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江西遂川縣鳳凰山細脈蝕變巖型鎢礦床地質特征及地質意義

    2021-02-16 06:13:42何維基劉志軍孫最強謝福庚曾小華黃達山
    中國鎢業(yè) 2021年4期
    關鍵詞:變巖細脈白鎢礦

    何維基,劉志軍,孫最強,謝福庚,饒 偉,曾小華,黃達山

    (1.江西鎢業(yè)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1;2.贛州鑫宇礦冶有限公司,江西 贛州 341000)

    0 引言

    鳳凰山鎢礦床位于吉安地區(qū)南部遂川縣,原是一個黑鎢礦老礦點,1949年前有民采,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20世紀90年代初為小規(guī)模零星開采,后因資源枯竭停采。1976年地勘單位曾開展了礦點普查,主找石英脈型黑鎢礦,但研究不夠深入,因此,對礦點做出礦床無工業(yè)價值,不必進一步開展研究工作的結論。

    近年來,研究人員通過民窿調查及綜合研究,對該礦點重新進行評價,隨著找礦勘查工作的深入,找礦思路從剛開始找石英脈型黑鎢礦轉變到細脈蝕變巖型白鎢礦新類型,通過鉆探和坑探工程控制,新發(fā)現以白鎢礦為主的隱伏礦體。根據角巖化特征,施工千米深孔揭到與成礦關系密切的隱伏花崗巖體。目前-300 m標高以上估算資源儲量已達到中型礦床規(guī)模,深部尚未控制,找礦潛力大,成為“老點新評”找礦突破的典范。該礦新礦化類型的發(fā)現,為鳳凰山鎢礦床成因的深化認識,特別是尋找隱伏礦體擴大資源遠景提供了新思路,打開了贛中地區(qū)鎢礦找礦的新局面,為華南鎢礦找礦提供新參考。

    1 區(qū)域地質背景

    該區(qū)地處華夏板塊南嶺東段隆起帶之羅霄-諸廣隆起與吉泰斷陷盆地交接部位,遂川—臨川深斷裂北側[1](圖1),是以往成礦區(qū)劃分研究與鎢礦勘查薄弱地區(qū)。

    圖1 鳳凰山鎢礦床區(qū)域地質圖Fig.1 Geological map of Fenghuangshan tungsten deposit

    區(qū)內主要出露地層有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白堊系。震旦系零星分布,主要為一套淺海相類復理石之泥砂質及硅質建造,巖性為變余長石石英砂巖、板巖,頂部為硅質巖。寒武系出露廣泛,為一套厚度巨大的淺海相類復理石泥砂質建造,巖性為變余長石石英砂巖、砂巖、板巖、薄層硅質巖、含硅質板巖、炭質板巖,以及頂部的透鏡狀灰?guī)r,是區(qū)域上最為重要的鎢礦賦礦層位之一[2]。奧陶系、泥盆系、石炭系僅零星出露,奧陶系巖性為一套變余粉砂質板巖,板巖和含硅炭質板巖,炭質板巖。泥盆系巖性為礫巖、砂巖、粉砂巖夾層凝灰?guī)r。石炭系為一套海陸交互相沉積,巖性為砂巖、粉砂巖、鈣質粉砂巖、砂礫巖、泥灰?guī)r、不純灰?guī)r。白堊系主要分布在南東部的斷陷盆地中,為一套干旱氣候條件下形成的河、湖沉積,巖性為紫紅色礫巖、含鈣礫巖、砂巖、粉砂巖及少量頁巖。

    區(qū)內構造活動強烈,加里東、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期次構造運動對該區(qū)都有影響,形成早古生代加里東褶皺基底、晚古生代印支褶皺蓋層、燕山—喜馬拉雅大陸邊緣活動盆地沉積。該區(qū)處于羅霄近南北—北北東向與遂川—石城東西向構造花崗巖帶交匯部位,以北東向遂川—臨川深斷裂、北北東向黃坳大斷裂帶為主干,與由北西-南北向大型復式背斜和斷裂組成的井岡山弧形構造一起,構成一幅錯綜交織的控礦構造網絡。這些斷裂體系與派生的裂隙帶構成脈狀鎢礦的容礦構造,其中北北西向、近東西向、北東東向裂隙帶是區(qū)內脈狀鎢礦床的優(yōu)勢容礦裂隙。

