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依諾
我們一行七人利用在葡萄牙雷利亞兩周學習的周末時間,踏上了從波爾圖前往小城辛特拉的夜班車。
辛特拉這座城市顏色鮮亮,到處是彩色的馬賽克瓷磚,讓人應接不暇。而它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座山頂上色彩艷麗的佩納宮,和它腳下郁郁蔥蔥高聳入云的原始森林了。佩納宮自17世紀40年代始建,歷時45年打造出這一座集歌德式、文藝復興式、摩爾式等多種建筑風格于一體的杰作,后被葡萄牙國王用作夏宮。
走進佩納宮,西歐的風格明顯不同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恢宏和絢麗,這里更多了些抽象、精致和大膽。多彩的馬賽克在這里用到放肆,墻壁、噴泉、庭院、屋內,處處可見。堅硬的石頭在這些葡萄牙大師的手中都似乎變成了柔軟的泥土,被隨意擺弄。那座半人半魚的希臘神像被描繪得栩栩如生,讓人不敢看他第二眼,又忍不住想仔細端詳。他大概正在使出全身的洪荒之力,來創(chuàng)造這個世界。城堡上一塊塊粗糙的巨石,每天接受著海風的吹拂和西歐陽光的洗禮,就這樣靜靜俯瞰不遠處的大西洋。
從城堡出來,我們一行一連七八個晚上沒有休息的人已經(jīng)累到崩潰,大家這就打起退堂鼓,準備回去補覺了。我看著手里公園地圖上那一大片沒有到過的地方,很是不甘心,于是毅然決定和一個朋友去看更多的風景。
分開之前,大部隊給我們講解著要怎樣回到里斯本,怎樣再去買回雷利亞的車票??蛇@過程太過復雜,以至于我們幾乎剛剛分別就全忘記了。他們一行人轉頭開始往下山的方向,而我們倆,攥緊了手里的地圖,繼續(xù)往上爬。走進一大片茂密的森林公園。
這座大森林中,幾乎見不到幾位游人,抬頭,也幾乎看不到樹枝的最頂端。我們就在這大森林里走走停停,時而躲在貼滿馬賽克瓷磚的小亭子下面乘乘涼,時而在山問的小溪流旁邊喝喝水,和水池里的天鵝嬉戲游玩一番,看它們的優(yōu)雅把時間都放慢了速度。眼看日頭越照越高,我們只得慢慢走下山,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然而尋找蛋撻的過程竟比想象的要曲折太多。我們按照記憶,坐公交找到了辛特拉火車站,又從那里坐火車返回了里斯本,然后在里斯本40攝氏度高溫的暴曬之下,我們背著厚重的行李,走了大概一個小時,終于走進了那家在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旁邊,始建于1837年的貝倫甜品店。
在甜品店等朋友去洗手間的空隙,我突然意識到,朋友已經(jīng)消失了快半個小時,而我只能坐在這兒守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不敢離開,想象著各種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把自己嚇得快要去報警了。終于在我崩潰的邊緣,她回到了座位,只是淡定地告訴我,她在廁所睡著了。
出了門坐在附近的小公園里,遠遠地眺望那座發(fā)現(xiàn)者紀念碑。這份獨屬于葡萄牙的冒險精神,自大航海時代開啟,讓這個世界更早地認識了他們,也讓葡萄牙的昔日輝煌永恒展現(xiàn)在了后人眼前。當我們深夜摸索著趕回到雷利亞住處的時候,對這份大航海精神有了更深切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