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冰欣
寫字的人,將文字串聯(lián)成文章的過程,就好比做音樂的人,將音符串聯(lián)成樂曲的過程。
無數(shù)個寫字的深夜,是一盞碧清的熱茶、一張動聽的唱片,陪伴著像記者這樣的“間歇性被迫失眠癥患者”們。
樂聲撫慰疲累,激發(fā)靈感。有精彩的音樂,自然就應(yīng)該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以下推薦,是從個人收藏里挑選的、“國樂之華”性質(zhì)的部分專輯,惟愿愛樂者們的耳朵能滿意。
惟愿,諸君單純地感受就好。
《國家寶藏》的很多原聲,有昂揚之感,有清剛之骨。不再藏著掖著,如出鞘的利劍,如出山的隱士 ,氣勢上頗為奪人。
所以,興之所至,你可能突然便想跟著吟誦——
今日樂,不可忘,樂未央。
為樂??噙t,
歲月逝,忽若飛,
何為自苦,使我心悲。
長安月下,一壺清酒,一束桃花。
細雨中來,細雨中去,天地太平。
編劇鄭重和王要,用聲勢浩大的熱情向高貴的古典致敬。曲終人散的時候,你又覺得,原來一切,其實都在一場皮影戲的預(yù)言里。權(quán)力,人性,纏綿無盡。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專輯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琵琶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喃喃的情絲。電影完全不及瓊·芳登和路易斯·喬丹合作的原版,但林海的這首曲子真值了。
《踏古》也很不錯。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原創(chuàng)鼓樂佳作。在優(yōu)美弦樂、民族管樂的襯托下,尤見力與韻,動與靜的浪漫輝映。
《篆音》《衛(wèi)神》二首,極具先秦古風(fēng),令人耳目一新。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演過瓊瑤劇的呂秀齡人漂亮,一手琵琶彈得更漂亮。
《情咒》是“非常鮑比達”的風(fēng)格,而《冷弦多情》邀請到新加坡的音樂奇才Andrew 擔(dān)綱制作,融合了中國曲風(fēng)、弗拉明戈音樂或是拉丁爵士風(fēng)、世界音樂(Worldmusic; 有時又稱民族流行音樂,Ethno pop)、NewAge……品味相當多元。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澎湃大氣,明月清風(fēng)載滿船;
相思無解,情濃處偏多宛轉(zhuǎn)。
胡偉立,年近半百棄功名,離巢逐夢求新生。十年磨劍香港夢,贏得一代宗師名。
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緣生緣死,誰知,誰知?
不文霑,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仍在癡癡笑笑。
《少林雄風(fēng)》,是清朗、振奮。
《斷情殤》,是哀怨、心痛。
《縱情天下》,是磅礴,出塵。
《定情》,是細膩、掛懷。
……
都是鮑比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