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洋
在同學們成長的過程中,人們常說要“靜待花開”。其實“靜待”指的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不焦急、不狂躁、平和從容的心態(tài),絕不是說在“花開”的過程中只要靜靜等待就夠了。在“等”的同時必定有積極的行動,只有這樣,花兒才會燦爛地盛開。現(xiàn)在,我以一名當初有點懵懂和叛逆,后來考上了北京大學的學生為例,談一下教育中的“等待藝術”。面對懵懂不心急,制定目標培養(yǎng)學習習慣
夏之軒同學剛進湖南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時,非常開心。第一個月,他向我描述的初中生活是快樂的、新鮮的、無憂無慮的?!氨刃W時還輕松好玩?!边@是他向我描述的原話。我當時想給他一個警告,但想了想,覺得還是慢慢來,讓他自己有所體會后再說。
初中的第一次月考之后,夏之軒在1200多名同學中排名年級第147名,盡管還算是不錯的成績,但爭強好勝的他卻笑不出來了,而且有點兒傻眼。因為他不知道進入初中后竟然會有月考,而且每次月考之后竟然還會有排名。月考過后的幾天,每次提到成績,他都會傷心落淚。我知道,他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挫折;我也知道,是我該幫幫他的時候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利用課余時間,讓他來我辦公室,給他進行語文字詞的聽寫,我以游戲互動的方式抽查他的生物、地理、歷史等科目的背記情況,并研究他的數(shù)學習題……以陪伴他學習的方式教給他學習的方法。同時,幫他定一個“小目標”:下次考試進入全校前60名。夏之軒覺得這個目標很貼近,屬于跳起來可以摘到的“桃子”,于是就朝著這個目標前進。期中考試,他考了年級第11名??梢哉f,這次考試對夏之軒來說,是“一戰(zhàn)定乾坤”,不僅幫他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到了自己的正確定位,而且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隨后兩年的學習中,雖然排名有浮動,但他已經(jīng)穩(wěn)定在了年級前50名。
進入初三,我又與他共同制定了下一個“小目標”:直升長沙市第一中學。在人才濟濟的湘一,圍繞這個“小目標”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夏之軒內心也出現(xiàn)了焦慮,這時我就幫他舒緩情緒,告訴他不要急,慢慢來,甚至故意給他的目標下降一點:“就算直升不了,沒事,你完全可以憑6A的成績進入最理想的高中,老師絕對相信你!”果然,夏之軒不負眾望,順利直升進入長沙市第一中學。
直升后他被納入了數(shù)學競賽組,盡管我已不再是他的任課老師,但夏之軒還是向我征求意見,接下來的三年該有一個怎樣的目標。這時,我毫不猶豫地告訴他:下一個目標是考上北大或清華。其實,這是他在內心深處為自己制定的新的人生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毫無數(shù)學競賽基礎的他毅然接受這個挑戰(zhàn),雖然開始時每次考試他幾乎都被“碾壓”,但他不服輸、不退縮,最后進入省隊并簽約北大降一本錄取。最終他高考仍考出了667分,以競賽成績和常規(guī)學習雙勝利的方式,穩(wěn)穩(wěn)地考入了北京大學。
得出的經(jīng)驗:目標是孩子成長的方向,但不要只是空洞地為孩子制定目標,告訴他要怎樣怎樣,而要參與其中,陪他一同奔跑,讓他看到自己的實力。每當他實現(xiàn)了力所能及的目標,再幫他制定一個切近的目標。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認同這個目標。
面對叛逆不焦慮,家校配合拒絕性格缺陷
每個小孩的成長,都會遭遇叛逆期,這是同學們初中生活中的共性問題。面對以前十分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蠻橫,大部分家長和老師都難以接受,氣惱之下恨不得立即有個妙法將孩子扭轉過來。事實上,處理孩子的“叛逆”問題也要慢慢來,關鍵是要家校配合。
夏之軒剛上初一時,每次談到學生的逆反時,他信心滿滿地對我說:“希望我不會有叛逆期?!钡?,不管愿望有多么美好,到了初二,他的“叛逆期”還是“不約而至”了。在學校他似乎沒有怎么表現(xiàn)出來,但他媽媽卻不斷向我吐苦水,說他的各種逆反行為。他最為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母親一開口說話他就要否定,就要急于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母親說東他偏說西,橫豎一副“抬杠”的模樣。幾次沖突之后,氣得母親都不想跟他說話了。
