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曼
摘要: 在對智能電表進行檢測的過程中,基本上已經實現了自動化的流水檢測,這是智能化時代發(fā)展的結果,是科學技術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的結果,這一手段代替了傳統(tǒng)的紙質周轉箱,并且進一步滿足了電網相關標準的要求,現有的自動化流水線檢測過程中,主要是在紙質周轉箱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完善,采用創(chuàng)新設計的方式,讓智能電表得到更加準確地檢測,實踐表明,這種新技術在檢測結果上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義,所以該文重點對這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給新技術的完善與創(chuàng)新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智能電表;流水線;設計
隨著能源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電力技術日新月異,IR46國際建議對計量的 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鑒國外高端表計設計理念,結合國內實際情況,研發(fā)出來的新一代智能電能表既能滿足智能電網要求又能符合 IR46標準,實現了計量芯和管理芯獨立運行,兼容和支持各種通信資源。在市場調研部門對此方面的深入研究中發(fā)現,電力產業(yè)為了實現檢定集中、物流配送的一體化流程,將新技術引進到電能表檢定工作中,提高檢定效率,滿足市場需求。
1 紙質周轉箱處理系統(tǒng)的改進
1.1空紙質周轉箱碼垛技術方案
在應用空紙質周轉箱進行碼垛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應該充分對滿箱與滿垛的設計測試進行考慮,保證其滿足實際的情況需要。并且在此基礎上應該從紙質周轉箱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實驗,觀察抓放的能力,這樣得出在外形變化上所體現出來的具體形態(tài)。通常情況下,其形狀的改變都能夠 控制在30 mm以內,因為紙質外箱會出現一定的形態(tài)變化,通過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對其進行堆疊處理的過程中,應該以滿足外形變化為首要前提,并且對偏差的角度加以合理控制,一般情況下角度的控制應該為15°,在這樣的堆疊方式下,才能滿足形態(tài)的變化。還應該注意的問題是堆疊方式的控制也有一定的要求,采用交錯式的堆疊方式更加合理,可以保證堆疊之間的距離在70 mm以內,有可能會出現一定的變形偏差,但是只要保證偏差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即可,正常情況下偏差在30 mm 以內,相應的安全系數也應該在保持原有安全系數的基礎上再乘以2,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于可以解決原有的堆疊問題,是原有技術上的一種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
1.2空紙質周轉箱碼垛機研制
要對紙質周轉箱所具有的應用特征進行充分的了解,同時還應該對實際的碼垛周轉箱使用數量進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加以進一步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保證空紙箱在15°的角度范圍內自由旋轉,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多層碼放,但是空紙質周轉箱碼垛機自身的結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說其結構相對單一,不過這也為操作帶來了一定的便利性,不需要使用人工操作就能實現合理掌控,這樣一來,就為空紙質周轉箱碼垛機的研制打下了重要的基礎,讓相關的研制工作可以更加順利地進行,其自身的應用范圍也能得到進一步拓展。
1.3空紙質周轉箱碼垛機實用價值
在上文的論述中可以得出空紙質周轉箱碼垛機在應用過程中所具有的使用價值,在實際的工作中具有現實意義。在現實情況下,合理的方法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樣能夠有效地解決紙質周轉箱在外部容易出現的變形問題,同時在堆垛的過程中,還應該充分考地慮影響因素,從而使紙質周轉箱流水線系統(tǒng)檢定更準確。
2 智能電能表液晶顯示循顯檢測
2.1 傳統(tǒng)電能表液晶顯示檢測方法
以往所采用的檢測方法為全屏檢測,通常對智能電能表液晶背光、全屏顯示進行觸發(fā),從而使圖像識別的模塊可通過拍照進行相應的對比,進而自動檢測智能電能表外觀、指示燈、液晶全屏等,及時發(fā)現其中存在的缺陷。但是該方法只能對智能電能表的液晶屏的花屏和短路等故障進行檢測,無法有效滿足自動檢測智能電能表運行狀態(tài)等的需求。并且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該檢測方法的弊端不斷顯現。在對智能電能表進行檢測時,其中屏幕顯示代碼與相應的規(guī)范和參數等是否符合要求,電能表發(fā)生故障后其表屏是否具有故障提示、顯示異常代碼等功能,對故障的后續(xù)判斷和工作人員的分析和處理問題等具有重要影響。 因此研制自動檢測智能電表液晶循顯內容、對指示燈進行相應的檢測等具有必要性。
2.2 電能表液晶循顯檢測的實現
依據 DL/T 645—2007,電能表支持液晶查看命令,液晶查看采用讀命令,數據域包括待查看數據項的數據標識,當數據標識。重新上電時退出該狀態(tài),自動退出后,進入循顯第一屏。通過在總控中心增設轉換模塊,同時增加智能電能 表的RS-485 通信接口和專用的協(xié)議指令,控制智能電能表切換到指定顯示狀態(tài),屏顯內容可滿足國網智能電能表形式規(guī)范中包括的全部屏顯內容要求,通過工業(yè)智能相機拍照、進行圖像處理等手段達到循顯檢測的目的。這項技術是我國電網企業(yè)電網運行常用的自動化檢定流水線上的一環(huán),它的改進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提高了自動化檢定流水線的工作效率,讓系統(tǒng)更簡化,功能更健全,并且降低了經濟成本,更為國網公司的供電運行故障檢測,問題反饋提供有效保證。近年來隨著經濟的深度發(fā)展,國內用電量不斷加大,對供電設備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是具有推動作用的,面對大用電量的挑戰(zhàn),國網公司只能加大投入,紙質周轉箱處理系統(tǒng)的技術創(chuàng)新,不僅改進了智能電表自動化檢定流水線的工作效率,更為國網公司帶來經濟效益,節(jié)約人工成本,向實現國網供電全自動化進程邁進了一步。
結束語:
智能電能表是電網運行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并在長久的使用中形成了自動化檢定流水線。電力企業(yè)在日常的運營中通過對該流水線的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及時發(fā)現電網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具體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措 施,從而保障電網運行的安全與穩(wěn)定。以往所使用的智能電能表自動化檢定流水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電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其無法滿足當下的新需求。所以應研究新的技術,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與完善,促進智能電能表自動化檢定流水線的進步,并切實滿足當下的新需求。
參考文獻
[1]柏永林. 智能電能表自動化流水線生產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分析[J]. 寫真地理, 2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