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紅,季 遠,徐 飛
(蘇州市吳中區(qū)農(nóng)技植保推廣站,江蘇蘇州 215104)
水稻惡苗病和干尖線蟲都是種傳病害。蘇州市吳中區(qū)水稻主栽品種為南粳46,水稻惡苗病是該稻區(qū)主要病害之一。水稻惡苗病又稱徒長病,病谷粒播后常不發(fā)芽或不能出土。苗期發(fā)病病苗比健苗細高,病株生長后期會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實,導致水稻成穗率下降,影響水稻的產(chǎn)量。吳中區(qū)一些小品種水稻上會有不同程度的水稻干尖線蟲病發(fā)生。水稻干尖線蟲病我們俗稱“小穗頭”苗期癥狀不明顯,水稻干尖線蟲病又稱白尖病,受線蟲危害的植株,葉尖灰白色干枯,扭曲干尖,病株孕穗后干尖更嚴重,扭曲干尖變灰白色或淡褐色,病健部界限明顯。大多數(shù)植株能正常抽穗,植株矮小,病穗較小,秕粒多,多不孕,穗直立,普遍減產(chǎn)15%~30%[1]。多年水稻生產(chǎn)實踐證明水稻浸種處理是防控水稻惡苗病和干尖線蟲的最有效措施。
本試驗對水稻浸種劑17%殺螟·乙蒜素可濕性粉劑;20%氰烯·殺螟丹;12%氟啶·戊·殺螟三種藥劑對稻種催芽的安全性及水稻惡苗病的預防進行初步探究。
1.1.1 水稻品種和藥劑。水稻品種:南粳46(蘇州市吳中區(qū)種子站提供);供試藥劑:17%殺螟·乙蒜素可濕性粉劑(市售);20%氰烯·殺螟丹可濕性粉劑(市售);12%氟啶·戊·殺螟可分散粉劑(市售)。
1.1.2 儀器和設備。智能型光照培養(yǎng)箱,天平。
1.2.1 選種。選擇顆粒飽滿均勻,發(fā)育現(xiàn)狀良好的種子。
1.2.2 試驗設計。試驗設17%殺螟·乙蒜素可濕性粉劑250倍液;20%氰烯·殺螟丹600倍液、800倍液、1 000倍液、1 200倍液;12%氟啶·戊·殺螟900倍液、1 200倍液、1 500倍液、1 800倍液共9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另設清水為對照。
1.2.3 不同藥劑濃度對水稻種子安全性試驗操作。按試驗設計分別配置9個處理,每個處理各50 g藥液浸種50 g,攪拌使種子完全浸沒在藥液中,浸種48 h后,不沖洗直接催芽。每個重復隨機挑選100粒種子用鑷子放入預先鋪好濾紙的培養(yǎng)皿內(nèi),濾紙保持濕潤,于智能光照培養(yǎng)箱中進行催芽培養(yǎng)。
逐日觀察并記錄水稻種子萌動和幼苗生長態(tài)勢,在催芽培養(yǎng)后第5、10天分別統(tǒng)計發(fā)芽情況,計算發(fā)芽率和成苗率。
1.2.4 不同藥劑濃度對水稻惡苗病試驗操作。17%殺螟·乙蒜素可濕性粉劑250倍液;20%氰烯·殺螟丹600倍液、800倍液、1 000倍液、1 200倍液;12%氟啶·戊·殺螟900倍液、1 200倍液、1 500倍液、1 800倍液,浸種48 h,以清水浸種作對照(CK),浸種后種子直接催芽播種。按機插塑盤育秧要求落谷,落谷后正常田間管理。
秧田病株調(diào)查:各處理隨機選取3個育秧盤,于栽插前1天調(diào)查,以病株徒長為標準,調(diào)查每個育秧盤中的總苗數(shù)和惡苗病病株數(shù),計算病株率和防效。
表1 3種藥劑不同濃度處理水稻種子的發(fā)芽率和成苗率
表1顯示,三種浸種劑中17%殺螟·乙蒜素250倍液發(fā)芽率和成苗率為最優(yōu),均達到95%。
20%氰烯·殺螟丹600倍液、800倍液、1 000倍液、1 200倍液發(fā)芽率均達到90%以上,其不同濃度的發(fā)芽率之間差異不顯著。20%氰烯·殺螟丹600倍液、1 200倍液的成苗率均顯著低于20%氰烯·殺螟丹800倍液、1 000倍液、其中20%氰烯·殺螟丹600倍液、1 200倍液成苗率分別為82%、84%,20%氰烯·殺螟丹600倍液、1 200倍液對水稻的成苗率有一定的抑制和影響。
12%氟啶·戊·殺螟900倍液的發(fā)芽率93%顯著低于12%氟啶·戊·殺螟1 200倍液、1 500倍液、1 800倍液的發(fā)芽率96%、97%、96%。12%氟啶·戊·殺螟900倍液、1 800倍液的成苗率均為84%,顯著低于12%氟啶·戊·殺螟1 200倍液、1 500倍液的成苗率87%和89%。12%氟啶·戊·殺螟900倍液、1 800倍液對水稻的成苗率有一定的抑制和影響作用。
表2 3種藥劑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3種藥劑不同濃度浸種48 h對水稻惡苗病的控制效果不同。17%殺螟·乙蒜素250倍液和20%氰烯·殺螟丹600倍液、800倍液、1 000倍液以及12%氟啶·戊·殺螟900倍液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效均達到100%。20%氰烯·殺螟丹1 200倍液和12%氟啶·戊·殺螟900倍液的防效均為92.86%。12%氟啶·戊·殺螟1 500倍液、1 800倍液的防效最低均為78.57%。
試驗比較了3種水稻浸種藥劑對水稻安全性及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結(jié)果表明20%氰烯·殺螟丹600倍液和12%氟啶·戊·殺螟900倍液對水稻的成苗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據(jù)試驗過程中觀察20%氰烯·殺螟丹1 200倍液和12%氟啶·戊·殺螟1 800倍液因藥劑濃度低在水稻成苗過程中出現(xiàn)霉殼、病苗,對水稻最終的成苗率也有一定的影響。
基于試驗研究結(jié)果,推薦在水稻生產(chǎn)中使用17%殺螟·乙蒜素250倍液、20%氰烯·殺螟丹1 000倍液、12%氟啶·戊·殺螟1 200倍液為使用安全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