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三伏天分頭伏、中伏、大伏,每伏十天,一共三十天,一直到立秋后,才能出伏。大暑節(jié)氣一般在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nóng)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qū)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三伏天,喝涼茶、吃西瓜、吃冰鎮(zhèn)綠豆湯,都是防暑降溫的好辦法。而有的地方則吃荔枝、羊肉、生姜等熱性食物作為進補。
上回說到大觀園里過夏天的小妙招,就是隨身攜帶一些清涼小物件。但這還不是最解暑的,大熱天吃點冰鎮(zhèn)爽口的東西,那才叫舒服??墒?,那時候又沒有冰箱,怎么才能吃到冰冰涼的東西呢?
大觀園呢是有冰的,不過這些冰可不是冰箱里冷凍出來的,而是冬季湖面上那些厚厚的天然冰。人們把冰鑿出來,藏在地窖里保存,夏天再取出來用。那時候的冰可是稀罕東西,所以不是普通老百姓家可以有的,只有皇宮和豪門大宅里才能享受得到。賈府里的夏天能有冰,可見其奢華程度了。
天熱的時候,賈府的丫頭會把洗好的水果放在冰水里冰鎮(zhèn)著,等著寶玉回來吃。除了冰鎮(zhèn)瓜果,還有各種飲料,也是寶玉的最愛。要說這個,得先從寶玉挨打說起。
有一次,寶玉被父親賈政狠狠地打了一頓,打得他屁股都開了花,好多天都起不來床。挨打的原因是寶玉袒護一個唱戲的朋友。這人叫蔣玉菡,是當時很有名的戲劇演員。那時候沒有電影,也沒有流行音樂,只有戲劇,其中最受上流社會推崇的是昆曲。蔣玉菡很有骨氣,不愿意為權(quán)貴唱戲,就躲了起來,寶玉為了袒護他,惹惱了忠順王府。這事情被告發(fā)到賈政那里,自然是一頓好打。
本來就是暑熱難耐,加上挨了打,寶玉想吃酸梅湯解暑,但襲人覺著酸梅湯是收斂傷口的,對身體恢復不利,就不給他喝。她用糖腌漬的玫瑰鹵,調(diào)水給他喝。王夫人心疼兒子,給了兩瓶香露。這個香露是貢品,特別珍貴,小小的玻璃瓶子,鵝黃的箋上寫著“木犀清露”,這個木犀就是桂花,而鵝黃這個顏色是只有皇宮里才能使用的。桂花露只要用一勺的量調(diào)水喝,就清香得不得了。果然,寶玉特別喜歡。
這個還不算最講究的,更講究的要數(shù)蓮葉羹。賈母帶著大家去看寶玉,王夫人又問他想吃什么。寶玉說要喝小荷葉兒小蓮蓬兒的湯,賈母連忙叫人去做。大管家王熙鳳讓仆人找出一個小匣子,里面裝著四副銀模子,上面的圖案都只有豆子大小,有菊花、梅花、蓮蓬、菱角,十分精美,這叫面印子。把和好的面扣進去,倒出來就是花式模樣了。
做好了面點,配著鮮美的雞湯,再加入新鮮荷葉,借點清香,這道蓮葉羹就做好了。這么精美的湯羹,連見多識廣的薛姨媽都沒吃過,光聽著就很驚訝。
借著寶玉的光,鳳姐讓廚房做了十碗出來,大家都一起嘗嘗。暑天里,清香的荷葉,精致的面點,清爽的湯羹,眾人慢慢品嘗。大觀園的夏日里,人們自有他們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