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郵電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黃崇明
昆明地鐵4號線是云南首條綜合考慮了運營商2/3/4G及5G網絡建設的共建共享項目。本文對各運營商無線網2/3/4G與未來5G網絡怎樣協(xié)同建設進行了詳細介紹,同時對設計中主要運用的技術方案以及相應的創(chuàng)新手段進行了說明。
昆明軌道交通4號線是貫穿昆明城區(qū)南北方向的重要運輸樞紐,線路全長43.584km,是昆明市已建成的最長地鐵線路,全線共有29個車站,面積共計36萬m2,其公網覆蓋系統(tǒng)于2017年8月進行建設,于2020年9月投入使用。
昆明軌道交通4號線公網通信系統(tǒng)建設正值5G網絡建設初期,其建設方案在考慮現(xiàn)有2/3/4G網絡的基礎上,還須對未來5G網絡的建設進行預留,但是由于5G設備、相關5G漏纜等配套材料標準未出,并且全國范圍內沒有成熟的類似案例可以借鑒,故對本項目建設方案的選擇存在很大的挑戰(zhàn)。
昆明地鐵4號線公網通信覆蓋系統(tǒng)屬于共建共享工程,由鐵塔公司統(tǒng)一建設,運營商進行共享使用。
為考慮未來5G網絡的演進,本次在車站的站廳和站臺部分采用面向5G網絡的新型數(shù)字化室分系統(tǒng)進行建設,每家運營商通過分布式皮站獨立組網;隧道部分2/3/4G及移動5G網絡采用上下行分路、損耗更小的13/8〃型泄漏電纜進行覆蓋;電信、聯(lián)通5G網絡由于現(xiàn)有成熟的13/8〃型泄露電纜頻段不支持,支持3.5GHz的5/4〃型泄露電纜標準不統(tǒng)一,以及電信、聯(lián)通5G建設目標不明朗以及建設成本等原因,近期采用5G RRU+對數(shù)周期天線的低成本建設方式進行覆蓋,遠期擬采用5G RRU+支持3.5GHz的5/4〃型漏纜的建設方式進行覆蓋。
三家運營商擬接入的14個系統(tǒng)及頻率如下所示:
電信頻段
CDMA800:870-880/825-835MHZ;電信FDD-LTE(2.1):2110-2130/1920-1940 MHZ;FDD-LTE(1.8):1860-1880/1765-1785MHZ;5G NR:3400-3500MHZ
移動頻段
GSM900:934-960/889-915MHZ;DCS1800:1805-1830/1710-1735 MHZ;TD-LTE(F):1885-1915MHZ;TD-LTE(E):2320-2370MHZ;TD-LTE/NR2.6G:2515-2675MHZ;TD-LTE(A):2010-2025MHZ
聯(lián)通頻段(MHZ)
FDD-LTE(1.8):1830-1860/1735-1765 MHZ;WCDMA:2130-2165/1940-1975 MHZ;5G NR:3500-3600MHZ
2.3.1 站廳站臺層2/3/4G覆蓋方案
站廳層、站臺層采用分布式皮站PRRU進行覆蓋。各站出入口為保證進出車站的平滑切換,在進出地鐵車站口設置室內外信號重疊覆蓋區(qū)。PPRU考慮未來5G點位,每20m布放一個。
2.3.2 站廳站臺層5G PRRU預留設計
PRRU安裝點位預留:現(xiàn)有2/3/4G PRRU安裝點位旁預留5G PRRU安裝空間。
傳輸預埋:每家運營商在車站5G擴展單元一側的光纜單獨預留4芯,供5G中繼擴展單元單獨成端使用;中繼擴展單元到射頻天線一體化單元CAT6A網線/光電復合纜均布放兩條,供每家運營商5G PRRU預留使用。
2.3.3 區(qū)間隧道近期及遠期建設方案
(1)各系統(tǒng)信號鏈路預算
對于上、下行隧道區(qū)間進行鏈路預算時,根據系統(tǒng)需求指標、設備參數(shù)及技術指標,對各系統(tǒng)上、下行鏈路進行預算。其中隧道內車門關閉,車內移動手機的車體損耗按18dB,人體損耗按3dB,隧道寬度因子影響為3dB(漏纜距車廂遠處約4m),POI按上、下行2路均輸出考慮,插入損耗按5dB,電信聯(lián)通5G合路器插入損耗按3dB。
