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余
推翻所有缺點,美化自己
四川女孩熱情奔放、個性自由,沒有東北女孩的霸氣,也沒有江南姑娘的溫婉,但就有那么一種鮮明特質(zhì)令人印象深刻,從四川成都走出來的江映蓉便是如此。
2007年4月,席卷全國100所大學的“伊利優(yōu)酸乳2007大學生音樂節(jié)”在北京開幕,當時,還在北京音樂大學讀大一的江映蓉成功入圍,經(jīng)過20進14、14進9、9進7、7進5、5進4和終極決戰(zhàn)的比賽后,19歲的她笑到了最后,成為了全國300強中第一個獲得音樂夏令營通行證的選手。
2009年,江映蓉憑借《快樂女聲》全國總冠軍的身份出道,她爵士舞、民族舞、芭蕾舞樣樣精通,優(yōu)美的肢體、深情的演唱讓完全不懂音樂的人也能夠領(lǐng)會到她所表達的情感。她身上的可塑性和多才多藝,讓許多業(yè)內(nèi)資深人士驚艷不已。
按理說,江映蓉本該是繼李宇春之后,從選秀節(jié)目走出并在華語樂壇上最具競爭力的女歌手,意外的是,出道至今,她一直不溫不火。實際上,江映蓉從比賽開始就被標榜為“歐美范”“高級感”,不可否認的是,當年的她沒能用匹配的作品點綴這個人物設(shè)定。除此之外,在她的造型上,經(jīng)紀公司也用力過猛,導致她在巔峰期示眾的形象招來不少黑評,公關(guān)團隊又沒有及時處理負面新聞,最終錯失了職業(yè)發(fā)展的最好契機。
但你若是江映蓉的粉絲,必然也能發(fā)現(xiàn),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她的身上都有四川姑娘特有的一股火辣辣的勁。從身陷解約風波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江映蓉沒有絲毫怨言,反而對前公司一直抱著感恩的態(tài)度,多次在采訪時感謝公司對她的栽培。
有歌迷在網(wǎng)上抨擊江映蓉的造型“雷人”,她沒有回擊,反而追求更美麗、更性感、更自我。她花了整整一個月時間跑到洛杉磯進行舞蹈肢體練習以及聲音的訓練,通過一連串密集的課程,一邊挑戰(zhàn)體力極限,一邊探尋聲音的無限潛能。每發(fā)一張專輯之前,她每天早上堅持6點起床做40分鐘腹部練習,然后手、腳綁10公斤沙袋練舞,兩首歌練下來差不多要40分鐘;下午還要去做水療和身體減肥按摩,之后上三個小時的高溫瑜伽課……
2013年,江映蓉發(fā)起了一場“愛運動”,用“愛美”的中心思想,鼓勵所有年輕朋友追求美麗進化。她還專門出了一張專輯《發(fā)生秀》力挺此運動。她覺得改變有理、愛美無罪,自我演變、進化,才是生存之道。
在娛樂節(jié)目《夢想的聲音》第三季中,江映蓉更是將身上的火辣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個眼神、一句歌聲,都讓歌迷沉迷。她選擇了譚維維的一首唱功頗高的歌曲《不穿高跟鞋》,不僅唱得精準,還跳得震撼,導師林俊杰看了激動不已。導師王嘉爾也稱:“這樣的表演讓我誤以為在看國外頒獎活動的開場秀?!碑斊诠?jié)目結(jié)束后,江映蓉舞蹈MV更是引爆熱搜,網(wǎng)友直呼“求她火”。其精彩程度可見一斑。
在江映蓉身上,我嗅不到苦大仇深,也看不到身陷泥潭時的一蹶不振。她身上有一股純粹的音樂力量,無論有多少負面評價,她都能撕碎、縫合,再撕碎、再縫合……只要太陽一升起,她便開始“茁壯成長”。
不強調(diào)變與不變,只分享愛的音樂
