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立銀 劉彩琴 徐福祥 羅愛花 仇 菊 張永紅
(1 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蘭州 730070;2 甘肅省渭源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渭源 748200;3 農業(yè)農村部食物與營養(yǎng)發(fā)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4 渭源縣五竹鹿鳴永順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渭源 748205)
馬鈴薯是甘肅省的“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yè)之一,也是甘肅高寒陰濕區(qū)的主要農作物。長期以來,高寒陰濕區(qū)種植的馬鈴薯塊莖多是白皮白肉、白皮黃肉、黃皮白肉、黃皮黃肉、紅皮黃肉等普通馬鈴薯,彩色馬鈴薯種植尚屬空白。彩色馬鈴薯是指塊莖的皮和肉為淺紫、深紫、粉紅、紅、橙、藍或黑色的馬鈴薯[1]。研究報道,彩色馬鈴薯相比于普通馬鈴薯,可提供豐富的色彩,富含多種多酚、花色苷、類胡蘿卜素、Vc 等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糖、減肥、延緩衰老等多種作用。為此,本研究引進彩色馬鈴薯并在甘肅高寒陰濕區(qū)開展試驗,鑒定其產量水平和生長發(fā)育狀況,以期為生產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1 試驗地點試驗于2018 年、2019 年2 年進行,地點在渭源縣五竹鎮(zhèn)路麻灘村何家磨社,位于35°3′38.76″N、104°7′21.35″E,海拔2246m,年降雨量500mm。
1.2 試驗品種試驗品種詳細信息見表1。
表1 彩色馬鈴薯品種信息
1.3 試驗設計試驗材料為5 個品種,3 行區(qū),單壟單行種植,行距60cm,2018 年株距33.3cm、折合密度3336.7 株/667m2,2019 年株距27.8cm、折合密度4000 株/667m2,2 年小區(qū)寬均為1.8m,2018 年小區(qū)長3.7m、面積6.7m2,2019 年小區(qū)長3.6m、面積6.5m2。2 年均3 次重復,隨機排列,走道寬1.0m,四周種植保護行,雨養(yǎng)農業(yè),露地種植。2018 年前茬為馬鈴薯,2019 年前茬為蠶豆。
1.4 試驗管理2 年春季均進行了土地深耕、耙磨,播前將農家肥、化肥均勻撒施地面,用手扶拖拉機進行旋耕。2 年每667m2均基施農家肥2t,2018 年基施化肥磷酸二銨15kg、尿素11kg、鉀肥7.5kg、有機肥60kg,2019 年基施硫酸鉀鈣鎂17kg、史丹利27kg、磷酸二銨23kg、尿素5kg。于現蕾期進行追肥,2018 年每667m2追施磷酸二銨3.5kg、尿素2.7kg,2019 年追施尿素12.2kg,并人工起壟培土。生長期間,每年均防治蚜蟲4 次、防治晚疫病4 次。
1.5 測定與分析記錄生育期、植株性狀與抗病性,用鋼卷尺測定植株高度,葉片葉綠素相對含量用SPAD 502 葉綠素儀測定(只測定了2019 年),收獲期進行考種,單收計產。數據結果用DPS 數據處理系統(tǒng)進行分析。
2.1 生育期情況2019 年比2018 年早播種6d。由表2 可知,2018 年紅美出苗快,紫云1 號出苗慢。2018 年生育期紅美最短,為62d,黑金剛68d,蓉紫芋5 號72d,桂彩薯1 號83d;2019 年生育期紅美最短,為79d,蓉紫芋5 號80d,黑金剛91d,桂彩薯1號98d。從2 年試驗看,紅美、黑金剛、蓉紫芋5 號、桂彩薯1 號這4 個品種為早熟或中早熟品種,紫云1 號生育期晚,收獲時達不到莖稈枯黃的成熟標準。2019 年由于雨水偏多、氣溫較低,植株生長發(fā)育延緩,生育日數普遍較上年延長。
表2 參試彩薯品種的物候期
2.2 植株性狀與抗病性由表3 可知,各品種出苗基本整齊,莖稈顏色桂彩薯1 號深紫,紅美綠色,其余均為淺紫;頂部葉色紫云1 號為綠色,其余均為紫綠色;花色紫云1 號為白色,紅美有個別蕾開白花,其余品種均為青白色。紫云1 號抗晚疫病,2018 年紅美成熟早,在晚疫病7 月中旬發(fā)現到之后流行發(fā)展時已經接近成熟,黑金剛、桂彩薯1 號、蓉紫芋5 號不抗晚疫??;2019 年因為氣候原因沒有發(fā)生晚疫病。