    區(qū)內褶皺呈現為NW—NNW走向的大型復式背斜,組成一個呈北西走向的擠壓帶,寬約65 km。在堆前—衙前—橋頭一帶,在復背斜中又發(fā)育20余個北西向次級復式背向斜和倒轉復式背向斜,南東端為上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層,南西端有湯湖復式巖體和淋洋巖體侵入(圖1)。斷裂構造主要有遂川—臨川深斷裂和黃坳大斷裂,次級斷裂主要有北東向、北西向和北北東向三組,以北東向和北西向壓扭性斷裂為主。大斷裂是區(qū)內主要的導巖、導礦構造,其旁側的次級斷層是區(qū)內主要的容礦構造。

    區(qū)內加里東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巖漿活動強烈,具有多期成巖特點,形成了不同時期的花崗巖復式巖體,通常認為是S型或改造型花崗巖[3-4]。加里東期巖體主要有南面風、湯湖巖體,呈巨大巖基產出,巖石類型以花崗閃長巖、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為主,巖石微量元素含量偏低,為鎢錫稀土弱成礦初聚期。印支期巖體有淋洋巖體[5-6],呈巖基產出,巖性主要為中細-中粗粒斑狀黑云(二云)花崗巖。燕山期主要有彈前巖體[6],呈巨大巖基產出,巖性為中-中粗粒斑狀黑云母花崗巖;其次有許多巖株、巖脈、巖瘤成群成串分布,侵入于早期花崗巖和震旦-寒武地層中,巖性主要為細粒、中細粒-中粒二云母花崗巖、含斑黑云母花崗巖。燕山期花崗巖的特點是期次多,巖性變化范圍大,巖漿演化非常充分,與鎢錫鉭鈮成礦關系密切。區(qū)域礦產主要有良碧洲、仙口、行洲、淋洋仙、米嶺、紅桃峰等小型鎢礦及礦點近20處,以及江西坳鎢鈮鉭礦點和草林、錫坪小型金礦等。

    2 礦區(qū)地質特征

    2.1 地層

    礦區(qū)內主要出露寒武系下統(tǒng)牛角河組(Э1n)淺變質巖(圖 2),分為三個巖性段,下段(Э1n1)巖性為淺黃色、淺灰-青灰色角巖化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變余砂巖;中段(Э1n2)巖性為深灰色-灰色砂質板巖;上段(Э1n3)巖性為灰色-淺灰色變余砂巖。在礦區(qū)東部出露有寒武系中統(tǒng)高灘群(Э2gt),為厚層狀變余長石石英砂巖、細砂巖夾板巖及數層含硅炭質板巖及炭質板巖,石灰質板巖。礦區(qū)東南角分布有泥盆系中統(tǒng)跳馬澗組(D2t),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

    圖2 鳳凰山鎢礦區(qū)地質略圖Fig.2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Fenghuangshan tungsten ore area

    2.2 構造

    礦區(qū)褶皺為北北西向展布的鳳凰山背斜,軸向320°~350°,南西翼傾向 SWW,北東翼傾向 NEE,傾角30°~80°。軸部為牛角河組地層,遠離軸部的北東翼為高灘群地層。軸部地段巖石硅化強烈,斷裂構造、裂隙帶發(fā)育,是鎢礦體的主要賦存部位。

    區(qū)內斷裂構造發(fā)育,規(guī)模較大的斷裂有6條,編號為F1至F6。主要為北北西向、北東東向,次為東西向、北北東向。F1北北西向斷裂發(fā)育于鳳凰山背斜軸部偏西,走向 320°~330°,傾向南西,傾角 75°左右,長1 220 m,為壓扭性逆斷層,鎢主礦帶位于該斷裂上盤,走向基本一致,是礦區(qū)主要的控礦斷裂。成礦后斷裂較發(fā)育,遍布全區(qū),但規(guī)模小,對礦體破壞不大,最大的斷裂斷距為8m,如LD002民窿口的F4。

    礦區(qū)在多種構造體系作用下,形成了大量各種類型的成礦裂隙,通過對礦區(qū)成礦裂隙統(tǒng)計分析,主要有三組,NNW、NEE、EW向,以前兩組為主。