束手無策的夏之軒母親私下里向我求援,我決定跟夏之軒好好談談。我先不說他母親的“投訴”,而是讓他自己想想初二的他與初一時的他有哪些變化。交談中夏之軒也苦惱地承認了自己已“叛逆”這個事實,我就因勢引導他:“叛逆很正常,但關鍵是自己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你可以好好想想,然后回家跟媽媽認真交流一下。”
回到家里,夏之軒跟媽媽說:“媽媽,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變化,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你能不能像對待一個病人一樣,給我一些包容呢?”媽媽說:“好吧,兒子,但是媽媽希望你病的時間不要太長了?!?/p>
經(jīng)過這次對話之后,夏之軒與媽媽溝通就變得容易多了,他漸漸學會了控制自己的壞情緒。
得出的經(jīng)驗:面對孩子的叛逆,父母既要表示理解,但也不要無限期無底線地一味包容。否則,包容就會變成縱容。尤其絕不能認同“叛逆期就是對父母不敬的理由”,孩子怎樣對待父母親人,必定也會怎樣對待他人。同學們應該意識到:叛逆,其實就是對父母對親人乃至對他人最大的不敬。
面對差錯不嘮叨,恰當鼓勵助其陽光成長
中學階段的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和老師的嘮叨。不知大家有沒有意識到:其實父母對孩子的許多嘮叨,諸如“動作快一點,不然就遲到了”“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課,緊跟老師的思路”“把字寫工整”“如果你能自覺主動地學習就好了”……根本就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相反還會招來孩子的厭煩。更有甚者,還會產(chǎn)生反作用,強化了孩子的不足,讓孩子無形中承認自己的“動作慢”“不認真”“字難看”“不自覺”,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有缺陷、不完美、很難改。這樣的結果,是不是事與愿違呢?
事實上,父母和老師之所以嘮叨,就因他們自己性急了,想在孩子培養(yǎng)上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所以,關鍵還是大人們先要靜下心來,慢下來。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與其不停地嘮叨、不停地打擊孩子的自信,還不如用恰如其分的鼓勵來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
有幾次我發(fā)現(xiàn)夏之軒測試成績不理想或是作業(yè)不完美,當我開口指出時,他也有明顯的不耐煩,但他忍耐著。這個時候,我會適時打住,換個語氣跟他說:“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相信你會在學習中不斷地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果然,下一次的結果一定不會讓我失望。每當這時,夏之軒就會在我面前嘚瑟:“說了讓您放心嘛,您看如何?”我會及時地給他戴上一頂“高帽子”:“當然啦,老師認為你很優(yōu)秀,老師完全相信你!”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夏之軒肯定了積極努力追求上進的自己,自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他就無法忍受那個懶散拖沓不思進取的自我的存在了。
有時,看起來這種“阿諛奉承”有點兒讓人“惡心”。但是,一個陽光開朗、幽默樂觀、信心滿滿的大男孩就在這樣一天天的“奉承”中煉成了。
得出的經(jīng)驗:家長一定要在孩子的心中灑滿陽光。反復嘮叨只會打壓孩子的自信,在孩子的心中布滿陰霾。而適時的鼓勵與肯定,能幫助孩子認識那個心懷陽光努力追夢的自我。在你的心中你的孩子是怎么樣的,在你的口中你的孩子是怎么樣的,你告訴你的孩子他是怎么樣的,最終他就一定會長成你所希望的那個樣子。
我很喜歡一句話:“不負春光,野蠻生長?!比绻f每個孩子都是一株植物,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終有一天,他會迎著陽光綻開自己的花蕾。不管是牡丹還是薔薇,玫瑰還是芍藥,他終究會在人生的枝頭,綻放自己的精彩!
(編輯 文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