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東,盧曉琳,姚秀英,劉鑫麗,趙琳琳,王理,牛勃,4
1.山西醫(yī)科大學生化教研室,山西 太原 030001;2.首都兒科研究所分子免疫室,北京 100020;3.陸軍總醫(yī)院263臨床部婦產(chǎn)科,北京 100024;4.首都兒科研究所轉(zhuǎn)化醫(yī)學研究室,北京 100020
無胚胎妊娠也稱為枯萎卵妊娠,是指胚胎從未發(fā)育或再吸收,最終導致流產(chǎn)。無胚胎妊娠通常發(fā)生在懷孕婦女流產(chǎn)前12周,是妊娠早期較常見的流產(chǎn),占自然妊娠的50%[1-3]。有研究表明,無胚胎妊娠可能與感染、免疫、染色體異常、內(nèi)分泌等多種因素相關[4]。
胎兒一半的遺傳物質(zhì)源于父本,因此可能會引起母體免疫系統(tǒng)的排斥反應,有研究證實,胚胎著床是母體胎兒復雜的免疫耐受過程,免疫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在該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5]。婦女在育齡期發(fā)生自然流產(chǎn)大多數(shù)存在免疫異?,F(xiàn)象,其中約80%的復發(fā)性自然流產(chǎn)(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與自身免疫因素相關[6-7]。
人類白細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也稱為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負責免疫系統(tǒng)中的抗原表達,分為Ⅰ、Ⅱ、Ⅲ類[8]。HLAⅠ類分子是NK細胞受體的配體,具有阻斷NK細胞活性的能力,起到保護胎兒的作用。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表達3種HLAⅠ類分子(HLA-C、HLA-G、HLA-E),有研究證實,HLAⅠ類基因的缺失或突變可能導致流產(chǎn)[8]。AGRAWAL等[9]研究發(fā)現(xiàn),HLA-G基因多態(tài)性增加了RSA的風險。HLAⅡ類分子是一種固定在細胞膜上的異質(zhì)二聚體,由1條α鏈(DPA1)和1條β鏈(DPB1)構成,結合細胞外源性抗原肽后,可被CD4+T細胞識別,胎盤滋養(yǎng)層HLAⅡ類抗原的抑制是妊娠成功的一個重要機制。研究已經(jīng)證實,HLAⅡ類分子在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中的過表達可能誘發(fā)流產(chǎn),但其具體機制尚未明確[10]。HLAⅡ類分子包括HLA-DP、DQ、DR、DN、DO和DM 共6個亞型,有研究發(fā)現(xiàn),復發(fā)RSA患者體內(nèi)存在大量HLA-DQ或HLA-DR的表達[11-12]。目前對HLA-DP與流產(chǎn)相關性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高通量DNA分析技術,檢測無胚胎妊娠婦女外周血中HLA-DPA1基因的14個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并分析HLA-DPA1的遺傳多態(tài)性與無胚胎妊娠的相關性。
1.1 樣本 選擇2016年5月~2018年9月間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院263醫(yī)院經(jīng)產(chǎn)前B超檢查確診為無胚胎妊娠的110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同時招募150名因非醫(yī)療原因流產(chǎn)患者作為對照。所有參與者均為漢族,無家族病史、特殊疾病及其他藥物作用和輻射效應,且均已提交知情同意書。本研究方案經(jīng)當?shù)貍惱砦瘑T會和首都兒科研究所IRB審核通過。經(jīng)患者靜脈采集外周血,于-30℃保存。同時記錄研究對象的年齡及孕周。
1.2 主要試劑及儀器 血液和細胞培養(yǎng)DNA提取試劑盒購自德國Qiagen公司;NANODROP 1000分光光度計購自美國Thermo公司;帶有基質(zhì)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zhì)譜(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的質(zhì)量陣列高通量DNA分析儀購自美國Angena公司。
1.3 DNA的提取 采用血液和細胞培養(yǎng)DNA提取試劑盒從血液樣本中提取基因組DNA,通過NANODROP 1000分光光度計測定260和280 nm波長下的吸光度值,檢測DNA的濃度和純度。
1.4 SNP的選擇及基因分型 從1000 Genomes數(shù)據(jù)庫中篩選出啟動子和HLA-DPA1基因全長區(qū)域的標記SNP,分別從NCBI SNP數(shù)據(jù)庫和NCBI pubmed數(shù)據(jù)庫中獲得外顯子SNP和熱點SNP,利用Haploview 4.2軟件分析上述SNP的連鎖相關性。
在 AgenaCx網(wǎng)站(https://agenacx.com/)設計漢族人群中等位基因頻率>0.10且與其他SNP有強連鎖不平衡的SNP(n=19)引物,設定r2<0.8,引物序列見表1,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合成。以提取的樣本基因組為模板,PCR擴增SNP區(qū)域,PCR產(chǎn)物通過質(zhì)量陣列高通量DNA分析儀進行分析,同時以純水作為陰性對照,并對60%的樣本進行再分型,對基因分型頻率≥90%的HLA-DPA1基因的SNP進行基因型/等位基因頻率的分析。其他群體中SNP基因型/等位基因的頻率從1000 Genomes數(shù)據(jù)庫中獲得,并驗證與對照組樣本的相關性。
表1 SNP擴增的引物序列Tab 1.Primer sequences for SNP regions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所有統(tǒng)計檢驗均為雙側,哈溫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OR值的 95%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為標準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判斷與HLA-DPA1多態(tài)性相關的無胚胎妊娠風險;病例組和對照組孕周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5%顯著性水平下,基于110例病例和150例對照的最小樣本量,應用Quanto軟件(http://biostats.usc.edu/Quanto.html)計算,當 OR 為 0.5時,檢測能力為99.99%。
2.1 受試者年齡及孕周的比較 對照組及病例組受試者的平均年齡分別為(28.35±6.13)和(28.86±7.15)歲,平均孕齡分別為(6.84± 1.22)和(6.93±1.34)周,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分別為0.63和0.55,P分別為0.532和0.585)。