    NNW組:主要分布在礦區(qū)15~28線之間,位于鳳凰山背斜軸部及兩側。該組裂隙密集成帶出現,走向 315°~350°,傾向 NEE,傾角一般 70°~85°。常呈舒緩波狀,具扭性和張性特點,顯示先壓后張的力學性質特征。該組裂隙規(guī)模大,是礦區(qū)的主要容礦裂隙。

    NEE組:主要分布于礦區(qū)4~7線之間以及西部的28~32線附近,是礦區(qū)僅次于NNW組的成礦裂隙,裂隙傾向NNW,傾角一般65°~85°,該組裂隙規(guī)模一般較小,多為彎曲狀,不平直,局部裂面可見擦痕,呈舒緩波狀,以張性為主,兼具扭性,顯示先張后壓的力學特征。NNW向和NEE兩組裂隙在空間分布上關系非常密切,在NNW組發(fā)育地段,NEE組也很發(fā)育。

    EW組:該組裂隙在礦區(qū)出露不多,規(guī)模不大,其成礦也不如前面兩組好。該組成礦裂隙大多分布在礦區(qū)北部,裂隙傾向南,傾角相差較大,在45°~70°之間。

    2.3 巖漿巖

    礦區(qū)內地表未見巖漿巖出露,出露最近的巖漿巖有燕山期花崗巖株,距離約25 km。在礦區(qū)4號勘探線上,ZK403、ZK405兩個千米深孔分別在-740 m、-820 m標高部位見到花崗巖體,巖性為中細粒弱云英巖化含電氣石二長花崗巖?;野咨罱Y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為石英23%、斜長石36%、鉀長石30%、白云母6%、電氣石5%?;◢弾r的化學成分見表1。

    表1 鳳凰山鎢礦區(qū)花崗巖與江西南部各期花崗巖化學成分及黎氏值對比表 %Tab.1 Comparison table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Li's value of granites in Fenghuangshan tungsten mining area and granites of various periods in south Jiangxi

    巖石中SiO2含量達75.17%,屬硅飽和亞富鉀、含鐵鎂鈣的花崗巖。礦區(qū)花崗巖巖石化學特征與贛南燕山期花崗巖相似[7],推測應為燕山期花崗巖。

    2.4 熱變質作用、礦體及圍巖蝕變

    礦區(qū)熱變質作用范圍廣泛,呈面狀分布,不僅在深部鉆孔中見到,在地表也有反映。主要表現角巖化,在近花崗巖地段則為角巖或強角巖化,遠離巖體的變質則為中角巖化。礦區(qū)在ZK403孔中的不同深度采取了巖石薄片鑒定,在-300 m以下開始出現角巖,至巖體頂面,角巖厚度在500 m左右,-300 m以上至地表為中角巖化、弱角巖化、斑點狀變質巖。

    細脈蝕變巖型礦體蝕變強,蝕變主要有硅化、絹英巖化、云英巖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電氣石化,次為黃鐵礦化、鉀長石化、鈉長石化、白云母化、綠泥石化。硅化表現為石英脈的穿插交代,石英細脈越發(fā)育,硅化越強。鎢礦化和硅化、云英巖化、絹英巖化關系較密切。根據硅化、云英巖化、絹英巖化等蝕變類型,并結合部分礦化巖石角巖化特征分析,巖石蝕變礦化與花崗巖巖漿侵入接觸帶的熱液蝕變作用有關。

    礦體與圍巖沒有明顯界線,靠采樣化驗結果圈定礦體邊界??拷V體的圍巖蝕變與礦體蝕變類似,但一般蝕變相對更弱,且一般遠離礦體蝕變逐漸變弱,并過渡到以熱變質作用為主。

    3 礦床地質特征

    3.1 礦體特征

    鎢礦體賦存于隱伏花崗巖體外側寒武系下統(tǒng)牛角河組下段蝕變長石石英砂巖和蝕變變余砂巖中(圖3),主要分布在鳳凰山背斜軸部的北北西向斷裂裂隙帶內,為細脈蝕變巖型鎢礦體。礦床受多組構造控制,成礦裂隙平行密集分布,含礦石英脈成帶出現,細脈的走向與裂隙基本一致。根據產狀、空間分布,可分為NNW、NEE、EW三個脈帶,以NNW組為主,走向延長1 100 m,寬50~100 m;次為NEE組,走向延長450 m,寬100~300 m;EW組分布于礦區(qū)北部,長200 m,寬50 m。工業(yè)礦體以NNW組為主,布置了工程系統(tǒng)控制。NEE脈組僅少量工程控制,尚未圈定工業(yè)礦體。EW組礦化弱,未布置工程控制。

