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紹傳 福建省泰寧縣新橋畜牧獸醫(yī)水產站 福建泰寧 354408
溴鼠靈又名溴鼠隆、殺鼠隆、可滅鼠等,屬第二代抗凝血型殺鼠劑,犬多因誤食毒餌或毒死老鼠引起中毒。泰寧縣位于閩西北山區(qū),人口居住分散,農村仍然保持著養(yǎng)犬看家護院的傳統(tǒng)習慣。近年來,隨著農民外出打工增多,村里人口變少,犬成了農村空巢老人與留守孩童的忠實伴侶和寵物。溴鼠靈作為目前首選的滅鼠劑在農村廣泛使用,但在投餌滅鼠中,由于毒餌投放不規(guī)范或對毒死老鼠沒有及時進行清除和無害化處理,造成犬誤食引起中毒時有發(fā)生。2020年11月5日和12月21日,筆者接診了2例家犬溴鼠靈中毒病例,現(xiàn)將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1.1 病例1泰寧縣新橋鄉(xiāng)新橋村萬某于2020年7月購買2只本地土種犬飼養(yǎng),每天飼喂剩湯殘羹,8月2日免疫接種犬瘟熱、傳染性肝炎、細小病毒病、狂犬病和犬副流感五聯(lián)活疫苗(間隔21 d加強免疫1次)。因家里老鼠多,11月2日畜主購買了陜西貓王害蟲防治中心生產的鼠克星(主要成分為溴鼠靈)滅鼠劑在住家周圍投放,11月5日上午9點左右,畜主看到1只較大的犬在毒餌投放處活動,中午發(fā)現(xiàn)該犬躺臥在圈內,嘔吐,發(fā)出痛苦的鳴叫聲,另1只犬精神狀態(tài)、飲食欲正常,遂來電求診。
1.2 病例2新橋鄉(xiāng)楓源村范某飼養(yǎng)3只土種犬,平日飼喂米飯,偶爾投喂豬骨、魚骨,犬只接種過狂犬病滅活疫苗。12月21日上午犬只出現(xiàn)嘔吐、腹瀉、不停鳴叫等癥狀,其中1只吐血死亡,逐來我站就診。據了解在1周前其住所附近有人投放了滅鼠劑(主要成分為溴鼠靈)。
患犬在中毒初期表現(xiàn)惡心、嘔吐,高聲吠叫,呼吸加快,可視黏膜發(fā)紺。隨中毒時間延長可視黏膜有出血斑點,鼻孔流泡沫狀紅色黏液(病例2),排糞、排尿次數增加,有的排帶血糞便或血樣腹瀉,排血尿;腹下無毛處皮膚出現(xiàn)紫癜,針刺皮膚出血不止;病例2中1只重癥犬出現(xiàn)肌肉緊張、痙攣、驚厥,對外源刺激敏感,呼吸困難,脈弱而急速。
剖檢1只病死犬,可見天然孔出血,皮下、肝、脾、腎有出血點,腹腔及心包內有大量棕紅色積液,心冠脂肪和心肌出血,胃、腸黏膜充血、出血和 壞死。
保定患犬,采集頸靜脈血,滴數滴于干凈載玻片上,5 min后血液仍不凝固,說明凝血酶原形成受阻。由于基層條件所限,未進行凝血酶原活性測定。
根據發(fā)病情況、臨床表現(xiàn)、剖檢病變及血凝試驗結果,診斷為溴鼠靈中毒。臨床上需與維生素K缺乏癥相區(qū)別。維生素K缺乏癥患犬表現(xiàn)為感覺過敏,皮下、黏膜出血,自發(fā)性鼻出血或直腸出血,后期皮膚、黏膜蒼白,貧血,水腫,呼吸困難,心跳加快,血液呈水樣,傷口和潰瘍面難以愈合,犬只無誤食溴鼠靈病史,也無嘔吐、腹痛等表現(xiàn),在臨床上放養(yǎng)犬只原發(fā)性維生素K缺乏癥很少發(fā)生。
1)病例1因中毒不久,毒物可能尚在胃內,遂灌服0.5%硫酸銅溶液30 mL催吐,促進毒物排出,減少毒物吸收;病例2灌服硫酸鈉15 g(配成5%溶液)導瀉,并配伍內服活性炭5 g,以吸附毒物,保護胃腸黏膜,阻止毒物吸收。
