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秀萍
(新疆老年病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重癥肺炎一般是指患者出現嚴重的急性呼吸衰竭、低氧血癥或是低血壓、休克等循環(huán)障礙表現以及器官功能障礙癥狀。合并重癥肺炎發(fā)作的急性呼吸衰竭一般可見肺容量、通氣量以及彌散面積減少、通氣血流比例失調、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等癥狀表現[1]。本文將結合對影響老年有癥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預后效果的相關因素進行研究分析,詳情見下文。
選取2014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于我院就診的老年重癥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0 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齡70~78 歲,平均(74.56±3.21)歲。
對所有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影像檢查結果、血常規(guī)、血氣分析等指標進行詳細分析。
觀察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以及影響因素。
將數據納入SPSS 17.0 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分別以(±s)(%)進行表示,P<0.05 表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患者經由臨床檢查診斷以及應用機械通氣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共有9 例患者死亡,病死率為30.00%,經由分析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酸堿失衡等因素有關,詳見表1。
紅細胞壓積、白蛋白、APS(高急性生理學評分)、APACHE Ⅱ(高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等都為影響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詳見表2。
肺炎的嚴重程度一般取決于機體的肺部炎癥癥狀以及全身炎癥反應癥狀。重癥肺炎的常見致病因素主要患者在慢性阻塞性肺炎、糖尿病、慢性心、腎、肝功能不全等心肺的基礎疾病上受到特殊的病原微生物例如SARS 病毒、禽流感病毒等的感染,為加重原有炎癥程度以及死亡風險,常見于老年患者,并伴有呼吸衰竭癥狀[2]。一般對患者檢查時常會結合對患者的呼吸頻率、動脈收縮壓以及血液檢查、動脈血氣分析、影像學檢查等為主?;颊叩呐R床癥狀表現出呼吸衰竭之外,還會有精神萎靡、嗜睡、煩躁、意識障礙、昏迷、驚厥以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受累的脈搏微弱、心率加快、發(fā)紺、肺部啰音等癥狀表現。當有周圍循環(huán)障礙表現時往往會有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尿量減少、血壓下降以及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加長等癥狀表現[3]。
表1 老年重癥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分析[n(%)]
表2 老年重癥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s)
表2 老年重癥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s)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常見患者肺部組織發(fā)生病變,常見的有肺炎、肺結核、肺氣腫等癥狀,還有支氣管炎癥、支氣管痙攣等呼吸道病變癥狀引起的通氣不足,從而引起通氣失調,并伴發(fā)缺氧以及二氧化碳出現,此外還有肺血管疾病、胸廓病變、神經中樞以及傳導系統(tǒng)的呼吸肌疾病等引起[4]。目前臨床對患者的檢查一般結合肺功能檢查、血氣分析、電解質檢查、痰液檢查等為主。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一般可見缺氧、二氧化碳尿潴留、呼吸困難、急促、精神神經,當并發(fā)肺性腦病時還會有消化道出血癥狀,臨床查體還可見患者口唇之家發(fā)紺、意識障礙、水腫、視神經乳頭水腫等表現[5]。
依據研究對影響老年合并重癥肺炎以及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予以治療,首先應當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去除誘發(fā)因素,其中抗感染一般是用于臨床治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當結合患者年齡、基礎疾病史、吸入史以及住院時間長度、炎癥癥狀嚴重程度予以抗生素治療以及適宜的給藥途徑,并及早采集呼吸道標本,臨床用藥一般選擇廣譜強效抗菌藥物,還可結合癥狀予以大環(huán)內酯類、廣譜青霉素、喹諾酮類藥物等進行治療,必須要時還可以應用萬古霉素[6]。
另外,需保證呼吸道通暢以及有效通氣量,即予以機械通氣方式等對患者進行治療,還可以予以患者解除支氣管痙攣、消除支氣管黏膜水腫以及祛痰藥物例如沙丁胺醇、硫酸特步他林等對患者進行治療,必要時予以患者鹽酸氨溴索、10%的生理鹽水化痰[7]。經由鼻導管或是面罩吸氧等方式即是糾正低氧血癥,并糾正酸堿失衡、心力衰竭等臨床癥狀,另外還可予以患者增強免疫的支持治療方式,例如增強高糖、高蛋白以及維生素的攝入量,對于并發(fā)癥進行積極防治[8]。
結合本次實驗研究,引起老年重癥肺炎以及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不良預后結果的因素常見的有患者的原發(fā)基礎疾病例如慢阻肺、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影響,以及由于住院時間受到病毒、細菌感染,還有應用機械通氣治療時未對患者起到改善效果,此外還有患者出現一些消化道出血癥狀時,臨床治療時未能起到良好的預后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酸堿失衡以及紅細胞壓積、白蛋白水平等都是會對老年重癥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預后產生影響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