    圖3 鳳凰山鎢礦區(qū)4號勘探線剖面圖Fig.3 Section of No.4 exploration 1ine in Fenghuangshan tungsten nining area

    礦區(qū)共圈出26個鎢礦體。礦體由許多平行密集的含礦石英脈和礦化蝕變砂巖組成,石英脈單條脈幅一般3~5cm,小者2~3mm,少數大者10~80cm。石英脈和礦化蝕變砂巖靠采樣化驗結果圈定礦體邊界。26條礦體中大部分為隱伏(盲)礦體,只有V1、V2、V3局部出露地表。礦體形態(tài)較簡單,呈板狀、透鏡狀產出。0~20線礦體連續(xù)性較好,3~7線、20~36線礦體連續(xù)性欠佳,常出現無礦天窗。礦體長度一般360~810 m,傾斜延深一般460~690 m,單工程礦體厚度0.18~15.33 m,最大厚度15.33 m,平均厚度2.46 m。單工程礦體品位0.104%~4.09%,最高品位15.18%,平均品位 0.311%。礦區(qū)V1、V2、V3三條礦體為主礦體,估算資源量占全區(qū)資源量的72.18%。礦體埋藏標高最高222 m,最低-480 m。礦體上、下盤圍巖和夾石均為角巖化中細粒長石石英雜砂巖,偶夾電氣石化絹云母石英角巖,角巖化石英粉砂巖。

    3.2 礦石特征

    礦石類型主要為細脈蝕變巖型礦石,其次為石英脈型礦石。礦區(qū)的鎢礦化,在蝕變砂巖中比石英脈中礦化要廣泛、普遍,在礦區(qū)NNW礦體采集的1 896個WO3≥0.08%的樣品中,純石英脈樣品僅占30.6%,且礦化不連續(xù);而蝕變砂巖樣品占56.9%,細脈網脈帶樣品占12.5%,反映鎢礦成礦作用不僅僅是裂隙的充填作用成礦,而且變質巖的蝕變礦化,交代作用成礦更為重要,說明蝕變砂巖本身為主要的礦石類型。

    細脈蝕變巖鎢礦石由含鎢蝕變巖和石英細脈兩部分組成(圖4(a)~圖(d))。含鎢蝕變巖原巖為變余長石石英砂巖、變余砂巖,遭受了強烈的絹英巖化、云英巖化、碳酸鹽化、絹云母化和硅化熱液蝕變作用,次生石英、白云母、絹云母、碳酸鹽和黃玉等蝕變礦物較強烈地交代了原巖除石英砂屑外的其他所有組分,形成云英巖化中細粒砂巖、碳酸鹽化絹英巖化中細粒砂巖、硅化碳酸鹽化絹云母化中細粒砂巖、角巖化硅化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強電氣石化硅化白云母角巖等多種含鎢蝕變巖類型。礦石中見許多白鎢礦呈星散狀交代,一般情況下蝕變越強礦化就越強。金屬礦物主要有白鎢礦、黃鐵礦,其次有少量黃銅礦、毒砂、針鐵礦、磁黃鐵礦。非金屬礦物主要有石英、長石、白云母、黑云母、電氣石、碳酸鹽,其次有少量鈉長石、磷灰石、鋯石、螢石、黃玉等。變余中細粒砂狀結構、不等粒粒狀變晶結構、粒狀鱗片變晶結構、他形晶粒結構、交代的文象結構,細脈狀構造、星散浸染狀構造、斑雜狀構造、塊狀構造。

    圖4 鳳凰山鎢礦床礦體與礦石特征Fig.4 Characteristics of orebody and ore of Fenghuangshan tungsten deposit