漏纜的覆蓋距離(m)=(Pin-(P+L1+L2+L3+L4+L5))/S,典型取值如表1所示。
表1 漏纜的覆蓋距離典型取值
(2)隧道區(qū)間斷點設計
2/3/4G及移動5G網絡隧道斷點設計:
根據上述計算公式電信CDMA、FDD-LTE1.8/2.1G、移動GSM 900/1800、TD-LTE F、移動TD-LTE A/E/D頻段、聯(lián)通FDD-LTE、WCDMA、移動NR 2.6G頻段最遠點漏纜長度計算結果如下:
電信CDMA(1x/DO):750m;FDD-LTE1.8/2.1G:516/498m
移動GSM 900/1800:740/538m;TD-LTE F:478m;TD-LTE A/E/D頻段:494/413/296m;移動NR 2.6G:415m;
聯(lián)通FDD-LTE:493m;WCDMA:490m
電信聯(lián)通5G網絡隧道斷點設計:
電信、聯(lián)通3.5GNR頻段覆蓋模型以中天5/4〃漏纜HLRCTCYZ-50-32T(1-1/4”窄帶)為模型,計算如表2所示。
表2 鏈路預算表(電信、聯(lián)通3.5GNR)
隧道區(qū)間切換重疊區(qū)計算:
列車從甲站到乙站的運行過程中,需考慮重疊覆蓋區(qū),保證切換的正常進行。昆明地鐵4號線列車行駛速度最快為100km/h,每秒能運行28m,考慮切換重疊覆蓋區(qū)域后各系統(tǒng)斷點間最大距離計算如下:
斷點最大距離(雙邊)=【鏈路預算計算的最遠點漏纜長度(單邊)-系統(tǒng)切換時間(本小區(qū))*列車每秒運行距離】*2
根據上述原則,各系統(tǒng)實際計算出的斷點設置距離如下:
電信CDMA(1x/DO):1444m;FDD-LTE1.8/2.1G:1004/968m;NR3.5G:576m;
移動GSM 900/1800:1340/938m;TD-LTE F:928m;TD-LTE A/E/D頻段:960/798/564m;移動NR 2.6G:802m;
聯(lián)通FDD-LTE:958m;WCDMA:924m;NR3.5G:538m。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得出如下結論:
為適應不同系統(tǒng)的覆蓋需求,結合隧道內可用設備安裝位置的實際情況,本工程承載2/3/4G及移動5G的13/8〃漏纜RRU間距約為282*2=564m。承載聯(lián)通、電信5G的5/4〃漏纜RRU間距約為269*2=538m,基本與2/3/4G設備覆蓋距離相當。
(3)區(qū)間隧道2/3/4G及移動5G網絡13/8〃漏纜建設方案
隧道2/3/4G/移動5G網絡采用上下行分纜進行覆蓋,昆明地鐵車窗高度為2m~2.8m,綜合公網與專網的干擾隔離要求,與地鐵方協(xié)商確定泄漏電纜高度為2.1m、2.6m。
(4)近期隧道5G(RRU+對數(shù)周期天線)建設方案
采用5G RRU+對數(shù)周期天線覆蓋方式。對數(shù)周期天線點位按照5G斷點設計的538/2=269m進行設置。傳輸預留BBU到RRU的光纜(每家運營商在隧道內各5G斷點處均預留4芯,供5G RRU成端使用)。
電源預留:隧道內各5G斷點處均預留1.5kW電力資源供各運營商5G RRU接入。
(5)遠期5/4〃漏纜隧道5G部署建設方案
在近期5G RRU+對數(shù)周期的設備斷點位置,利用隧道5G RRU +5/4〃型漏纜的方式進行覆蓋。電信、聯(lián)通5G RRU通過合路器合路后接入5/4〃型漏纜,如圖1所示。
圖1 電信、聯(lián)通5G RRU通過合路器合路后接入5/4〃型漏纜
與地鐵方協(xié)商確定預留5/4〃泄漏電纜高度為2.1m、2.6m。新建設的5/4〃漏纜安裝采用“L”型專用卡具固定在弱電托架前端,與現(xiàn)有布放的13/8〃漏纜上下交錯布放。
昆明地鐵4號線公網通信系統(tǒng)采用分布式皮站+13/8〃漏纜與5/4〃漏纜結合的方式實現(xiàn)了共建共享,從工程實施難度考慮了近期及遠期的運營商未來5G網絡的預留。該建設方式的成功運用,對于全國范圍內即將建設的類似地鐵項目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