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西·曉琦
姐妹們參加全國大賽
心若年輕,歲月就不會老去。當充滿激情的琴聲和歌聲響起,浙江嘉興一群愛音樂的“50后”“60后”縱情彈唱,筆者受邀參與其中,感受了他們那種無法掩飾的快樂。
心中有夢想,處處都是舞臺。他們幾乎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家里、KTV包廂、公共綠地、街道多功能廳等都是他們施展才藝的舞臺。他們享受自娛自樂的快感,也享受看客的圍觀、歡呼、稱贊。
這支樂隊最近的一次聚會在潘中銘的家中。潘中銘一清早就去采購了水果,泡起了功夫茶,當然,電子琴、吉他、話筒等都已準備就緒。
上午9點不到,好友陸陸續(xù)續(xù)到來,演唱會的序幕拉開?!巴盹L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節(jié)奏輕快的《外婆的澎湖灣》,把大家的記憶拉回到了青春時代。
這群懷揣文藝心之人,大多出生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歲月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痕跡,卻不曾讓他們的內(nèi)心失去青春與活力。
潘中銘高挺的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手中的吉他發(fā)出細膩的音色,這是他最心愛的伙計?!耙话鸭媪?0多年。”他身邊的老伴幽幽地來了句,“依然還是當年帥氣迷人的模樣?!?/p>
今年66歲的陳紹明穿著一件黑色短袖潮T,脖子上戴了一條搖滾范十足的銀項鏈,頭頂燙卷的黑發(fā)讓他看上去只有50多歲。
陳紹明是嘉興南湖星海合唱團的一員,“就是喜歡唱歌呀,常跟這里的幾個兄弟姐妹在一起嗨,完全忘掉了年齡。”除了唱歌,陳紹明還喜歡跳舞,從1979年開始跳交誼舞,到1990年跳起國際標準舞,幾十年不曾間斷過,用激情舞動著人生。
凌偉明是這些人當中年紀最小的,剛退休不久,擅長上海說唱,對戲曲情有獨鐘。采訪時,他大方地來了段拿手好戲——上海說唱曲藝《金玲塔》,字正腔圓,聲情并茂。
“其實我是土生土長的嘉興人,但對方言感興趣,喜歡模仿,唱滬劇、越劇、錫劇、京劇。”凌偉明身邊有一群愛好文藝的同齡人,大家因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共同陶醉在藝術(shù)的世界里。
宋永久和潘中銘、凌偉明都曾是民豐造紙廠的職工,也都是廠里的宣傳隊成員?!拔沂谴荡筇柕?,當時因文藝特長而被特招進入民豐造紙廠。我受父親影響,從小唱美聲、玩樂器,這點愛好伴隨了我一輩子。”宋永久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嘉興的工人文藝活動氛圍濃郁,每年春節(jié)前夕,民豐造紙廠宣傳隊就脫產(chǎn)排演各種形式的文藝節(jié)目,大年初一到初三,全廠職工和家屬都到民豐大禮堂去觀看演出。
“說起我們廠的大禮堂,那可是承載了很多嘉興人回憶的地方,歌聲舞蹈,歡笑人生。”宋永久的思緒停留在那段激情歲月,久久不能平靜?!艾F(xiàn)在退休了,還能跟當年的兄弟們在一起玩音樂,是多么幸運又幸福的事??!”他開心地說道。
這群不老的“文藝青年”,除了會唱會跳,還能玩轉(zhuǎn)“十八般武藝”。
潘中銘翻出一段手機視頻,是他擊打架子鼓的片段,這位潮叔果然非同一般?!吧鲜兰o70年代,我參加工作之初,在上海接觸了吉他、架子鼓,當時感覺很新奇,很酷,就跟人學了那么幾招?!迸酥秀憣ψ约簾釔鄣臇|西很是鉆研,回家常拿起兩根筷子和飯碗來模擬練習。現(xiàn)在,只要有機會,他就會在架子鼓前一顯身手。
宋永久是中國盆景藝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對花卉、盆景頗有研究,雖然已經(jīng)退休,但他常被邀請參與企業(yè)苗圃、私人別墅景觀的設(shè)計、造型等?!袄嫌兴鶚穯h,其實藝術(shù)都是相通的,音樂、書法、繪畫、圍棋、景觀藝術(shù)等,我都有所涉獵。正是這顆喜歡不斷折騰的心,讓我感覺自己不會老?!?/p>