2.2 DNA的濃度及純度 對照組及病例組受試者血液樣本中提取的DNA濃度均在40 ng/μL以上,可用于PCR擴增,其在260與280 nm處的光吸收比值除少量在1.7~1.8或2.0~2.1之間,其他均在1.8~2.0之間;其在260與230 nm處的光吸收比值除少量在1.85~2.0之間,其他均在2.0以上。見表2。表明無過量蛋白質(zhì)、RNA或酚類物質(zhì)污染,可用于后續(xù)試驗。
2.3 HLA-DPA1基因頻率與樣本基本參數(shù)分析Haploview 4.2軟件分析結果表明,HLA-DPA1基因中共有14個SNP位點基因分型頻率在90%以上,除rs2073522在P<0.05時偏離HWE外,共對13個SNP位點進行統(tǒng)計分析,見表2。組間比較頻率時發(fā)現(xiàn),除rs1431403外,所有SNP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對照組和無胚胎妊娠組間非常相近(數(shù)據(jù)未顯示),rs1431403基因分型多態(tài)性檢出率為94.23%,其中對照組為143例,病例組為102例。
表2 SNP的詳細參數(shù)Tab.2 Detail parameters of SNP
2.4 rs1431403位點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多樣性分析 基因型/等位基因頻率分析結果表明,對照組與病例組rs1431403位點的等位基因頻率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純合子基因型(CC 和 TT)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病例組純合子突變組合(CC+TT)部分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1),見表3。表明該人群中rs1431403多態(tài)性可能與無胚胎妊娠風險呈正相關。
表3 對照組和病例組rs1431403位點基因型的比較Tab.3 Comparison of rs1431403 genotypes in two groups
2.5 rs1431403位點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頻率在不同人群中的多態(tài)性分析 對照組rs1431403位點基因型/等位基因頻率與北京其他正常漢族人群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除日本和非洲人群的等位基因頻率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外(P>0.05),包括西雙版納中國傣族人口在內(nèi)的其他亞洲國家或其他洲的外國人群的rs1431403位點基因型/等位基因頻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表明對照組rs1431403位點基因型/等位基因頻率可代表漢族人群,且rs1431403位點在不同民族或種族人群中具有不同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頻率分布。
表4 不同民族或種族正常人群rs1431403位點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頻率的多態(tài)性Tab.4 Polymorphisms of frequencies of rs1431403 genotype/allele in healthy populations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or races
本實驗基因分型結果表明,病例組CC與TT分型為40.2%和30.4%,分別比對照組高出19.2%和10.8%,CT分型為29.4%,比對照組低30.0%,病例組純合子突變組合(CC+TT)部分為70.6%,比對照組高30.0%;分型差異結果表明,HLA-DPA1基因中SNP位點rs1431403與無胚胎妊娠有顯著相關性,純合子基因型(CC和TT)明顯增加了無胚胎妊娠的風險。本實驗還將對照組中rs1431403位點基因型/等位基因頻率與北京其他正常漢族人群(1000 Genomes數(shù)據(jù)庫)進行了比較,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對照組rs14-31403位點基因型/等位基因頻率可代表漢族人群,其分布與包括西雙版納中國傣族人口在內(nèi)的其他亞洲國家或其他洲的外國人群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rs1431403位點與無胚胎妊娠的關系在不同民族中可能存在差異。
有研究發(fā)現(xiàn),rs1431403位點的基因變異同時存在于HLA-DPA1和HLA-DPB1的內(nèi)含子區(qū)域,可能與類風濕關節(jié)炎、1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HIV等免疫缺陷相關[13-14]。HLAⅡ類分子與外源性抗原結合為復合物,與CD4+T淋巴細胞(Th)表面受體(T cell receptor,TCR)結合,CD4+Th 的活化引起Th細胞增殖,表達相應的淋巴因子,進而啟動體液免疫[15],表明HLAⅡ類分子增加可刺激CD4細胞上升。FERRERIA等[14]發(fā)現(xiàn),rs1431403的C等位基因在Ⅰ型糖尿病和HIV中均可引起CD4/CD8的下調(diào)。YANG等[13]發(fā)現(xiàn),rs1431403位點的變異顯著增加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HLAⅡ類分子表達上調(diào)是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檢測指標之一;也有研究表明,類風濕關節(jié)炎風險與HLA的基因多態(tài)性密切相關[16]。綜上所述,rs1431403位點的基因型與HLADPA1的表達可能存在關聯(lián),rs1431403位點基因型可能是影響無胚胎妊娠發(fā)生的途徑,但具體病理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轉(zhuǎn)錄因子結合位點預測(Alibaba 2.1,gene-regulation.com/pub/programs/alibaba2/index.html)發(fā)現(xiàn),rs1431403下游4 bp處為干擾素共識序列結合蛋白(ICSBP)結合位點,ICSBP能夠促進HLA-DP表達[17],但ICSBP與該位點的結合是否受rs1431403位點突變調(diào)節(jié)尚需證實。
綜上所述,HLA-DPA1中rs1431403位點的純合分型(CC或TT)是中國人群胚胎停育的潛在危險因素,該結果可能為自然流產(chǎn)的產(chǎn)前診斷提供線索,對優(yōu)生優(yōu)育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