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各行各業(yè)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苗木的栽培不僅能夠美化周邊的環(huán)境、凈化空氣、調節(jié)水分,而且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園林苗木栽培技術的支持和投入,但與其他發(fā)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針對園林苗木田間栽培技術展開探討,就技術改革與創(chuàng)新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旨在推動我國苗木栽培技術的進步,為林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 園林苗木;田間栽培;技術改革;面臨問題;創(chuàng)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10–0170–02
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長,市場對園林苗木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多。目前,我國也出相繼頒布了相關政策以支持林業(yè)的發(fā)展,為林業(yè)發(fā)展提供相應的法律保障。因此,為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和國家發(fā)展的需要,必須加強對田間栽培技術的投入力度,以先進的栽培技術為林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1]。園林苗木的栽培不能過于保守,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引進先進的栽培技術方案和栽培設備,改革和創(chuàng)新相關技術,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1 園林苗木田間栽培技術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國苗木的田間栽培技術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國園林苗木田間栽培技術面臨的主要問題大致體現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我國國內的栽培技術過于保守,沒有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新,不能根據時代的變化做出相應的革新。其次,我國對苗木栽培技術的硬件設施投入較少,缺乏先進機械設備的支持,導致整體工作效率低下。最后,一些工作人員自身的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對田間栽培技術還有待學習,缺乏經驗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苗木的栽培不僅會受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還會受許多外在因素的制約,例如,環(huán)境分析不合理、澆水施肥比例不夠,這些都會影響苗木栽培工作的開展。
2 園林苗木栽培的前期準備工作
2.1 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栽培場地
我國國土面積較大,不同地區(qū)的氣候和水分條件也盡不同。如果盲目進行園林苗木的栽培,沒有解決好環(huán)境問題,不僅無法達到因地制宜的效果,還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此外,場地的不適合會減慢苗木的生長速度,致使苗木的整體質量不佳,因此,選擇合適的栽培場地至關重要。大多數地區(qū)場地的選擇要先考慮土質,土層要深厚,土層內部的土壤要具備一定的疏松性,不同地區(qū)的土質有一定的差別,但都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能夠滿足絕大部分苗木的正常需求。苗木的栽培離不開水分的支持,一些地區(qū)降雨較少,氣候比較干旱,如果采取人工灑水的方式,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也會耗費大量的時間,還達不到應有的水分補充效果。
2.2 準備好栽培工具
人力栽種是苗木栽種較傳統的栽種方式,也是最可靠的栽種方式。栽種負責人一定要提前準備好栽培工具,準備栽培工具的階段統稱為物資的準備階段。例如,栽種苗木需要鋤頭、推車、水桶等必備工具,如果沒有提前準備,栽種便會無從下手。栽培工具指的并不只是栽培過程中使用的工具,還包括修剪枝條、翻土機械的必備工具。在栽種前期,要疏松土質,確保土質內的含堿量達到一定的標準。因此,前期要準備好栽培工具,它是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保障。
2.3 有效劃分不同苗木的種植區(qū)域
不同的苗木對自然環(huán)境、水分條件以及生長氣候都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有效劃分苗木的種植區(qū)域尤為重要。如果劃分不規(guī)范,不僅會影響苗木的生長,也會導致經濟損失。故負責人要分析苗木的生長習性,提前了解每種苗木的生存需求,只有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為后續(xù)栽培提供保障。
3 如何更好地推進園林苗木的栽培工作
3.1 控制行距
一些負責人為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沒有準確地把握苗木栽培的間隔距離,苗木過近不僅會搶占其他苗木的營養(yǎng)成分,還會導致苗木的生長空間受到限制。一些苗木在短期內可能看不出異常,但隨著苗木的不斷長大,枝頭相互擠壓,既影響了美觀,又影響了樹形。負責人要嚴格控制行距,根據苗木的體型和營養(yǎng)需求明確地進行劃分。與國外相比,國內苗木栽培的行距較小,不利于人工修理和機械化的操作;國外的苗木行距間距較大,如果雜草旺盛,他們往往會采取機械化的除草方案。
3.2 選擇合適的種植方法
栽培負責人要明白不同苗木具有不同的種植方法,這些種植方法不是由個人決定的,而是應按照嚴格的栽培技術規(guī)程要求。苗木的不同種類和大小應選擇不同的種植方法。有人認為小苗植株在種植時,如果修剪植株的根會影響它日后的生長,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修剪反而有利于苗木的生長,能夠促進根部不斷地生長發(fā)育。
