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劍
摘要:通過分析教材中“鋅一銅一硫酸”原電池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從雙液電池的構(gòu)造和析氫超電勢兩個角度對電極進行改造或替換,使得該實驗進一步優(yōu)化。
關鍵詞:鋅銅原電池;析氫超電勢;電極改造
文章編號:1008-0546(2021)01-0097-01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 10.3969/j .issn.1008-0546.2021.01.028
一、問題提出
人教版化學《必修2》在化學能與電能這一節(jié)中安排了“鋅一銅一硫酸”原電池的實驗。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鋅片上有大量氣泡,而銅片上幾乎看不到氣泡。這樣的現(xiàn)象不利于學生深刻認識原電池的原理。
二、問題分析
鋅片上之所以會產(chǎn)生氣泡,其一是因為鋅片與稀硫酸直接接觸,若使用帶有鹽橋的雙液電池則可以解決問題,但是雙液電池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必修課程中不宜采用。
其二是因為鋅片不純,氫氣在不同的金屬上析出的超電勢不同,粗鋅中的一些雜質(zhì)使得析氫超電勢降低,導致氫氣在鋅片上析出。
三、問題解決
方法一:模仿雙液電池的構(gòu)造,將鹽橋隱形化處理。具體措施如下:
1.配制氯化鋅飽和溶液;
2.在氯化鋅飽和溶液中加入淀粉,將溶液加熱,使之呈糊狀;
3.將淀粉糊均勻涂抹在鋅片表面。
如此處理后的鋅片不能與硫酸直接接觸,既起到了雙液電池的效果,又避免了裝置的復雜化。在演示實驗時,可以觀察到鋅片上無氣泡,而銅片上有大量的氣泡產(chǎn)生。
方法二:運用析氫超電勢對電極進行改造,加大負極金屬的析氫超電勢,同時減小正極材料的析氫超電勢。一些金屬的析氫超電勢如表1所示。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Hg的析氫超電勢較大,因此用鋅汞齊代替鋅片作負極可以減少氫氣在負極上析出。用Pt代替銅作正極可以極大地降低正極的析氫超電勢,有利于氫氣生成;或者用銼刀將銅片的表面處理成凹凸不平狀,增大銅和硫酸的接觸面積,加快了氫離子在銅表面的吸附速率,因而降低銅的析氫超電勢[1]。
四、實驗改進說明
原電池的原理是一個難點,需要通過電流表指針的偏轉(zhuǎn)和銅片上的氣泡,來認識電路中有電子的轉(zhuǎn)移以及電子的流動方向。原來的實驗看不到銅片上的氣泡,學生難以借助這樣的宏觀現(xiàn)象來認識原電池的微觀原理。在原有裝置的基礎上,對電極進行改造,既不增加裝置的復雜性,又能使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
參考文獻
[1]傅獻彩等.物理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68-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