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衛(wèi)
(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宣鋼分院,河北 張家口 075100)
金屬材料在使用過程中與環(huán)境之間發(fā)生物理—化學作用,使其體系發(fā)生變化,破壞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力學性能及可加工性能[1]。據(jù)調(diào)查[2-4],每年因腐蝕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3%~4%。在生產(chǎn)實踐活動過程中,根據(jù)被腐蝕材質(zhì)的特點及腐蝕介質(zhì)的不同,發(fā)展了許多防腐方法。但對流體及工序介質(zhì)而言,緩蝕劑以適當?shù)男问胶蜐舛忍砑釉诃h(huán)境中,能夠有效的防止和減緩材料腐蝕。由于其無須專用設備,無須改變金屬性質(zhì),目前被廣泛應用在石油、石化、冶金、交通運輸和國防工業(yè)等各個領域,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5]。
圖1 合成路線
噻二唑類緩蝕劑是環(huán)境友好的緩蝕劑,因其制備方法簡單、原料來源廣泛、高效、抵制腐蝕、保護金屬等性能,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6-10]。本工作以5-甲基-2-巰基噻二唑為原材料,使用價廉、易得的羧酸與其反應得到中間體,中間體再與二乙醇胺反應得到新型噻二唑酰胺類緩蝕劑。合成路線見圖1。
5-甲基-2-巰基-1,3,4-噻二唑(MMTD),AR,山東萬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二醇胺,AR,鄭州匯茂商貿(mào)有限公司;油酸、2-丁烯酸、硫酸,AR,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304不銹鋼,天津匯鑫通遠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乙醇,AR,天津市風船化學試劑科技有限公司。
Bruker AVANCE-400 MHz核磁共振波譜儀, 瑞士Bruker 公司。CHI600D電化學測試系統(tǒng)(參比電極為飽和甘汞電極(SCE)),上海辰華儀器有限公司。
1.2.1 中間體的合成
向四口燒瓶中加入15 mL苯,3.69 g MMTD,充分攪拌使之溶解,升溫至45 ℃,在劇烈攪拌下滴加適量的酸, 1.5 h滴完。攪拌過夜,過濾,用冷乙醇洗滌(10 mL×3),乙醇重結晶,得到淺黃色片狀晶體。2a,產(chǎn)率86%;1H NMR (DMSO-d6, 500 MHz),δ:1.07(s, CH3), 2.35(s, CH3), 2.71~2.73, (m,J=4.5Hz, H, CH), 11.27 (1H, OH)。 2b,產(chǎn)率85%;1H NMR (DMSO-d6, 500MHz),δ:1.05(s, 3H, CH3), 2.71~2.73, (m,J=8.9Hz, 2H, CH2), 2.39(s, 5H, C6H5), 11.05 (1H, OH)。 2c,產(chǎn)率88%;1H NMR (DMSO-d6, 500 MHz),δ=0.86(t,J=8 Hz, 3H), 0.89(m, 1H), 1.01(m, 30H), 7.23~7.25(m,J=4.6Hz, 2H), 11.87(1H, OH)。
1.2.2 產(chǎn)物的合成
向四口燒瓶中加入50 mL甲苯,加入上述中間體,升溫至60 ℃,充分溶解,開動攪拌器,緩慢加入稍過量的二乙醇胺,控制反應溫度在115~120 ℃,反應2 h。降溫,蒸餾除去甲苯,得到無色黏稠狀的液體。3a,產(chǎn)率81%;1H NMR(DMSO-d6, 500 MHz),δ:1.07(s, CH3), 2.35(s, CH3), 2.71~2.73, (m,J=4.5 Hz, H, CH), 3.39~3.41(m,J=7.2 Hz, 2×2H, CH2), 3.79~3.82(m,J=4.5Hz, 2×2H, CH2), 11.27 (1H, OH)。3b,產(chǎn)率90%;1H NMR(DMSO-d6, 500 MHz),δ:1.05(s, 3H, CH3), 2.71~2.73(m,J=8.9Hz, 2H, CH2), 2.39(s, 5H, C6H5), 3.39~3.40(m,J=5.9 Hz, 2×2H, CH2), 3.87~3.90(m,J=4.5Hz, 2×2H, CH2), 11.05(1H, OH)。3c,產(chǎn)率90%;1H NMR(DMSO-d6, 500MHz),δ:0.86(t,J=8 Hz, 3H), 0.89(m, 1H), 1.01(m, 30H), 3.37~3.39 (m,J=3.4 Hz, CH2), 4.79~8.80, (m,J=8.4 Hz, 1H, CH), 7.23=7.25(m,J=4.6 Hz, 2H), 11.87(1H, OH)。
