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雷鹿茸
聽見 信仰 西藏拉薩
無論來拉薩幾次,終究還有浮光掠影之感——是自己的遺憾,卻是它的神奇。
布達拉宮一角(攝影_雷鹿茸)
八廓街上的人群
羅布林卡“湖心宮”
布達拉宮后山的一只貓(攝影_雷鹿茸)
在拉薩,呼吸,是一件頂重要的事情。
對高反的忌憚,對高原的敬畏,讓很多從平原來的人甚至有了心理暗示上的呼吸困難。想要顯得比平常更從容一些——變得過分專注,又想要盡可能地吸入更大量的氧氣,顯得貪婪。并且,一定會發(fā)出比往常更明顯的聲音。
而旅行這件事,從熟悉的地方,到陌生的地方,絕非是換了一個地方呼吸而已。
于是不免胸口起伏著,心潮澎湃著,眼睛也努力睜著,想要洞悉關于這里一切的風景。卻或許也不會有太多游人留意到,這個高原城市本身的“呼吸”在哪里?它和其他地方的呼吸,又有什么不同?
你能先體會到的,都是其他的一些不同。
它的顏色。無論是現(xiàn)實的顏色,還是歷史的顏色,拉薩都有自己獨特的詮釋;它的溫度,無論是雪的冰冷,還是晴的灼曬,都令人難以忘懷;它的質(zhì)感,既有布達拉宮城堡式的高聳、厚重,也有羅布林卡花園般的蔭庇、絢爛;它的人文寶藏與自然恩賜,前者如博物館,后者是拉薩河……
再概言之,它的陽光,頗有重量;它的雨水,帶有青稞香;它的風里有遠方雪山的低語。它寧靜的壁畫里有熱烈的故事;它喧鬧的街市其實有鎮(zhèn)定的安詳。
最后,你似乎還深入地,聽到了它日常的聲音。
夜晚古城巷子里傳來的細微足音,清晨環(huán)繞布達拉宮密密匝匝的足音;賓館老板家小孩肆意玩鬧的笑聲,寺廟里小喇嘛羞澀內(nèi)斂的笑聲;司機師傅一邊開車一邊念念不斷的經(jīng)文聲,大昭寺廣場邊藏族老媽媽念念不斷的經(jīng)文聲;還有轉(zhuǎn)經(jīng)筒的吱吱嘎嘎聲,酥油燈的滋滋噗噗聲……
一度,我也這樣以為,自己已經(jīng)熟稔于它了——拉薩,這個常常都記不清來過幾次了的地方。
起初乘火車去。那時候,橫跨青藏高原的“天路”剛開通,車窗外草甸青翠,偶爾還可以看見藏羚羊。在海拔5068 米的唐古拉站短暫經(jīng)停時,第一次“體驗”到高原呼吸缺氧的感覺,和別的乘客一起,小心翼翼步出車廂,暗搓搓地還有興奮。但從拉薩火車站出來的瞬間,卻不由得腳下一陣綿軟。到晚上,太陽穴持續(xù)隱痛,腦海中自帶轟鳴。
老城街巷
從哲蚌寺遠眺拉薩城
大昭寺外磕長頭的信眾(攝影_雷鹿茸)
高原反應大約普遍存在,程度因人而異而已,普通人難以掌握它的規(guī)律。我見過運動員體格的游客呼吸急促,完全走不上布達拉宮的臺階,也見過白發(fā)的老太太步履如常,大氣不喘。
后來,我更多的機會是乘飛機來拉薩。貢嘎機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之一,降落前俯瞰到拉薩河的縱橫肆意,白云下極盡宏觀視野的蠻荒感十足震撼,降落后則感慨如今抵達這高原圣域的快速與便捷,早非過去可以同日而語。
也曾經(jīng)經(jīng)歷一整個月的風餐露宿,從成都盆地出發(fā),騎自行車,氣喘吁吁翻過14 座海拔4000 米以上的高山,全程2200 公里,終于抵達這里。打卡入城前的最后一塊路碑時,心情卻少了關于它的激動,多了對自己的平靜。從城外遠遠眺見布宮巍然聳立,默默把水壺里最后一口水喝干。
