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
德行
顏淵
個人信息:
曹姓,顏氏,名回,字子淵,又稱顏回,魯國人;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孔子最得意的門生,被后世尊稱為“復圣”。
印象感知:
品行高尚——顏淵以德行著稱,最典型的體現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相比物質享受,顏淵更注重精神追求。
聰明好學——魯哀公曾問孔子他的哪個學生最好學,孔子說是顏淵,并稱自顏淵早死后自己“未聞好學者”。此外,顏淵能觸類旁通,連能言善辯的子貢也曾自嘆不如,并說:“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他人評價:
夫能夙興夜寐,諷誦崇禮,行不貳過,稱言不茍,是
顏回之行也。(《孔子家語·弟子行》)
閔子騫
個人信息:
名損,字子騫,魯國鄆(yùn)城人;以孝聞名,被尊稱為“閔子”。
印象感知:
為人極孝——閔子騫少年喪母,被繼母虐待,卻并不告訴父親這件事,怕影響他們的感情。后來閔父知曉后,打算休妻,閔子騫卻為繼母求情,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崩^母深受感動,從此改過。
淡泊名利——魯國權臣季氏曾派人去請閔子騫做采邑(即封地)費城的長官,他對來人說:“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焙煤玫靥嫖肄o掉吧!要是再來找我的話,我一定會逃到汶水(暗指齊國)那邊去。
他人評價: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保ā墩撜Z·先進》)
冉伯牛
個人信息:
姓冉,名耕,字伯牛,魯國鄆城人。
印象感知:
品德高尚——關于冉伯牛的記載,歷史資料很少?!墩撜Z》中除了提到孔子將其列入德行科,就只有他病危時孔子前去看望他,并十分痛惜其命運的記載。對此,在《論語集注·卷三》中,朱熹引侯氏曰:“伯牛以德行稱,亞于顏、閔。故其將死也,孔子尤痛惜之?!?/p>
他人評價:
冉伯牛危言正行。(《白虎通義·壽命》)
仲弓
個人信息:
冉姓,名雍,字仲弓,魯國鄆城人。
印象感知:
德行出眾——孔子臨終前曾在其他弟子面前夸獎仲弓:“賢哉雍也,過人遠也。”這在孔子是很高的評價了。
執(zhí)政之才——仲弓曾做過季氏封地的長官,他為政“居敬行簡”,主張“以德化民”??鬃右灿X得他有政治才能,說:“雍也可使南面?!币馑际强梢宰屩俟鲆环介L官。
勤奮刻苦——仲弓的父母地位低賤,有人以此攻擊冉雍,但他不為身世所累,而是發(fā)憤圖強,刻苦學習,不僅贏得了孔子的賞識和器重,而且青史留名。
他人評價:
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不遷怒,不深怨,不錄舊罪,是冉雍之行也。(《孔子家語·弟子行》)
言語
宰我
個人信息:
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又稱宰予,魯國人;曾跟從孔子周游列國。
印象感知:
思維活躍——宰我善于思考,經常向孔子問一些“刁鉆古怪”的問題。如他問:如果告訴一個仁者,另一個仁者掉進井里了,他應該跳下去救人,還是不跳下去救人?孔子批評他提這個問題是在愚弄人,因為君子可以不跳下去而把人救上來。
能言善辯——宰我擅長辯論,常受孔子派遣,出使齊國和楚國??鬃釉晕遗u“以言取人,失之宰予”,意思是說不該因為宰予言辭了得,就認為他資質好。這從側面說明了宰予口才了得。
大膽質疑——孔子注重“三年之喪”,但宰我并不盲從,而是認為這個制度不可取,因為“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他建議改成“一年之喪”。
他人評價:
宰予之辭,雅而文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智不充其辯。(《韓非子·顯學》)
子貢
個人信息:
復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wèi)國黎人;曾任魯國、衛(wèi)國的宰相,被孔子稱為“瑚璉之器”,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印象感知:
能言善辯——子貢是杰出的外交家,經常出使其他國家進行游說,《史記》中評價道:“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可見他的口才十分了得。
辦事通達——《論語·雍也》中,季康子問孔子子貢能否參與政事??鬃诱f:“賜也達,于從政乎何有?”子貢通情達理,善于辦事,請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難呢?
善于經商——子貢善于做生意,很會判斷行情,因此非常富有??鬃又苡瘟袊鴷r,他就經常資助孔子。此外,子貢被稱為“儒商鼻祖”,儒商指的是有德行與文化素養(yǎng)的商人。
他人評價:
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政事
子路
個人信息:
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人;曾任季氏宰、衛(wèi)蒲大夫、孔悝之邑宰,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
印象感知:
伉直魯莽——子路好勇尚武,性情剛直,他認為孔子有做錯的地方便會直接指出??鬃右环矫嫫髦厮?,一方面擔心他因為過于“喭”(yàn,魯莽)而不得善終,后來確實如此。
堅守道義——子路任孔悝采邑的長官時,孔悝被脅迫造反。與子路一同為官的子羔深諳明哲保身之道,棄城而去??勺勇穮s堅守“食其食者,不避其難”的道義,前去營救孔悝。
堅守禮儀——在營救孔悝的行動中,子路因為與他人打斗,帽帶被砍斷。他認為“君子死而冠不免”,君子就算是死,也要衣冠整齊。但就在他系帽帶時,被人砍成了肉醬而慘死。
他人評價:
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保ā墩撜Z·公冶長》)
冉有
個人信息:
冉姓,名求,字子有,又稱冉求,魯國鄆城人;曾擔任季氏宰。
印象感知:
多才多藝——季康子曾問孔子冉有是否可以從政??鬃诱f冉有多才多藝,可以從政。此外,子路曾問孔子怎樣才算是一個完備的人??鬃釉诨卮鹬姓f要有“冉求之藝”,可見冉有的才藝在當時非常出色。
擅長政事——冉有曾長期為季氏改革田賦,以增加稅收?!墩撜Z》中就記載季氏比周天子更富有,可是冉有還為他搜刮,增加他的財富。這自然受到了孔子的嚴厲批評。
他人評價: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保ā墩撜Z·公冶長》)
文學
子游
個人信息:
姓言,名偃,字子游,也稱言游、叔氏,吳國常熟人(也說是魯人),曾任魯國武城宰,被稱為“南方夫子”。
印象感知:
踐行禮樂——子游很好地踐行了孔子的禮樂教化思想,他做官時使用禮樂教化人民,孔子經過武城時,聽到其境內有彈琴唱歌的聲音,“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這是一句戲謔,體現了孔子對子游這種做法的肯定。
知人善用——子游做官時,發(fā)現有個叫澹臺滅明的人,走路不抄小道,不是公事從不到自己的家里來,于是覺得這個人行為端正,奉公守法,可以重用。后來他發(fā)現澹臺滅明確實是一個正直可用的人。
他人評價:
子游之文學,以習禮自見。(《論語正義》)
子夏
個人信息:
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魏國人(一說是晉國溫人),被尊稱為“卜子”。
印象感知:
文學優(yōu)長——子夏經常因為見解獨到而被孔子夸獎,比如他請教《詩經》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的意思時,孔子答以“繪事后素”,他一點就透,立即反問孔子“禮后乎”,孔子于是說可以跟他一起討論《詩經》了。
才氣過人——《論語》中保留了許多子夏的著名言論,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等。
他人評價:
學之深,送迎必敬,上交下接若截焉,是卜商之行也。(《孔子家語·弟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