表3 參試彩薯品種植株性狀與抗病性
2.3 植株高度從2 年測定結果看(表4),2018 年紅美植株最矮,植株平展,其余品種直立性好。從發(fā)育進度看,紅美前期生長快,生長茂盛;桂彩薯1 號植株最高,紫云1 號次之,并且發(fā)育速度快;蓉紫芋5 號、黑金剛植株高度合理適中。2019 年測定結果紅美植株最矮,為41cm,紫云1 號最高,為70cm;與上年相比,2019 年除紅美外其他品種植株偏低,可能與后期多雨低溫有關。
表4 參試彩薯品種植株高度 (cm)
2.4 葉片葉綠素情況SPAD 值反映植株葉片葉綠素相對含量或綠色程度,2019 年在馬鈴薯生長的不同時期,用SPAD 502 葉綠素儀測定植株頂部葉片葉綠素相對含量,3 次重復取平均值。由表5 可知,7 月下旬前,紫云1 號葉綠素含量一直偏高,紅美次之,蓉紫芋5 號與桂彩薯1 號相仿,黑金剛最低。之后紅美、黑金剛植株葉綠素含量降低幅度較大,表明葉片枯黃,偏向成熟期。
表5 2019 年參試彩薯品種葉綠素測定SPAD 平均值及Duncan 顯著性檢驗
2.5 薯塊經濟性狀紅美薯皮淺紅色、薯肉粉色帶淺紅,其余品種薯皮深紫色、薯肉深紫色。由表6 可知,5 個品種芽眼均淺;薯型紫云1 號基本圓形,其余均為長圓形彎曲梭狀;單株結薯紫云1 號多,但小薯多、商品薯率低;商品薯率黑金剛最高,2 年分別為93.77%、95.27%,其次是紅美,分別為94.85%、94.04%;單株薯重2 年趨勢一致,黑金剛最高,分別為0.58kg/株、0.85kg/株,其次為紅美,分別是0.55kg/株、0.69kg/株。2018 年除紅美沒有爛薯外,其余均有爛薯現象,桂彩薯1 號爛薯最多;從2 年貯藏性能看,紅美沒有爛薯,紫云1 號和黑金剛爛薯較少,其余薯塊腐爛較多,不耐貯藏。
表6 參試彩薯品種薯塊經濟性狀
2.6 產量性狀由表7 可知,2018 年黑金剛平均折合產量最高,達1927.47kg/667m2,紅美次之,為1846.59kg/667m2,二者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3 個品種差異顯著。2019 年黑金剛平均折合產量最高,達3393.33kg/667m2,極顯著高于其他4 個品種;紫云1號產量居第2,但小薯多,商品薯率低;紅美居第3,折合產量為2738.75kg/667m2,極顯著高于桂彩薯1號;蓉紫芋5 號為2722.18kg/667m2。
從2 年平均結果看,黑金剛折合產量居第1 位,紅美居第2 位,分別為2660.40kg/667m2和2292.67kg/667m2,兩者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同時與其余3 個品種差異達顯著水平。從而看出,黑金剛可以作為高寒陰濕區(qū)的主推彩薯品種,紅美可作為搭配品種種植。
表7 參試彩薯品種平均產量 (kg/667m2)
彩色馬鈴薯和胃調中、健脾益氣、強身益腎,用途廣泛,不僅可作為特色蔬菜,增加市場花色品種,豐富人們的菜籃子,而且可作為特色食品開發(fā),可炸出具有天然色彩的薯片、薯條等休閑食品[2]。仇菊等[3]研究報道,通過對黑金剛、紅美鮮薯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分析發(fā)現,彩色馬鈴薯的維生素C 含量較普通馬鈴薯高,基本營養(yǎng)成分及礦物質含量與普通馬鈴薯沒有太大差異。彩色馬鈴薯別樣的顏色賦予了其額外的食用價值,花青素是彩色馬鈴薯有別于普通馬鈴薯的一大營養(yǎng)特點,花青素提取物具有調節(jié)脂質代謝、抗氧化、抗癌等功效,因此食用彩薯對健康有益。
通過2 年引種試驗測定,2019 年甘肅馬鈴薯產量普遍高于上年,與當年降水偏多、氣候冷涼、適宜馬鈴薯生長有關。黑金剛和紅美2 個品種中早熟,單株生產力高,可在甘肅高寒陰濕旱作雨養(yǎng)區(qū)示范種植,推動特色馬鈴薯產業(yè)發(fā)展。
甘肅高寒陰濕區(qū)種植的主要是普通馬鈴薯[4-5],彩色馬鈴薯種植鮮見報道,黑金剛品種紫皮紫肉、紅美品種紅皮粉紅色薯肉,是中早熟品種,色澤鮮靚,風格別樣,作為普通馬鈴薯的搭配品種種植很有意義。該區(qū)播種一般在4 月中下旬進行,施足底肥,適時追肥,培土起壟,生長后期注意防控晚疫病,8 月上中旬收獲。播種密度控制在4000 株/667m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