3.3 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科學,苗木的栽培也是如此。首先,栽培要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其次,管理也要具備一定的科學性??茖W的管理能夠有效推動工作的順利進行,要想使管理方式更具科學性,負責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陽光和水分是植物必要的成長條件,蟲害是防治的要點。如果負責人沒有處理好蟲害的問題,其不僅會啃食幼苗,還會壓制苗木的成長。部分人因為自身的管理經驗不足,往往沒有采取正確的打藥方式防治蟲害,用藥過多會導致苗木受到藥害,根部發(fā)爛,從而影響整體的栽培效果,用藥過少反而達不到應有的除蟲效果。因此,一定要有效防止蟲害,以科學的除蟲方式推動苗木栽培工作的順利開展。
3.4 加強施肥和澆灌管理
施肥和澆灌對苗木成長至關重要。澆灌不僅依靠自然環(huán)境,也可以通過人為操作。如果天氣比較干旱,長時間不下雨,就要進行人工澆灌,使水分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當前,國外的澆灌技術比較發(fā)達,值得國內借鑒。我國往往采取人工澆灌的方式,這種方式不僅消耗人力,也澆灌得不徹底,而國外多數采取噴灌的形式,只需要電腦和人工操作就能夠達到應有的澆灌效果。但是,這項技術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許多負責人不愿意負擔過大的經濟消耗,沒有采取此方式。但針對苗木的栽培技術,一定要以長遠的眼光去看待經濟效益,要立足于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采取合理的澆灌方案。
肥料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源源不斷的養(yǎng)分,肥料的選擇也尤為重要,并不是說肥料吃得越多越好,過多的肥料反而會導致土壤發(fā)生質變,土質受到影響,不利于苗木的自然生長。所以對于肥料的使用也要定時、定期使用,確保肥料之間有合理的施工間隙。
3.5 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栽培工作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計算機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為苗木的栽培提供了有效的栽培手段。計算機技術的出現可以有效實現栽培自動化和信息化,在栽培前期,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網絡了解苗木的習性和栽培環(huán)境對苗木生長的影響,有效收集數據。在栽培過程中,也可以通過計算機實現全方位監(jiān)控,確保每個范圍都能實現有效栽培。
3.6 提升工作人員的業(yè)務素質,積累經驗
苗木栽種僅靠先進的施工設備和管理水平是遠遠不夠的,工作人員要具備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盡量避免工作人員因自身經驗不足而導致出現安全隱患,造成經濟損失。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網絡開展自主學習,或定期開展討論,與同行相互交流,借鑒彼此的經驗。此外,工作人員還應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素質。有些工作人員因自身的失誤導致經濟損失往往選擇隱瞞,拒絕上報,一經發(fā)現,要做出嚴肅處理。
4 結束語
要想推進我國林業(yè)的發(fā)展,對苗木的栽培技術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就必須合理分析各方面的影響因素,以科學的栽培計劃來輔助工作的開展。對于栽培技術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和學習。另外,身為工作人員一定要揚長避短,積極汲取優(yōu)秀的管理經驗,引進先進的栽培設備,以長遠的利益眼光去看待這項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張輝,孔令營,程關群.園林苗木的移植技術[J].現代園藝,2011(8):33-34.
責任編輯:黃艷飛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F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Garden Seedlings
ZHANG Yan (Yul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ulin, Shaanxi 719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all walks of life are also constantly improving. While pursuing a better material life, people begin to pursue spiritual enjoyment. Both people living in cities and rural areas need to have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which is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garden seedlings. The cultivation of seedlings not only beautifies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purifies the air, regulates water, but also provides people with a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 China has also increased its support and investment in garden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but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gap compared with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Key words Garden seedlings; F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ical reform; Facing problems; Innovative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