    含鎢蝕變巖中石英脈以細脈為主,也有少量中大石英脈,為石英脈型鎢礦石(圖4(c))。石英(細)脈由石英和少量的白云母、碳酸鹽等礦物組成,礦物成分較簡單,金屬礦物主要有白鎢礦、黑鎢礦、黃鐵礦,其次有少量黃銅礦、閃鋅礦、輝鉍礦、輝鉬礦。非金屬礦物主要有石英、白云母、碳酸鹽,其次有少量電氣石、磷灰石、絹云母。自-半自形晶粒結構、他形粒狀結構、不等粒粒狀變晶結構、鱗片粒狀變晶結構,塊狀構造、脈狀構造。

    鎢和其他金屬礦物在蝕變砂巖中呈星散浸染狀交代,或產于貫入蝕變砂巖中的石英(細)脈中。礦區(qū)物相分析結果,鎢礦物以白鎢礦為主,白鎢礦占74.31%,黑鎢礦占19.27%,鎢華占6.42%。白鎢礦分布于蝕變巖(圖 4(e)~圖 4(f))和石英脈中(圖 4(g)),產于蝕變巖中的白鎢礦呈星散浸染狀,熒光燈下可見細小星光點;產于石英脈中的白鎢礦呈粒狀,具明顯之晶面及柱面并呈明顯互相穿插狀。黑鎢礦僅見于部分石英脈中(圖4(h)),常數顆聚集在一起,一般呈板狀生長于石英晶體間,位置與方向一般多垂直于脈體或成放射狀、晶束板狀。因此,蝕變巖中鎢的賦存狀態(tài)為白鎢礦,未見黑鎢礦,而石英(細)脈有白鎢礦和黑鎢礦兩種產出形式。其他金屬礦物,黃鐵礦呈自形至他形粒狀,含量普遍較少。黃銅礦含量少,他形粒狀,單獨分布或與黃鐵礦、閃鋅礦一起分布。輝鉍礦是石英脈中之主要副產礦物,常呈針狀之集合體產在石英之微細裂隙中。輝鉬礦呈細小六方板狀及鱗片集合體,常產于石英脈邊緣及裂隙中,或浸染于云英巖中。礦石中有用元素為WO3,其他元素含量均低于綜合利用要求,有害元素P和S含量也不高。

    4 地質意義

    4.1 研究意義

    自1907年西華山發(fā)現鎢礦以來,我國鎢礦的勘查開發(fā)已有114年歷史[8]。近十年來江西鎢礦找礦取得重大突破,已探獲鎢資源儲量約占我國的一半,徹底改變了世界鎢礦資源儲量分布格局[9]。鎢礦床類型,以石英脈型鎢礦、夕卡巖型鎢礦、細脈浸染型鎢礦、蝕變花崗巖型鎢礦最為重要[10],次為云英巖型鎢礦[11]、破碎帶蝕變巖型鎢礦[12]。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南嶺地區(qū)發(fā)現一大批石英脈型黑鎢礦床,并成為世界鎢礦主產區(qū)。長期以來,許多學者在南嶺構造-巖漿巖控礦作用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3-15],鎢礦床的成礦理論成果尤為豐富[16-21]。20世紀60年代以后,先后發(fā)現柿竹園、香爐山等多個夕卡巖型特大型白鎢礦床,特別是近年來朱溪世界級鎢礦的發(fā)現,使夕卡巖型鎢礦成為礦床規(guī)模和資源儲量占比最大的鎢礦類型[22]。自2010年以來,相繼在贛北九嶺新發(fā)現百萬噸大湖塘鎢礦[23],在南嶺湘東中南部新發(fā)現高坳背大型鎢礦床[24-25],蝕變花崗巖型鎢礦越來越受到重視。近年來在九嶺新發(fā)現大霧塘細脈浸染型特大型鎢礦[26],新類型鎢礦找礦不斷受到關注。

    鳳凰山鎢礦為產于寒武系變質巖中的細脈蝕變巖型鎢礦床,該類型鎢礦床鮮有報道。礦區(qū)細脈蝕變巖型鎢礦化特征,與石英細脈型、細脈浸染型、蝕變花崗巖型、云英巖型、破碎帶蝕變巖型等類型典型礦床比較,有相似之處,但也有明顯差別,詳見表2。

    表2 鳳凰山鎢礦與已知鎢礦類型礦化特征對比簡表Tab.2 Comparison of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Fenghuangshan tungsten mine and known tungsten mine types