潘中銘、凌偉明還經(jīng)常在一塊玩篆刻,不亦樂乎?!拔业牡谝幻墩乱匪莸胶芫靡郧啊S幸淮螐脑旒垙S下班,在路上撿到一塊玉石,就刻了一枚有自己名字的章?!鼻安痪?,潘中銘還篆刻了一枚“南湖泛舟”的印章,以此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
在黨的恩澤下,他們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吳敏華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喜歡唱歌,她曾在嘉興火車站當過售票員,也多次代表嘉興車務(wù)段參加全省范圍的行業(yè)內(nèi)歌唱比賽。退休后,她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白罱谂啪氁皇住赌虾乃?,黨的搖籃》,用歌聲向建黨百年獻禮。”煥然一新的嘉興火車站,成了市民爭相打卡的“網(wǎng)紅地標”,吳敏華也打算抽空去曾經(jīng)奮斗過的地方走一走,看看城市的新變化。
從青年到暮年,他們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也感受著這座城市的蝶變。凌偉明告訴筆者,以前,他們可以玩音樂的地方并不多,而現(xiàn)在,禾城驛站一座座冒了出來,風格各不相同,“雖然面積不大,但功能齊全,驛站裝修品質(zhì)也很高,我們很樂意去那里,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唱歌、聊天、聚會的場所。”
“樂隊” 成員在潘中銘家中聚會
“音樂給了我們快樂,也給了我們活力,使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痹诩闻d老年大學琴房,一群姐妹花在黑白琴鍵前美麗綻放,她們因琴相遇,因音樂結(jié)緣。
盡管年齡不同、琴齡不同,但個個都喜歡彈琴。今年79歲的徐一秀是姐妹花中的老大姐,她參加嘉興老年大學電子琴班多年,“當初剛開班的時候,教室只有老師彈的教學用琴,我就用硬紙板做了鍵盤模型,讓學員們在課堂上進行彈奏訓(xùn)練?!彪m然年近八十,但熱心腸的她風姿綽約,神采奕奕。
在這群姐妹花中,顧玉英學琴要比其他人艱難得多。她的左手因工傷致殘,手指不靈活,“這一點都不影響我喜歡音樂,我喜歡手指在琴鍵上舞動的感覺,練琴10年,樂在其中。”顧玉英憑借樂觀的心態(tài)與頑強的毅力,堅持彈琴,琴技絲毫不遜色于其他姐妹,同時受到了姐妹們的尊重與贊賞。
胡奇梅是姐妹群里最細心的一個,她常常為了糾正某個節(jié)奏,摳細節(jié)到深夜,“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不瞞你說,我常會在夢中驚醒,腦子里想的全是練琴那些事?!彼f,自己也沒想到,步入中老年后會為了做好一件事,如此較真。洪霞是琴齡最短的一位,她每天會花上比其他人多幾倍的時間和精力去琢磨、練習?!耙魳肥沁B接我們彼此感情的紐帶,我的彈琴之路全得益于姐妹們的無私幫助,汪哲桂、朱莉佳老師,都是毫無保留地給我們傳授琴技?!敝炖蚣颜f:“我年齡比她們都要小,但練琴的時候?qū)λ齻兊囊笠稽c不放松,哪怕是一個音、一個和弦稍有差錯,我都會指出并加以糾正。”
前不久,她們接到參加全國大賽的任務(wù)時,都有過猶豫和焦慮,朱莉佳給了大家勇氣和信心。她不僅在精神上鼓勵姐妹們,還在物質(zhì)上給大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因為大家平時練的琴不是比賽的規(guī)定用琴,朱老師就想盡辦法聯(lián)系琴行,自掏腰包買了一臺卡西歐琴,讓大家多加練習。
臨近比賽時,朱莉佳的兒子恰好面臨中考。比賽當天上午,朱莉佳為兒子填報學校志愿的事情忙碌,下午就匆匆趕往蘇州比賽現(xiàn)場與姐妹們會合了,成績公布,她們有的獲得金獎,有的獲得銀獎,用優(yōu)異成績回報了姐妹間的大力幫助和支持。
有一種熱愛,無懼歲月。每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性格也不一樣,但因為共同的熱愛,他們抱團共譜青春續(xù)曲。這樣的退休生活,能不讓人羨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