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祝艷
(河南省婦幼保健院 急診科,河南 鄭州 450052)
小兒高熱驚厥屬于臨床兒科常見的一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異常性疾病。對于高熱驚厥患兒,如果未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影響到患兒的大腦發(fā)育[1]。面對這種情況,對患兒實施積極有效的急救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叭灰惑w”急救路徑是從院前搶救—院內急診科診治—兒科病房三位一體化的搶救流程,極大地提高了高熱驚厥患兒的搶救速度和搶救成功率[2]。本文對河南省婦幼保健院收治的86 例高熱驚厥患兒展開研究,分析“三位一體”急救路徑的急救效果,結果如下。
選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 例高熱驚厥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 例。對照組男22 例,女21 例;年齡4 個月~5 歲,平均年齡(2.29±0.17) 歲;體溫39.1 ~41.2℃,平均體溫(39.54±0.16)℃。觀察組男24 例,女19 例;年齡3 個月~6 歲,平均年齡(2.33±0.24)歲;體溫39.4 ~41.3℃,平均體溫(39.48±0.19)℃。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結合體溫、臨床表現(xiàn)、相關臨床檢查等確診高熱驚厥;病史資料完整;患兒監(jiān)護人同意納入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合并結核感染、支氣管異物者;經(jīng)溝通解釋后不愿意參加本次研究者。
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急救路徑。急診護士接到急救電話后,立即聯(lián)合120 接診;到達現(xiàn)場后,積極檢查患兒情況并開展針對性急救措施;進入醫(yī)院急診室后,積極配合醫(yī)生做好相應急救工作;完成急救后,送至兒科病房,做好相應交接工作。
觀察組開展“三位一體”急救路徑。
(1) 建立“三位一體”急救小組。組建起一支由急診科主任、護士長、護士、兒科醫(yī)師組成的急救小組。由急救小組牽頭開展培訓工作,重點進行高熱驚厥相關醫(yī)學知識、護理知識、急救知識等的培訓。結合高熱驚厥特征以及治療、護理需求,制定“三位一體”急救路徑表,指導急救工作。
(2) 針對高熱驚厥的院前急救工作:在發(fā)現(xiàn)兒童出現(xiàn)異常后,指導將患兒放置平臥位,將頭偏向一側,檢查口鼻是否有分泌物并及時清理。告知患兒家長不要過于焦慮,安心聽從指導,如果出現(xiàn)抽搐,不要強行控制,可使用濕毛巾放置在患兒額頭,盡可能降低體溫。急救車到達后,急救護士立即按照相關流程建立靜脈通道、給予吸氧等。
(3) 做好高熱驚厥患兒的急診室急救工作: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病情評估、氣道開放、有效通氣、吸氧、監(jiān)護等急救處理。能夠做到床邊檢查就盡可能床邊檢查。在積極開展患兒急救的同時,還需要做好患兒陪同家屬的安撫工作。由于對疾病情況不了解,患兒家屬會出現(xiàn)恐懼、焦慮、激動等情緒,進而表現(xiàn)為情緒上的激動以及肢體上的暴力等。為保證急救工作的順利開展,護理人員需要向患兒家屬解釋疾病的情況;告知相應治療手段的目的與作用;告知患兒家屬不要過于焦躁,積極配合醫(yī)護工作人員;告知正在進行的救治情況,讓患兒家屬安靜下來,避免出現(xiàn)意外情況。
(4) 進入兒科病房后的醫(yī)護工作:待患兒病情穩(wěn)定后,將其轉入兒科病房,并與兒科病房護士交接好相應工作。進入病房后,開展相應的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工作。①心理護理:針對患兒,通過撫觸、擁抱等方式安撫患兒,使患兒安靜下來;通過患兒喜歡的動畫片、故事,轉移患兒的注意力。針對患兒家屬,通過解釋相關治療操作,告知患兒家屬不必過于擔心;平復患兒家屬的情緒,以便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開展醫(yī)護工作。②飲食護理:補充蛋白質,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比較兩組患兒的急救時間、退熱時間、驚厥發(fā)作次數(shù)。使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兒家屬開展調查,主要調查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指標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 非常滿意+ 滿意)/ 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 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急救時間、退熱時間、驚厥發(fā)作次數(shù)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急救時間、退熱時間、驚厥發(fā)作次數(shù)比較(± s)
表1 兩組急救時間、退熱時間、驚厥發(fā)作次數(shù)比較(± s)
組別 例數(shù) 急救時間/min 退熱時間/d 驚厥發(fā)作次數(shù)/次對照組 43 9.02±1.32 5.97±1.16 4.31±0.52觀察組 43 4.26±0.51 3.94±1.02 0.89±0.05 t 4.251 6.201 7.249 P 0.013 0.009 0.014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3.02%) 顯著高于對照組(72.09%)(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小兒高熱驚厥病因復雜、起病急、病情迅速,這類患兒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局部肌群陣攣性抽搐、突發(fā)高熱、四肢冰涼、意識障礙等。一旦出現(xiàn)高熱驚厥,未及時治療,可引發(fā)嚴重后果。面對這種情況,對高熱驚厥患兒實施有效的急救顯得十分重要。
傳統(tǒng)的急救模式不能充分利用時間開展急救,容易出現(xiàn)急救不及時的情況。而“三位一體”急救路徑不僅可彌補傳統(tǒng)急救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還能夠充分提升急救效率[3]。通過加強院前院內有效規(guī)范銜接,為患兒提供更優(yōu)質的急救服務[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三位一體”急救路徑的觀察組,其急救時間、退熱時間、驚厥發(fā)作次數(shù)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因患兒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急救,加上整個急救過程中,護理人員也重視了患兒家屬的心理護理工作,極大程度地提高了護理滿意度[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3.02%) 顯著高于對照組(72.09%),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需要注意的是,為確?!叭灰惑w”急救路徑工作的順利開展,其中對護士的培訓工作也十分重要。通過積極開展急救技能的培訓工作[6],可幫助護士掌握系統(tǒng)的急救知識,以便在對高熱驚厥患兒開展急救時能夠及時、科學地開展急救工作,一邊講解一邊演示,可獲得滿意培訓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高熱驚厥患兒開展“三位一體”急救路徑可縮短急救時間,且患兒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退熱,發(fā)生驚厥的次數(shù)也明顯減少,對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護患關系和諧都有重要幫助,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