    鳳凰山鎢礦的賦礦圍巖為寒武系下統(tǒng)牛角河組下段淺變質巖,在深部花崗巖體的作用下,發(fā)生強烈的角巖化及蝕變并成礦。在長1 100 m,寬近100 m的礦化蝕變帶中,除少數幾條較大的石英脈延長延深較大外,石英細脈單脈延伸不大,從地表至深部巖體900 m垂直范圍來看,還沒有石英脈往深部變粗的現象,與贛南鎢礦只產于石英脈中不同,礦區(qū)鎢礦化既產于石英(細)脈,也產于寒武系統(tǒng)系蝕變砂巖中。漂塘鎢錫礦化產于外接觸帶寒武系變質巖內的石英細脈網脈內,石英細脈之間的變質巖本身沒有發(fā)現鎢礦化。與細脈浸染型、蝕變花崗巖型鎢礦產于花崗巖體中也不一樣,礦區(qū)礦體產于巖體外接觸帶變質巖中,從已施工的2個深孔來看,巖體內100多米范圍內尚未發(fā)現鎢礦化。礦區(qū)與八仙腦破碎帶蝕變巖型鎢錫多金屬礦床在地質特征、礦石特征、礦體蝕變等方面也存在明顯差異。八仙腦礦體賦存于斷裂帶內,與圍巖界線清楚,礦石為構造角礫巖,少量硅化碎裂巖和石英脈,其鎢錫銅鉛鋅等金屬礦物與石英、綠泥石、螢石等熱液蝕變礦物群組成角礫膠結物,礦化蝕變主要與硅化、綠泥石化、碳酸鹽化有關;而鳳凰山有明顯不同,其蝕變巖內的白鎢礦、黃鐵礦等金屬礦物與次生石英、白云母、絹云母、碳酸鹽等熱液蝕變礦物較強烈地交代了原巖除石英砂屑外的其他所有組分,礦化蝕變主要與硅化、云英巖化、絹英巖化關系密切。礦區(qū)礦化為單礦種鎢,沒有其他元素形成礦化,與表2其他鎢礦床類型一般共伴生多元素礦化不同。鎢礦物賦存狀態(tài)也有差異,礦區(qū)以白鎢礦為主,次為黑鎢礦,但蝕變巖內為白鎢礦化,未發(fā)現黑鎢礦,僅靠肉眼看不出蝕變巖有鎢礦化,因此礦區(qū)普查工作的前3年,也是主找石英脈型鎢礦,對蝕變圍巖很少采樣,后來發(fā)現“蝕變圍巖”含礦后,對鉆孔巖心及坑探工程“蝕變圍巖”全部補采了大量樣品,發(fā)現蝕變巖才是礦區(qū)主礦體類型。在贛南地區(qū),除夕卡巖型鎢礦為白鎢礦外,尚未發(fā)現其他類型白鎢礦床。九嶺地區(qū)細脈浸染型、蝕變花崗巖型鎢礦在石英(細)脈之間的花崗巖內可見較多黑鎢礦,與該礦區(qū)也有顯著差異。因此,該礦床在礦化特征和鎢礦物賦存狀態(tài)等方面具有明顯的獨特性。礦區(qū)成礦元素W來源主要是寒武系下統(tǒng)牛角河群變質巖系,鈣質可能主要來源于碳酸鹽蝕變,深部花崗巖侵入帶來強大的熱源,加上區(qū)域構造運動擠壓作用,使變質巖強烈蝕變,裂隙中的水變?yōu)闊嵋?,熱液帶著成礦元素活化在適宜的介質條件下交代沉淀成礦,礦床成因是區(qū)域變質熱液和巖漿熱液疊加充填交代型礦床。

    4.2 找礦意義

    鳳凰山鎢礦地表有石英細脈礦化標志帶,礦體主要為隱伏礦體,北北西組鎢礦體深部均未完全控制。4線施工了2個深孔,是礦區(qū)控制最深的勘探線,礦體控制延深達600 m,其他勘探線礦體一般僅控制深300~400 m,深部尚有較大的增儲潛力。在80 m中段坑道內,發(fā)現北東東向石英細脈及蝕變巖礦化也較強,經少數幾個鉆孔初步驗證,均揭露到較好的北東東組礦體,由于工程控制較稀,北東東組尚未圈定工作礦體,預測本礦床具有大型規(guī)模遠景。

