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為主題,并著眼于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對黨的自身建設的內在要求,提出了“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迫切任務,為加強和改進新發(fā)展階段黨的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對于即將開啟的“十四五”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偉大夢想,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必須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所謂黨的建設質量,是指人們立足于特定的黨的建設目標,對黨的建設狀況優(yōu)劣程度的評判,是對黨建活動開展科學性、規(guī)范性、實效性的檢視與評判。黨的十九大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形成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再次提出這一迫切任務,既表明了我們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根本原則,又彰顯了我們對黨的建設實際成效的高度重視。
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要原則。黨的建設質量關乎黨的事業(yè)與前途,強調黨的建設質量要求意義重大。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沒有對黨的建設質量的直接論述,但重視黨的建設質量卻是他們的一貫思想。比如,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無產階級政黨應重視自身政治綱領建設的質量,“一個新的綱領畢竟總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而外界就根據它來判斷這個黨?!北热缭诎l(fā)展黨員方面,列寧嚴肅批判了把發(fā)展黨員數量優(yōu)先于發(fā)展黨員質量的錯誤傾向,深刻指出:“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們這樣的執(zhí)政黨,即革命工人階級的黨,才不追求黨員數量的增加,而注意黨員質量的提高和清洗‘混進黨里來的人’”,以便“只讓有覺悟的真正忠于共產主義的人留在黨內”。應該說,列寧的這種主張一直貫穿于我們黨的建設歷程,確保了我們黨的黨員發(fā)展質量,使黨的肌體得以健康有序發(fā)展。質量強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加強自身建設必須遵循的一個理論原則。
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質量關乎生命。中國共產黨一直重視黨的建設質量,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我們黨從一個只有50多名黨員的幼小政黨發(fā)展成為今天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一個核心因素就是高度重視以質量興黨強黨。比如,1929年12月,毛澤東在為古田會議撰寫決議案時提出,黨組織出現(xiàn)軟弱渙散問題的根源在于“黨員加入太隨便,許多不夠黨員資格的也拉了進來,特別是官長不要任何條件,一概拉進。因此黨的質量就弄得很差了”。毛澤東首次提出了“黨的質量”概念,并將其作為組織建設狀況的因變量加以考察。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主張堅決糾治黨內長期存在的政治、思想與組織問題,嚴格黨員發(fā)展標準,加快落實對黨員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工作,推動黨內出現(xiàn)安定團結與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著力實現(xiàn)高效率與高效益的黨的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意識和頑強的意志品質,持之以恒、鍥而不舍抓落實,從中央“八項規(guī)定”這一小切口入手,圍繞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全面管黨治黨,勇于自我革命,提出“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重大政治要求,并把它納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化和提升了全黨對黨的質量建設的認識。
“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是一個全新的命題,這一新要求在新發(fā)展階段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我們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面臨的任務越來越艱巨,外部環(huán)境越來越錯綜復雜,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是新發(fā)展階段的現(xiàn)實需要。
當前國內國際環(huán)境迫切需要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新發(fā)展階段,我們要統(tǒng)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要深刻認識體制機制方面的短板弱項,要統(tǒng)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等,所有這些都對我們黨作為領導黨、執(zhí)政黨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反腐敗斗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但十八大以后不收手不收斂,十九大以后“不知止”的問題依然存在,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全面從嚴治黨任務依然任重道遠,反腐敗斗爭還是不能松勁、不能懈怠,要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概而言之,戰(zhàn)勝這些新挑戰(zhàn),實現(xiàn)中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fā)展,就需要發(fā)揮好黨的領導這個重要法寶,需要持續(xù)提高黨的建設質量,以黨的建設的高質量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高質量提供重要保障。
當前黨的建設自身問題迫切需要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黨的建設質量問題說到底是要解決黨的建設的有效性或科學性問題?;仡櫃z視我們黨的建設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我們的黨建工作卓有成效。但毋庸置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和部門的黨建工作存在著“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效果卻不佳”。比如有的做表面文章,為黨建而黨建,業(yè)務工作與黨建工作兩張皮;有的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致使黨建工作虛成分偏多,成了脫離中心工作的“花架子”;有的黨建工作擺在次要位置,存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等虛化問題;有的黨建活動沒有教育內容、缺乏引導,甚至出現(xiàn)娛樂化的傾向;有的黨員干部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只熟悉概念不懂實質,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武裝嘴巴不武裝頭腦,只見諸文章不見諸行動等。上述種種問題導致一些地方和部門黨的建設工作低效、無效、失效,進而造成黨的建設整體質量不高,從而影響了人民群眾對黨員領導干部的評價與認同,影響了我們黨的執(zhí)政地位和核心作用的發(fā)揮,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已是當務之急。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提高黨的建設質量,要根據黨的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大力推進改革創(chuàng)新,用新的思路、舉措、辦法解決?!碧岣唿h的建設質量是一個全方位系統(tǒng)性工程,涉及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活動內容,需要統(tǒng)籌謀劃,有計劃分步驟地有序推進。新發(fā)展階段提高黨的建設質量,要在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框架下推進,重點是要抓住三大關鍵環(huán)節(jié)。
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首要抓手。《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事關統(tǒng)攬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辟|言之,黨的政治建設在新發(fā)展階段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工作中,具有首要的地位與極為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只有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全面提高新發(fā)展階段黨的各項建設和各項工作質量,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高質量發(fā)展才能得到有效保證。所以,各級黨組織必須緊緊聚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明黨的政治紀律與政治規(guī)矩,促使全黨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實現(xiàn)全黨思想統(tǒng)一、力量凝聚、行動一致,使黨的建設達到高質量。
以標準化規(guī)范化為基本標尺。判斷事物質量的優(yōu)劣,必須要有檢測指標或者衡量標準。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內在要求就是要構建一套質量標準體系,這套標準要精細具體、有可操作性,要把抽象的黨建工作規(guī)定轉化為簡明具體的標準和尺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北热缭O定對黨的建設質量整體考量的標準。這一標準就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中的奮斗目標,即“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這其中涉及黨的先進性、人民性、純潔性、長期執(zhí)政及生機活力等指標。比如設定黨的基層組織即黨支部建設考量的標準。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jiān)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加強支部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基層黨的建設質量指明了方向?!吨袊伯a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對黨支部工作作出全面規(guī)范,增強了指導性、針對性。這些都應成為衡量支部工作的評價指標。
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根本保證。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基本方針,具有基礎性、規(guī)范性作用?!安粩嗵岣唿h的建設質量”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重要任務,具有引領性、開拓性作用,二者基于共同的建設目標,都要服務于黨的建設總要求,只是側重點不同。在推進新發(fā)展階段黨的建設工作中,黨的建設質量的切實提高有賴于全面從嚴治黨的實際成效。因此,在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過程中,必須持續(xù)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以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成就助推黨的建設質量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