出道十年,江映蓉帶來個人第六張專輯,也是成立個人工作室之后第一張全新意識的專輯——《10》?!?0”是十年,是出道十周年的紀念,也是某一時刻在她的歌聲里彼此有過交集和感動的人,一起走過的十年。“10”,怎么念都可以,可以堅硬,也可以柔軟,但都是江映蓉最本真的一面,正如這張專輯英文名“Instinct”——“本能”。愛、音樂、運動……這些對于江映蓉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是完全發(fā)自內(nèi)心的東西。
專輯共有6首歌,江映蓉從本心出發(fā),以“浴室音樂”為線索,倡導一種全然放松、擺脫束縛的本能釋放體驗。無論是聽覺還是視覺上,6首作品都有驚喜。
專輯主打歌《我是你的貓》創(chuàng)作靈感源于“貓奴”江映蓉的生活體驗。某一天,她和貓咪對視,突發(fā)奇想——會不會在貓的世界里,我們才是它們的寵物?于是,江映蓉用交換視角的方式,在音樂中變身為一只“貓”。這首歌跳脫傳統(tǒng)電子舞曲的模式,在流行音樂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眾多音樂元素,以靈動節(jié)奏勾勒出“貓”的內(nèi)心世界。在演唱時,江映蓉不再如之前舞曲那樣強調(diào)力量感,也不刻意制造直白表象,反而帶來另一種輕盈、慵懶、松弛的表達口吻,讓聽歌的人能夠隨心所欲隨著“貓步”慢慢舞動。
“慢”也是新專輯里最鮮明的元素。做音樂十年,江映蓉的觸覺更為敏感,表達的方式也越發(fā)多元,她想換一種“慢”方式去唱歌,換一種“慢”視角去生活。比如聽完歌曲《Feeling good》,聽者就像進行了一場精神水療般舒暢。
“迷人的陽光,懶懶灑滿我的窗口,音樂在重復,光著雙腳跳起舞步。”《Feeling good》不徐不疾地散發(fā)著一種“感性能量”。回復式的旋律,讓聆聽者仿佛身臨其境,和江映蓉一起慢慢明了——不需要靠外界標準或者別人給予才能得到滿足。
聆聽《Get Ready》,就像欣賞一部從上世紀80年代穿越而來的電影。江映蓉是那位活色生香的女主角,邀請我們跳進五光十色的舞池中央、鄉(xiāng)間小路、城市街道、大地或天空……轉(zhuǎn)眼間,歌曲《24/7》又將大家推入了如詩如畫的意境。
“我愛我的泥垢,就是我愛我自己?!睂]嬂?,有一首江映蓉最喜歡的歌——《我愛我的泥垢》。她說:“這首歌最像自己。十年前還未修煉出強大的心臟,面對輿論的傷害只能通過自我療愈達到平衡,跌跌撞撞一路走來,終于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改變只為自己?!?/p>
這種學會與自己和解的態(tài)度,在專輯結(jié)尾曲《COMES&GOES》中,江映蓉也表達得淋漓盡致。在她看來,人生的“來來往往”都是常態(tài),正因為“來來往往”,才誕生無數(shù)喜怒哀樂,并交織成為日常生活中的特殊畫面。“無論對自己,還是對粉絲,在相遇的那段日子里付出全部,不留遺憾就夠了?!苯橙卣f。
“10”由“1”和“0”共同構(gòu)成,“1”是直來直往的一條路,很理想化,就像曾經(jīng)在選秀節(jié)目里拿到冠軍后,江映蓉期待著接下來通往夢想的路心想事成。然而,“0”出現(xiàn)了,我們發(fā)現(xiàn),還是要經(jīng)過那么多崎嶇坎坷的道路,才能多靠近夢想一點。就算繞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點,江映蓉已然收獲了很多,這已經(jīng)是一個圓滿的過程。
(編輯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