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重癥胰腺炎作為臨床治療中比較常見的病癥之一,是一種危險性較高,治療難度較大的疾?。?]。很多患者在發(fā)病后,其自身的飲食進取會受到阻礙,因而需要采取科學的治療指導方案,確保在患者治療指導方案構建中,能夠幫助患者改善癥狀,提升患者治療效果[2]。而腸內營養(yǎng)支持作為重癥胰腺炎患者治療中比較重要的一項治療方式,在患者治療中具有重要地位[3]。通過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能夠給予患者適當的營養(yǎng)補充,對其自身體內微量元素以及各項指標改善具有顯著優(yōu)勢[4,5]。故而本研究選取120 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腸內營養(yǎng)治療重癥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性及其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120 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0 例。其中,實驗組男38 例,女22 例,平均年齡(44.54±4.15)歲;對照組男37 例,女23 例,平均年齡(45.14±4.0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以基礎補液治療為主,即在穿刺后給予患者適當的藥物補充治療。實驗組采用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方法如下:①腸內營養(yǎng)支持從術后1 d 開始,將溫度為37~40℃的營養(yǎng)液通過鼻空腸管輸入到患者體內,控制患者輸入速率在5 ml/min 左右。②配置患者腸內營養(yǎng)支持補充劑,主要以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E、脂肪、脂肪酸、蛋白質、總氮、維生素C等為主,充分混合后將其作用到患者腸內營養(yǎng)支持指導中。③患者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指導中,應該做好誤吸以及其他并發(fā)癥出現,控制好患者腸內營養(yǎng)支持指導方案,從而為其自身營養(yǎng)補充質量控制奠定基礎,提升患者整體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臨床指標以及術后不同時間內前白蛋白與白蛋白水平。①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經過治療后,重癥癥狀完全消失,各項指標調查結果正常,相關的指標恢復有明顯改善;有效:患者癥狀有所緩解,各項指標控制效果有改善;無效:患者治療無效果,各項指標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臨床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③對患者術后術后1 d 和術后2 周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進行比對分析,完善相關指標評估記錄,從而為患者治療效果對比提供幫助。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8.33%高于對照組的86.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45.60±10.24)ml 少于對照組的(56.30±5.31)ml,手術時間(146.30±12.30)min、術后住院時間(7.51±3.64)d 均短于對照組的(158.31±10.30)min、(14.23±3.31)d,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表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內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較 實驗組患者術后1 d、術后2 周的前白蛋白水平分別為(155.35±41.21)、(196.36±5.36)mg/L,白蛋白水平分別為(30.95±6.39)、(36.69±3.32)g/L。對照組患者術后1 d、術后2 周的前白蛋白水平分別為(154.25±36.36)、(174.32±5.36)mg/L,白蛋白水平分別為(30.54±8.36)、(33.32±3.32)g/L。術后1 d,兩組患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 周,實驗組患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腸內營養(yǎng)支持作為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是針對重癥患者治療中比較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6]。在現有臨床研究中發(fā)現,腸內營養(yǎng)支持在給予患者治療指導中,能夠改善患者病癥,對提升患者治療能力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很多重癥患者在發(fā)病后,其自身飲食進取受到阻礙,因而為了幫助患者改善癥狀,應該通過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方式進行指導。通過相關研究發(fā)現,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中,能夠直接將營養(yǎng)物質運輸到患者腸道內,便于腸道直接吸收,減少了營養(yǎng)流失,所以能夠幫助患者改善癥狀。重癥胰腺炎是一種危重等級較高,發(fā)病影響較大的疾病。在現有臨床研究中發(fā)現[7],該病的發(fā)病率在逐年提高,很多患者發(fā)病后的自主進食能力受到阻礙,因而為了幫助患者改善病癥,需要采取科學的治療指導方案。將腸內營養(yǎng)支持應用到重癥胰腺炎患者治療中,能夠幫助患者改善病癥,提升治療效果,并且在患者治療中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治療風險,因而這種情況下,人們對于重癥胰腺炎治療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
有研究表明[8],通過腸內營養(yǎng)支持與重癥胰腺炎患者治療結合,能夠為患者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補充物,對患者自身治療的質量控制和提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給予患者治療指導,需要針對腸內營養(yǎng)支持質量的方法以及相關的營養(yǎng)元素補充方案進行改進,這樣才能確保在患者治療中,提升其治療能力。羅瑜欣[9]通過研究指出,重癥胰腺炎患者發(fā)病后,其自身生活質量會受到明顯的影響,多數患者出現進食困難的癥狀較高。因而需要在應用支持指導上給予患者科學的改進。而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作為患者治療中比較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在其治療過程中能夠改善患者治療形式,提升了患者治療安全性,因而符合患者治療需求。劉學進等[10]通過研究指出,腸內營養(yǎng)支持作為一種比較有效的治療方式,將其與患者治療結合能夠改善患者治療形式,對提升患者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幫助。因而在現有患者治療指導中,應該以腸內營養(yǎng)支持為基礎,科學的改進患者治療方案。尤其是在重癥胰腺炎患者治療指導中,更是需要對其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方案作出全面的改進,這樣才能保障在患者治療中,更為有效的提升其治療能力。本研究結果與上述學者研究結果相符,驗證了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對重癥胰腺炎患者治療的優(yōu)勢和價值,所以臨床治療中可以將該種方案推廣。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中通過不同治療方案指導后,患者治療效果有了顯著改善。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 周,實驗組患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發(fā)展中,重癥胰腺炎患者的發(fā)病在逐年升高,很多患者在發(fā)病后自身進食功能受到阻礙,因而需要采取外部介入治療方式,幫助患者改善病癥。而腸內營養(yǎng)支持作為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將其與患者治療結合,能夠改善患者治療形式,提升了治療效果,因而能夠符合患者自身治療需求。并且在腸內營養(yǎng)支持指導過程中,可以將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E、脂肪、脂肪酸、蛋白質、總氮、維生素C 等直接輸入到患者腸內,有助于腸道營養(yǎng)吸收,因而可以在患者治療中將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