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下旬,“打工人”一詞火遍全網,不僅有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在網上流傳,就連朋友之間聊天,可能都會先問候一句:“你好,打工人?!币酝藗兛偘艳r村人背井離鄉(xiāng)到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去工作的行為稱之為“打工”,社會對這類從業(yè)者的稱呼,也多是“打工者”或“打工仔”。如今,“打工人”則泛指所有從事體力勞動或者技術勞動的人,無論你是工地搬磚的工人,還是坐辦公室“996”的白領,抑或是中層領導、創(chuàng)業(yè)者,都可以自稱“打工人”。
“打工賺不了幾個錢,但多打幾份工可以讓你沒時間花錢。早安,打工人!”“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打工人!”“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網友熱傳或自創(chuàng)的關于“打工人”的段子和表情包,充滿自嘲與寬慰,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極易讓人產生強烈的共鳴。
多維解讀
“打工人”自嘲的背后也有堅韌與奮斗
“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流行背后,是年輕人對某些職場現(xiàn)實的吐槽,對生活重擔的調侃。而這些從某種意義上講,表明不少年輕人在自我認知上的覺醒。一方面,年輕人最終要學會務實地工作與生活,多務實、少務虛才是年輕人常態(tài)化的前進方向。而多務實、少務虛的前提就是認清自己,構建一種實際的身份認同,不把時間與精力,過多地浪費在不切實際的憧憬與幻想上,從而對未來有一個清醒的認知。
另一方面,在自我認知上覺醒,認識到大家都是“打工人”,有助于消除“職業(yè)鄙視鏈”,至少可減輕職業(yè)鄙視程度。長期以來,人們喜歡把職業(yè)分為三六九等,似乎工資低下、待遇不好、干苦活重活的群體才叫“打工者”,而每天坐辦公室、寫代碼、談生意、開會議等群體叫“為夢想奮斗者”。然而,“打工人”一詞風行,不管是高管、碼農還是建筑工,大家不分職業(yè)、不分薪水,坦坦蕩蕩都是“打工人”,沒有誰比誰更高貴,這是不是表明以前的職業(yè)偏見正在慢慢消散呢?
我們也要看到,“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也透露出“打工人”在沉重中的堅韌、在不甘中的奮斗、在平凡中的追求。比如:“老天爺不會辜負你每一滴汗水,它們都會體現(xiàn)在你老板的賬戶余額里。早安,打工人!”“打工人,與生活負隅頑抗,與老板據理力爭,與客戶百般耐心溝通,與周一的鬧鐘搏斗,頑強不屈的意志天地可鑒?!边@些段子傳遞出“打工人”們雖然人在打工,卻不卑不亢的精神,也透露出一種自嘲式的堅韌,相比于“佛系”“喪文化”,它帶有更積極的樂觀主義色彩。羅曼·羅蘭曾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每一個平凡的“打工人”就是如此。
從“打工人”爆火看社會心態(tài)的變與不變
我們可以看到,“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這儼然段子手般的自嘲,不僅沒有一絲顧影自憐,還處處透著風趣。年輕的勞動者們,不帶對職業(yè)的任何歧視,盡管對當前的際遇算不上滿意,但依然自詡是“人上人”,自嘲中透出一份不卑不亢的自信和樂觀。再看風靡網絡的《打工宣言》:“生活里80%的痛苦來源于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于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边@需要對現(xiàn)實有透徹的領悟,才能坦然說出這番話。不得不說,這背后的清醒理性、豁達開朗,令人贊賞。
與前輩打工者相比,新時代的“打工人”無論學歷、勞動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都好了許多?!按蚬と恕眰円哺哂凶孕弄毩?、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和精神氣質。這些變化,是國家和社會的大發(fā)展賦予的。然而也應該看到,變化之外還有著不變的元素。譬如打工態(tài)度積極,“起早貪黑不怕累、不遲到不早退”,這份敬業(yè),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沒有變過;“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這份“打工人”的自嘲中滿是對于生存發(fā)展的擔憂,這份擔憂也一直都存在。所以說,我們除了要致敬新時代“打工人”的獨立、敬業(yè)和樂觀精神外,更應該看到當下勞動者面臨的生活成本高、就業(yè)壓力大等現(xiàn)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