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欣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題記
不知怎的,我家窗外草地上總是趴著一只貓,這是一只瘦小的貓,一只瞎眼上結了一層翳,那只眼睛它很少睜開,眼尾糊滿了各種穢物。
又是一天,它一瘸一拐地走到了我的窗前,喵喵地叫。幾天后仍然如此。媽媽囑咐過我不要去接觸這些流浪的小動物,但我覺得它可憐,便還是拿出一瓶牛奶,跳出窗外,找它去了。
我打開牛奶,放到這只貓的嘴邊,本以為它會跳開,可它待我同老熟人一樣,絲毫不緊張、不害怕,慢條斯理地舔舐起牛奶來,我嘗試著去摸它,它也不反抗,在那之后,我們像建立了一種默契,我一開窗,它就跑來。
窗外。
“喵——”一聲刺聲尖銳的聲音傳了進來,是它!它齜著嘴,弓著背,瞪著它那雙綠眼,尾巴立起,發(fā)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它的正對面是一只又肥又壯的黑貓,我是怕這只黑貓的,它總是對我視而不見,而且我親眼看到它跳到半空中一巴掌拍下來一只鳥!
實力懸殊。
小貓先天有缺陷,瘸了腿,瞎了眼,面對一個體型是自己兩倍的敵人,怎么辦?可它異常冷靜。它先跳上了樹,肥貓在樹下急得抓耳撓腮跑來跑去,終于,縱身一躍,跳到了樹上。我心想:這貓都可以跳到半空中抓鳥吃,上個樹還不容易?要不要去幫一下小貓呢?正當我思索時,小貓飛快地躍上上方的樹枝,黑貓隨即跟了上去,但此刻小貓已跳了下來,咬住了黑貓的腿,往下一拖,它們便一起從樹上摔了下來,早有準備的它,輕盈地落在了地上。
當大黑貓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它迅速地沖到大黑貓后面,咬住了一條腿,隨即響起大黑貓一聲哀號,它掙扎著扭過身子,不停地用利爪抓著小貓,但小貓只是越咬越緊,任憑身上被抓,咬出道道傷口。
我愣住了,在這一瞬間,我覺得小貓的綠眼睛是那么亮,它貍貓般的毛發(fā)是那么美麗,它是多么強壯!
它慢慢松開了口,大黑貓落荒而逃。我看見小貓的嘴里還滴著血,遍體鱗傷。
窗外。
它緩緩蜷縮在那里,慢慢地閉上眼睛,仿佛老僧入定般進入自己的安靜一隅。
這一刻,沉靜如它,是勝者!
不夠完美又何妨?不夠強壯又如何?只要內心足夠強大,只要勇往直前,“小野貓”也能成為戰(zhàn)場上的“王”。
這只貓,可能是讓我印象最深的貓了,自那日后,于我心中,它是朋友,是親人,亦是老師。
我開始能平靜且喜悅地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如竹杖芒鞋的東坡般吟嘯且徐行。
畢竟,親眼看見有生靈如斯,雖殘亦不辱沒自己,而我之為人,此后若不遇炬火,我便當自己作唯一的光?。ㄖ笇Ы處?何霞)
點評
作者開篇引用萊昂納德·科恩的歌詞“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作為題記,接下來敘寫了“我”家窗外一只瞎眼瘸腿的小野貓,重點記敘了小野貓和大肥貓之間實力懸殊、驚心動魄的一場“戰(zhàn)斗”。小野貓的勝利讓“我”明白:縱使人生不完美,只要心中有光,我們也能讓自己閃閃發(fā)光。欲揚先抑的手法,情節(jié)的曲折,歌詞、名言的引用,描寫的生動,展示了小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