2)及時應用解毒劑。對于輕度中毒病例,肌肉注射維生素K1,按3 mg/kg體重,每6 h 1次,連用3 d,之后按2 mg/kg體重,每12 h 1次,繼續(xù)注射5 d。病例2重度中毒的1只患犬使用維生素K115 mg、維生素K320 mg、維生素C 500 mg、10%葡萄糖250 mL緩慢靜脈注射,2次/d,連用3 d,之后按每千克體重2 mg肌注維生素K1,每12 h 1次,連用1周;癲癇發(fā)作時,配合應用苯巴比妥,按6 mg/kg體重,視情況6~12 h注射1次。
3)加強護理。將患犬移至安靜、光線較暗的環(huán)境內關養(yǎng),并注意做好患犬的保溫工作,定期喂服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雞蛋羹或肉粥等),這對該病的治愈至關重要。
經采取以上措施治療5 d后,4只中毒犬精神明顯好轉,采食量上升,可視黏膜上的出血斑點及皮膚紫斑逐步消退;10 d后電話回訪,患犬恢復正常。
1)為確保滅鼠安全,應通過培訓班、電視、發(fā)放宣傳單,以及利用短信、微信、村級廣播等多形式、多渠道向廣大群眾宣傳科學滅鼠和安全用藥技術,指導農民科學安全滅鼠,避免亂用、濫用滅鼠劑。加強滅鼠藥市場監(jiān)管,嚴格實行滅鼠藥統(tǒng)一供應、定點銷售和臺帳管理制度,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劇毒鼠藥。必要時,由村委會統(tǒng)一組織集中開展滅鼠行動,做好滅鼠前宣傳告示、標示工作,告知村民投放毒餌具體時間,并要求在投毒餌期間圈養(yǎng)好畜禽、看護好犬貓等動物。為確保滅鼠效果與安全,毒餌應由受過專門培訓的人員統(tǒng)一投放,做到晚投早收,翌日及時收集死鼠作深埋無害化處理,防止生產性中毒事故和環(huán)境污染事故發(fā)生。
2)溴鼠靈是一種強力抗凝血型滅鼠劑,毒性強、藥效快且強烈。中毒機理主要是干擾凝血因子合成和維生素K代謝而產生凝血障礙,使血凝時間延長,此外還能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導致中毒動物發(fā)生嚴重的內出血和外出血而死亡[1]。由于溴鼠靈毒理機制及半衰期長,而且其中毒癥狀及危害程度隨時間延長而加重,因此,應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治,癥狀解除后還須注意觀察,以防遲發(fā)型致命性的臟器出血。一般救治措施為:(1)促進毒物排除減少毒物吸收,根據中毒時間采取催吐、洗胃、導瀉等措施,如毒物食后4 h內,毒物尚在胃內,可采取灌服硫酸銅0.1~0.5 g(配成0.2%~0.5%溶液)進行催吐,以排空胃內容物,5~10 min后無效的,可重復使用,有條件的可洗胃;食入毒物時間較長,大部分毒物已進入腸道時,可采取灌服鹽類瀉藥導瀉,如硫酸鈉10~25 g(配成4%~6%溶液)或硫酸鎂10~20 g(配成6%~8%溶液),或用溫水深部灌腸,也可使毒物排除。(2)及時肌注維生素K1注射液,每天2~4次,重癥者靜脈滴注,該藥是溴鼠靈中毒的有效解毒藥,越早應用效果越好,治愈率越高。(3)實施必要的全身治療和對癥治療,為了促進毒物排除和增強肝臟解毒機能,可靜脈注射10%葡萄糖溶液或林格氏液。此外,可肌注速尿針,以加速毒物從尿液中排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