采用氣相色譜法,測定條件:HP-INNOVAX色譜柱,初溫為50 ℃,保持5 min,程序升溫,以1.5 ℃/s升至240 ℃,保持5 min。
將不銹鋼切割成10 mm×10 mm×1 mm的方片,采用丙酮清洗表面,然后在去離子水中超聲振蕩清洗10 min,除去表面有機雜質(zhì)。然后將試片浸入不同濃度的上述緩蝕劑中,在90 ℃下恒溫30 min。取出試片,用乙醇清洗,置于烘箱內(nèi)90 ℃保溫30 min。
2.1.1 濃度的影響
測定了0.1 mol/L硫酸介質(zhì)中在室溫下所合成的三種緩蝕劑對不銹鋼的緩蝕效果,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以看出,在酸性介質(zhì)中,不銹鋼的腐蝕現(xiàn)象是非常嚴重的,向體系中加入所合成的緩蝕劑后均能達到防腐蝕的目的。并且所合成的緩蝕劑都隨著使用濃度的增加緩蝕效率增大。當其使用濃度達到40×10-6mol/L時,緩釋效率達到最佳,繼續(xù)增加其濃度,緩釋效果增加不大,其中3c的緩蝕效果最大,達到98%,優(yōu)于3a和3b,原因是在使用緩蝕劑之前,不銹鋼表面形成的鈍化層有缺陷。使用緩蝕劑后,不銹鋼表面形成了緩蝕劑保護膜,阻擋了腐蝕性介質(zhì)對不銹鋼的侵蝕。
圖2 不同濃度的緩蝕劑對緩蝕效率的影響
2.1.2 溫度的影響
固定緩蝕劑濃度為40×10-6mol/L,在不同溫度下于0.1 mol/L硫酸介質(zhì)中對不銹鋼做靜態(tài)掛片4 h,測試其緩蝕性能,結果見圖3。
圖3 不同溫度下緩蝕劑對緩蝕效率的影響
由圖3可見,三種緩蝕劑隨著溫度的變化結果大體一致,都隨著溫度的增加,其緩蝕效果有下降的趨勢,當溫度高于80 ℃時,其緩蝕效果下降非常明顯,當溫度達到90 ℃時,其緩釋效率大致降到29%左右。說明在此溫度下,在不銹鋼表面所形成的緩蝕劑保護膜基本被破壞,腐蝕介質(zhì)侵入到不銹鋼表面,從而使試片發(fā)生腐蝕。因此,合成的緩蝕劑只適用于溫度不高于80 ℃的環(huán)境中。
2.2.1 自腐蝕電位-時間曲線
圖4為不銹鋼/不銹鋼保護膜在0.1 mol/L H2SO4溶液中自腐蝕電位-時間曲線。由圖4可以得知,在浸泡的初期(15 d之內(nèi)),自腐蝕電位升高,究其原因是緩蝕劑的屏蔽作用,不銹鋼與緩蝕劑分子和透過的離子、分子使不銹鋼表面的鈍化層增厚,從而維持其高的電位。在浸泡的中期(15~74 d)其自腐蝕電位基本維持穩(wěn)定,其變化范圍較小,此時不銹鋼表面處于鈍化狀態(tài)。在浸泡的后期(75 d以后),由于浸泡時間的延長,腐蝕性介質(zhì)穿過膜層,到達不銹鋼的表面,破壞了不銹鋼鈍化膜,導致自腐蝕電位逐漸下降,并趨近于不銹鋼的自腐蝕電位。
圖4 0.1 mol/L H2SO4中的自腐蝕電位-時間曲線
2.2.2 極化曲線
測試了不銹鋼和不銹鋼/緩蝕劑體系在25 ℃于0.1 mol/L硫酸溶液中的極化曲線,見圖5。由圖5可以看出,緩蝕劑3c的加入,能有效地提高不銹鋼的腐蝕電位和降低腐蝕電流。未加入緩蝕劑時,不銹鋼在1.0 mol/L硫酸溶液中的腐蝕電位Ecorr值最低,大約為-0.490 V,自腐蝕電流最大,大約為3.26×103μA/cm2,表明此時不銹鋼失去電子變成金屬離子,從而發(fā)生腐蝕。當加入緩蝕劑以后,不銹鋼自腐蝕電位Ecorr值變正,腐蝕電流明顯降低。這表明不銹鋼表面生成一層緩蝕劑保護膜,阻止不銹鋼表面與硫酸等腐蝕性介質(zhì)的接觸。從而保護了不銹鋼免受腐蝕,這一結果與失重法測得的結果相一致。
圖5 不銹鋼在含有緩蝕劑的1.0 mol/L硫酸中的極化曲線
2.2.3 SEM
圖6為0.01 mol/L硫酸介質(zhì)中不銹鋼試片的微觀形貌。
圖6 不銹鋼表面SEM照片
由圖6可以看出,與標準不銹鋼試片相比較,未加緩蝕劑的試片其表面有大量突出物,光滑的金屬表面產(chǎn)生嚴重的變形,證明已經(jīng)發(fā)生了較嚴重的腐蝕。而加有3c緩蝕劑緩蝕劑的不銹鋼片的表面,形成了一層均一、穩(wěn)定的保護膜,此膜層能有效的抵擋腐蝕性介質(zhì)入侵到不銹鋼表面,保護不銹鋼免受腐蝕。
2.2.4 EIS
圖7為不銹鋼及不銹鋼/3c緩蝕劑在0.1 mol/L硫酸溶液中的電化學阻抗譜。
由圖7可以看出,與裸不銹鋼試片相比,加有緩蝕劑保護的不銹鋼試片其容抗弧明顯增大,說明在電化學電荷轉(zhuǎn)移過程中電阻最大,這大概的原因是所形成的保護膜均一、致密,具有非常好的物理屏蔽作用。對不銹鋼的保護作用效果非常顯著。
圖7 電化學阻抗譜
合成的三種緩蝕劑在酸性介質(zhì)中對不銹鋼的緩蝕效率都隨濃度的增加而增加,當用量達到40×10-6mol/L時,其緩蝕效果達到最佳,其中3c的緩蝕效果最大,達到98%,當繼續(xù)增加緩蝕劑的用量,緩蝕效果沒有發(fā)生很大變化。電化學技術測試表明,加入緩蝕劑以后,在不銹鋼表面生成一層緩蝕劑保護膜,具有非常好的物理屏蔽作用。阻止不銹鋼表面與硫酸等腐蝕性介質(zhì)的接觸,其容抗弧半徑增加,其自腐蝕電位最高,其腐蝕電流密度最小,為1.5 μA/cm2,表明對不銹鋼保護作用最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