來的次數(shù)多了,歷遍它的四季晴雨風雪,出入它的四方東西北南,拉薩從地圖、照片上的平面,逐漸建構、過渡到立體。看足夠多,感受也足夠多,當然也聽了足夠多,包括各種喧鬧、對話與默語。很多聲音,或遠或近地似曾相識。
它那些屋頂上懸掛的經(jīng)幡在風中獵獵,和你在雪山上聽到的,是一樣的。
它那些在驢友圈里聲名顯赫的旅舍,晚歸人的聲響,和江南水鄉(xiāng)西塘旅舍的,是一樣的。
大昭寺屋頂上的“雙鹿聽經(jīng)”塑像(攝影_雷鹿茸)
單車騎到終點,再無意志前行。找一家車行托運,熱情而熟練地為我拆車、打包的藏族店員小弟,普通話的口音,和在理塘幫我修車的那位藏族小伙子,是一樣的。
正如人的呼吸,本質(zhì)上,都是一樣的。也如同一些再平常不過的事,通常就是會被默默忽視。
“在拉薩,呼吸,是一件頂重要的事情”,這句話不免邏輯混亂——說得似乎在別的地方、別的時候,別的什么人,呼吸就不重要似的。但我也清楚地知道,它也是對的。
呼吸顯然是如此好的一件事,讓人活著。也能讓,在你心里的這個地方,那個地方,某個地方,活著——而不僅僅是風景。
群山襯托下的布達拉宮
每次去拉薩,我都要重返北京路上熟悉的一家老店,后來發(fā)現(xiàn)它換了老板,原先樸素的菜品也已在更方便的點餐APP 里,顯得更加光彩奪目。我不會矯情地說,它的“呼吸”,不同了。但我會“矯情”地感動于,它的酥油茶仍然在使用十年前同款的一種小暖壺。你點上那么一壺,可以暖暖地喝上個大半天。
拉薩是西藏的旅游集散中心,人們抵達這里,也常要從這里出發(fā)。租賃的越野車許多情況下都不需要真正地越野了,道路是修得越來越好,越來越順暢,往返羊湖、納木錯、山南的行程越來越有效率。也記得某次從日喀則返回拉薩的一路上,駭人的冰雹大雨之后,卻是落日盛大的余暉,遍染兩側(cè)的山巒,如同七彩的神境,直將我們平安地護送進拉薩城。
心中的感動,無以言表。
人其實是如此敏感、多情、會意的生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心有七竅,意有玲瓏。通感的、雜糅的、難以言盡的感受,其實都可以奉獻給它,由它主宰。也無論我來拉薩幾次了,終究還有浮光掠影之感——是人自己的遺憾,卻是它的神奇。
最近一次去,時間匆促,并沒有溫故什么景點,但住下的賓館,透過窗就是布達拉宮新刷的白墻,近在咫尺。它看起來幾百年里并沒有改變過什么。新與舊并不必然沖突。在老城區(qū)之外的市區(qū),一個嶄新的拉薩也駛行上了發(fā)展的快車道,包括它的機場,T3 航站樓的施工正如火如荼。
這個古老的城市也許從未停留在古老的內(nèi)核之中。
它始終在生長,持續(xù)享有活力。而它飽含生命感的傳統(tǒng)與信仰,也歷久彌新。
你聽,拉薩在呼吸。
你聽,那也是你自己內(nèi)心的呼吸。
TIPS
1、剛到拉薩要好好休息,注意不要洗澡或洗頭,杜絕感冒,也不要吃太飽或飲酒,以免給身體增加太多負擔;
2、作為外來游客,去大昭寺外旁觀本地藏民叩長頭,也是一次心靈的修行。在參觀寺廟(包括八廓街)時,都請按順時針方向行進。
3、拉薩除了布達拉宮、大昭寺,還有西郊和北郊的哲蚌寺、色拉寺,非常值得一去。
4、無論男女,適當涂抹防曬霜都很重要。
僧侶的背影
抵達川藏線騎行的終點(攝影_雷鹿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