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輝
福建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院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當前的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地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因此人們對于住宅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居住功能,還希望享受建筑質量優(yōu)良、人居環(huán)境舒適、鄰里關系融洽的住房環(huán)境。2005年國家建設部(現(xiàn)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為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條件和功能質量,規(guī)范房地產開發(fā)商的建設行為,提高住宅設計水平,使住宅滿足安全、衛(wèi)生、適用和經濟等要求,特地制定《國家住宅建筑規(guī)范》(GB 50368—2005),該標準強調住宅是“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對其設計使用年限、居住人口規(guī)模、安全、防噪、防潮、綠地、通風、采光、日照、電梯設置、空氣污染、有害物質、相鄰關系、商業(yè)服務、水資源、教育、醫(yī)療、文化、體育、舒適和衛(wèi)生等方面,都有強制性的國家標準和要求[1]。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住宅品質和居住環(huán)境的要求也進一步提升,因此迫切需要對居民的住宅環(huán)境進行調查,分析住宅環(huán)境對于居民健康的影響,為制定改善住宅環(huán)境措施提供依據。
本研究用方便抽樣法、對福建省部分居民進行問卷調查1113 人,回收率100%,含省內9 個設區(qū)市、30 個縣市區(qū),其中男505人(45.4%)、女608人(54.6%)。
研究設計的問卷包括居民“一般情況”(x1至x20),所在縣市x1,性別x2,年齡x3,職業(yè)x4,所處位置x5,住宅類型x6,所在層數x7,有無電梯x8,建成時間x9,裝修時間x10,常住人數x11,家中抽煙人數x12,住宅面積x13,個人居住面積x14,有無個人房間x15,飲用水源x16,有無養(yǎng)寵物x18,受四害等影響x19,有無房權證x20;居住的“滿意度評分”(y1至y18),包括飲用水質量y1、廢氣影響y2、廢水/污水影響y3、噪聲影響y4、干道/高速公路影響y5、交通出行便捷y6、日照y7、通風/換氣y8、潮濕度y9、四害影響y10、安全感y11、整潔度y12、鄰里關系y13、體育場地y14、綠化y15、超市y16/醫(yī)院y17/小學y18 的可及性;居家影響等(z1 至z12;分析病態(tài)建筑綜合征(SBS 評分)[2-3],包括疲倦/嗜睡z1、頭重/頭痛z2、肌酸痛z3、呼吸不暢z4、眼刺痛/發(fā)癢z5、鼻刺痛/鼻塞z6、咽刺痛/咳哮喘z7、皮膚干燥/癢z8、頭皮起屑z9、過敏z10、免疫力下降z11、離開住宅后上述癥狀改善情況z12)。
本研究的“滿意度評分”與“SBS評分”指標,均按“Likert五分制”賦值答卷,再轉化為“百分制”評分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翱傇u分”為“滿意度評分”與“SBS評分”之和的均值。評分越高說明住宅條件越好、對健康的不良影響越小。
數據總得分用xˉ表示(標準差從略),組間比較用F 檢驗;用SPSS.18軟件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共完成問卷1113 人;男性占45.4%。女性占54.6%;年齡中位數35.0 歲;住宅環(huán)境一般情況(x2 至x20)用二分法分析。結果顯示,住宅無電梯者46.3%、20年前建的住宅28.7%、住宅面積<75m2者17.4%、個人居住面積<1m2者45.7%、戶均住房面積≥150 m2者僅占19.7%、受四害影響者91.1%,該種情況值得重視改善。
1113 人住宅環(huán)境滿意度評分中位數74.4,均值73.6±12.2;SBS 評分中位數85.0,均值83.0±15.0;住宅環(huán)境總評分中位數78.0,均值77.4±11.5,總體屬中等偏上。
研究以總評分為因變量;以有關影響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常規(guī)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共線性診斷”,發(fā)現(xiàn)各方差膨脹因子(VIF)值均<5[5]。分析結果標準化回歸系數從高到低依次是:無四害影響、住宅較新、住宅在城市、有獨立房間、住宅有電梯者,是影響“住宅環(huán)境總評分”的主要因素(見表1)。
多重對應分析(HOMALS)法[4-5]:將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影響最大的幾個因素,按其百分位數P50分為高低2類(住宅有無電梯x8、有無獨立房間x15、居住地所處位置x5);按P25、P75分為高中低3類(總評分score、住宅建成年份x9、個人居住面積x14),在SPSS軟件中用以下語句運算,即得圖1。
HOMALS VARIABLES=score(3)x9#(3)x14#(3))x8(2)x15(2)x5#(2)
表1 居民住宅環(huán)境總評分影響因素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按標準化回歸系數排序)
/DIMENSION=2
/PRINT=FREQ EIGEN DISCRIM QUANT
/PLOT=QUANT(10)
多重對應分析結果:總評分高者、個人居住面積大者、住宅較新者、有電梯的住宅、有個人間者、家在城市者,聚集在圖的右中部;反之,聚集在圖的左側,見圖1。
圖1 居民1113人住宅環(huán)境總評分與有關影響因素的多重對應關系
可見多重對應分析結果與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情況類似。
本調查結果顯示我省居民的居住“滿意度”評分在“中等”水平;而“SBS評分”較高,表明居民在住宅環(huán)境中的居家不良影響較少。本研究以“SBS評分”反映住宅環(huán)境的居家影響,主要以居家者的一般性癥狀來反映,但仍不夠全面。由于“SBS”的病因復雜,至今對其特異性的測量指標無統(tǒng)一的標準[3][7],今后還應深入探討。
本研究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結果表明,無四害影響、住宅較新、住宅在城市、有獨立房間、住宅有電梯者,其“住宅環(huán)境總評分”較高。本研究再用“多重對應分析”方法,進一步驗證,情況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