    鳳凰山原為一個老鎢礦點,70年代經普查認為含鎢石英脈不具工業(yè)價值。本次二次找礦調整了找礦思路,發(fā)現細脈蝕變巖鎢礦新類型,使礦點“起死回生”。筆者近年來注意到,贛南有的石英脈型鎢礦在開采過程中,出現了石英大脈礦體之間的“圍巖礦”。如大吉山鎢礦,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產量來自367 m中段以上采完石英脈礦體后崩落的“圍巖礦”,出礦品位0.12%,“圍巖”礦化深度達400 m;樟斗鎢礦石英大脈礦體目前已基本采完,資源枯竭面臨停產閉坑,但發(fā)現石英脈之間剩下的“圍巖”平均WO3品位達0.16%,寬40~50 m,礦化深度從地表往下共逾400 m,礦山正在計劃返上開采這部分被丟掉的“圍巖”礦體。這些石英脈礦體之間的“圍巖礦”共同特點是,分布于巖體外接觸帶變質巖內,蝕變較強,且有一些石英細脈。初步分析,這些“圍巖”礦體可能就是細脈蝕變巖型礦體。贛南大部分石英脈型鎢礦開采了幾十年,許多礦山資源已枯竭,還有大量鎢礦點工作程度較低,以往對圍巖未采樣,今后應特別關注“蝕變圍巖”的礦化情況。因此,鳳凰山礦區(qū)找礦的突破,不僅打開了贛中吉泰坳陷區(qū)鎢礦找礦新方向,對贛南乃至華南眾多外接觸帶石英脈型鎢礦床的“蝕變圍巖”再找礦提供借鑒。

    5 結論

    對鳳凰山新類型鎢礦成礦特征、成礦規(guī)律深入研究,細脈蝕變巖鎢礦石由含鎢蝕變巖和石英細脈兩部分組成,鎢礦化不僅分布于石英細脈內,在蝕變巖中鎢礦化也較強。礦石中鎢的賦存狀態(tài),在蝕變巖中以白鎢礦形式分布,未見黑鎢礦,而石英細脈中則以白鎢礦和黑鎢礦兩種形式存在。鳳凰山“老點新評”發(fā)現細脈蝕變巖型鎢礦新類型,具大型規(guī)模礦床找礦遠景,對贛中、華南地區(qū)鎢找礦具有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變巖細脈白鎢礦
    婦科弦細脈患者職業(yè)與臨床特點分布及相關性分析
    靈山溝金礦1#脈下盤鉀化蝕變帶中多金屬硫化物細脈追索探礦
    Fe-BHA用于白鎢礦的浮選分離
    礦冶(2020年4期)2020-08-21 08:16:24
    楊房溝水電站左岸拱肩槽f27斷層蝕變巖特性及工程實踐
    四川水利(2019年6期)2020-01-13 08:43:28
    金廠峪蝕變巖制備礦物釉的微觀特征研究
    陶瓷學報(2019年6期)2019-10-27 01:18:32
    高鈣白鎢礦分解工業(yè)試驗研究
    石英線細脈帶型礦體地質探討
    某水電站蝕變巖遇水強度軟化三軸壓縮試驗研究
    人民珠江(2019年4期)2019-04-20 02:16:48
    硫磷混酸分解白鎢礦過程中伴生稀土的行為
    植被覆蓋區(qū)高光譜遙感影像上蝕變巖與蝕變礦物信息的提取
    地球學報(2015年2期)2015-12-13 05:57:28
    武鸣县| 乌鲁木齐县| 汉源县| 奎屯市| 唐海县| 丰台区| 卢氏县| 荔波县| 大同县| 射洪县| 英吉沙县| 连江县| 陵川县| 霞浦县| 石棉县| 通化市| 湖南省| 永顺县| 岐山县| 乌恰县| 莆田市| 通海县| 五常市| 图们市| 察哈| 若尔盖县| 临汾市| 孟州市| 中山市| 汕头市| 沙洋县| 武穴市| 扎鲁特旗| 东平县| 枣强县| 洪江市| 濮阳市| 永寿县| 巩留县| 泾川县|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