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杭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醫(yī)院,云南 普洱 665000)
隨著基礎性疾病覆蓋率的增高,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相對增高。腦血栓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其具有發(fā)生突然、死亡率高、致殘率高、治療難度大等多種特點[1]。所以在臨床上應當盡可能選擇早期干預方式,對患者的病情進展進行控制,這樣對于患者愈后恢復來說有積極意義。就目前來說,關于聯(lián)合丹參川芎嗪對腦血栓患者進行治療的研究報道較少[2]。本文對我院腦血栓患者運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作為研究時段錄入我院數(shù)據(jù)庫,在該時段內有記錄的腦血栓患者個體資料80例作為實驗樣本,將患者資料錄入Excel表格后,按照公式法進行兩組均分,單組樣本量設置為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為40-72歲,平均(61.4±6.1)歲。實驗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為42-68歲,平均(58.1±5.6)歲。納入標準:患者在入院時符合本次研究疾病診斷標準;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可耐受本次實驗各項調查以及后續(xù)隨訪;患者在三個月內未接受過其他實驗操作。排除標準:患者不耐受本次實驗或機體功能損傷嚴重;患者處于妊娠期或疾病恢復期;患者缺乏正常認知功能或處于長時間昏迷。本次研究中患者資料錄入Excel表格分組以及其他資料分析操作由我院統(tǒng)計人員進行,患者(或家屬)對實驗要求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資料可比性良好(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醫(yī)生需要根據(jù)初步診斷,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確診。在確診后,根據(jù)患者組別采用對應的治療方案,患者入院后均給予抗血小板、他汀類藥物穩(wěn)定斑塊等基礎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進行治療,用藥劑量為6 mL,將其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滴注,每日用藥一次,連續(xù)用藥14天。實驗組患者則選擇丹參川芎嗪注射液進行治療,將10 mL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與250 mL生理鹽水融合后進行靜脈注射,每日用藥一次,連續(xù)用藥14天。
1.3 評價指標。根據(jù)NIHSS評分,分別在患者治療第1天(治療前)、治療后7天、14天進行評分并記錄?;救篘IHSS評分減少91%-100%;顯效:NIHSS評分減少46%-90%;有效:NIHSS評分減少19%-45%;無效:NIHSS評分減少<18%或增加。記錄所有患者的NIHSS評分,對比組間差異。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本次研究選擇Excel表格進行數(shù)據(jù)記錄;選擇SPSS for Windows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選擇t值進行計量資料檢驗;選擇χ2進行計數(shù)資料檢驗;實驗數(shù)據(jù)中采用P<0.05確認本次實驗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反之則不存在,借此進行數(shù)據(jù)關系判斷。
兩組患者在治療完成后,其癥狀均有所改善,但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同時在治療后,患者的NIHSS評分均有所改善,但實驗組改善狀況更優(yōu),不同時間段的NIHSS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NIHSS評分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NIHSS評分對比(±s)
?
腦血栓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這種疾病發(fā)病急且致殘、致死率較高。這是由于腦血栓整個病理過程極為復雜,其中存在較多的病理生理環(huán)節(jié),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會致使患者發(fā)生缺血性腦損害。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必須要加強對腦血栓的治療[3-4]。腦血栓主要是指患者因腦部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出現(xiàn)障礙,發(fā)生缺血、缺氧狀況,進而引發(fā)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腦血栓占全部急性腦血管病的70%,一般多發(fā)于40歲以上人群,且男性患者多發(fā)于女性患者,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逐漸發(fā)展,腦血栓的發(fā)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增長。臨床結果證實,大部分腦血栓患者發(fā)病是由于腦血管本身存在問題,主要包括大動脈粥樣硬化、心源性栓塞和小動脈閉塞作為腦血栓等,臨床上常見的誘發(fā)原因為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肥胖、飲酒、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血小板減少、血流紊亂、遺傳、年齡、性別以及血壓異常等?;颊甙l(fā)病后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視物模糊、舌頭發(fā)笨、口眼歪斜、神志不清、頭暈、嘔吐、抽搐以及眩暈等,有些患者伴隨聽力障礙、語言障礙以及表達障礙等?;颊呷舫霈F(xiàn)以上癥狀后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嚴重降低其生活質量,甚至直接對其生命健康產生威脅。
血塞通是注射液是臨床常用的中成藥制劑,具有活血祛瘀和舒筋通絡的功效。在現(xiàn)代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血塞通注射液中成藥制劑有助于降低患者體內的纖維蛋白和血小板等物質的含量,對于改善腦血栓患者血液粘稠度來說有積極意義,同時這種物質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氧自由基,對于患者病癥控制和預防復發(fā)來說均有積極的療效[5-6]。血塞通的主要成分包括五加科人參屬植物三七提取物,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積極意義。相關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血塞通可以有效增加腦血流量,同時可以有效改善心肌和腦缺血狀況。血塞通的功效主要是活血祛瘀、通脈活絡等,進而有效避免血栓形成。除此之外,相關學者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血塞通具有明顯的抗疲勞、降血脂以及耐缺氧等治療效果。血塞通的注意事項:目前經臨床總結,血塞通具有一系列不良反應,其中主要包括胸悶、哮喘、心慌、血尿以及腎功能衰竭等。調查結果顯示,血塞通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比較少見,因此在對患者實施該藥物治療時需要嚴格控制藥物用量,觀察患者用藥后反應情況,對于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的患者,相關醫(yī)護人員需要立即停止用藥,并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解決方案。除吃之外,對三七或人參過敏的患者,臨床需要禁止對其使用該藥物。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血塞通注射液,究其原因是由于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能夠在對患者起到良好的抗凝作用的同時,改善患者腦部血液的微循環(huán)。而在現(xiàn)代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能夠有助于抑制患者心腦血管痙攣,通過對血小板線粒體的氧氣消耗狀況進行控制來抵抗血小板聚集,能夠有助于提高血小板的表面電荷,降低血液粘稠度,對于患者血流狀況的改變來說有積極意義。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不僅效果較好,并且這種藥物屬于一種中成藥,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對患者機體功能造成的損傷較小。藥理研究中顯示,丹參川芎嗪注射液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纖維蛋白溶解和血小板聚集,不會對患者造成額外的不良反應,具有高度的可應用性[7-8]。本次研究結果中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在用藥完成后,應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進行治療的患者治療效果更為良好,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將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應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后患者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此時兩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表示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有意義(P<0.05)。故而證明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可應用于腦血栓患者的治療中。
綜上所述,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能夠有效改善腦血栓患者相關癥狀,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