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玉,朱淑惠,張春花,梁小玲
(河源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河源 517000)
深靜脈血栓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產后綜合征,其中產褥期女性具有極高的發(fā)病率,一旦并發(fā),自行消融與局部病變的幾率較低,隨著病情發(fā)展,將逐步擴散至患者肢體中,最終危及其深靜脈主干,從而影響其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安全[1-2]。隨著近年來剖宮產技術的成熟,接受剖宮產分娩的產婦數(shù)量正在逐漸增多,因此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病率正呈現(xiàn)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基于此,結合臨床資料,深入分析影響剖宮產婦產后深靜脈血栓的相關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十分關鍵;本次研究抽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產婦開展針對性研究,并給予不同類型的臨床治療+護理措施,現(xiàn)將具體內容加以匯總,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04月至2019年04月本院婦產科收治的接受剖宮產分娩術的產婦為研究對象,共計12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護理措施,共計60例,其中初產婦26例,經產婦34例,年齡22-35歲,平均(29.56±2.62)歲;觀察組在其基礎上應用血栓防治儀治療方式,共計60例,其中初產婦25例,經產婦35例,年齡24-34歲,平均(30.24±2.83)歲。兩組年齡、體重、BMI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及納入標準。納入標準:所有產婦均符合剖宮產手術標準,術前詢問病史,未見血栓病家族史,存在剖宮產指征,未服用任何抗凝藥物,自主意識正常,無智力障礙或精神障礙;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疾病、惡性腫瘤、肝腎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潰瘍病史、器質性疾病及相關藥物禁忌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①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guī)藥物+護理措施進行深靜脈血栓預防,給予所有產婦抗凝治療措施,選擇藥物低分子肝素鈉,選取劑量4250μ的低分子肝素鈉。②同時予以相應的臨床護理措施,剖宮產術后6 h,護理人員需結合其生命體征狀態(tài),給予產婦相應的肢體按摩,首先可指導產婦進行床上翻身,選擇適當?shù)捏w位(半臥位),術后12 h,可結合產婦意愿,鼓勵其下床活動,同時指導其掌握相應的飲食規(guī)律,選擇高維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如茼蒿、黑木耳等,以便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
1.3.2 觀察組: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血栓預防治療儀,根據說明書中的內容安裝儀器,采用儀器對產婦下肢進行周期性、序慣性加壓,選擇儀器:深部靜脈血栓防治儀(Phlebo Press DVT,10 cm×26 cm×13 cm,電源:220V/50 Hz,深圳原位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治療壓力:50-60 mmHg,循環(huán)時間調整為60 s,加壓治療后給予釋壓治療,從而有效促進產婦下肢血液循環(huán)效果,調整時間為30 min/次。
1.4 觀察指標。①選擇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兩組產婦血清D-D水平;于清晨抽取產婦空腹狀態(tài)下的靜脈血,抽取5 mL,在離心條件下分離,存放于20℃的冰箱中待檢。②結合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分析影響兩組產婦DVT疾病的相關因素;相關指標包括高血壓史、糖尿病史、長期臥床、術后腸脹氣、深靜脈血栓史等指標,分析影響DVT的相關因素。
表2 影響DVT的相關因素分析
1.5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處理數(shù)據,“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χ2檢驗。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則納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相關性檢驗使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后血清D-D水平對比。觀察組產婦血清D-D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血清D-D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產婦產后血清D-D水平對比(±s)
?
2.2 相關性和風險因素分析。組間對比可見,高血壓史、糖尿病史、長期臥床、術后腸脹氣、深靜脈血栓史是導致深靜脈血栓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產后深靜脈血栓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產后綜合征,多發(fā)于剖宮產術后,因女性荷爾蒙會使靜脈擴張,瓣膜不能覆蓋靜脈,因此將造成無法阻止血液倒流;同時由于產后產婦身體機能較弱,在臥床期的影響下,很容易造成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3-5]。次研究發(fā)現(xiàn),存在高血壓史、糖尿病史、長期臥床、術后腸脹氣、深靜脈血栓史的產婦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的風險顯著更高,因圍產期靜脈血栓栓塞癥常見于深靜脈血栓,與身體其他部位的栓塞和血栓形成是同一種疾病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階段的不同臨床表現(xiàn)形式。因此,妊娠因病理生理性改變與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關聯(lián)密切;同時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與生活飲食結構的改變,妊娠期合并癥、并發(fā)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存在明顯升高,故而我國目前的產婦深靜脈發(fā)病率正呈現(xiàn)出不斷上升的趨勢。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血栓防治儀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剖宮產術后產婦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深度靜脈血栓防治儀是一種專業(yè)的空氣波治療儀,其能夠有效降低術后下肢制動,避免長期臥床者的深度靜脈血栓形成,在骨科、婦產科、神經外科等多個科室中均有應用,其能夠利用間歇充氣加壓裝置,作用于肢體遠端,從而形成泵浦效應及肺動流,能夠有效促進靜脈及淋巴液回流,以達到改善血液供應的效果,聯(lián)合常規(guī)臨床治療及護理方式,能夠進一步提升深度靜脈血栓的預防效果[6-8]。
綜上所述,高血壓史、糖尿病史、長期臥床、術后腸脹氣、深靜脈血栓史是影響剖宮產術后產婦深靜脈血栓的關鍵因素,通過血栓防治儀治療能夠有效提升對深靜脈栓塞的預防效果,改善相關并發(fā)癥,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