黨建,建立更完善的獎懲制度
黨支部可以從科研成果、工作表現(xiàn)、公益活動等多方面設立詳細的評分標準,以民主評議等形式評選出優(yōu)秀學生黨員,并給予獎勵;對不遵守黨規(guī)黨紀、行為散漫、態(tài)度不端的黨員進行批評教育,營造創(chuàng)優(yōu)爭先的黨內環(huán)境。
4.5 加強對黨員的激勵教育和引導
高校學生黨支部不僅要選拔并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入黨積極分子成為黨員,更要充分利用學生黨員群體這一優(yōu)質資源??梢詫Ⅻh支部內的基礎性工作分配給各個黨員,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黨支部內學生黨員的力量,解決黨支部內工作量大的問題,又可以鍛煉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和工作能力。
4.6 掌握并記錄學生黨員的基本情況
對支部學生黨員的情況要全面掌握和了解,有針對性的對每個黨員進行管理,尤其要注重對困難黨員的幫扶,及時的了解黨員所想、解決黨員所需。
5 結語
高校學生黨支部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核心理念是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強化學生黨員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的個體作用;主要手段是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規(guī)范性制度,以及采取有的放矢的保障性措施,以此來給予學生黨員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的關懷與幫助,并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焦向東.試論黨內激勵機制建設[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0.
[2]陳永明.新時代高校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9.
[3]侯仕福.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提升實證研究——以山東省20所高校為例[J].高教學刊,2020,(30):176-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