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燕
[摘 要]習作例文是習作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習作起到了范例與指導(dǎo)的作用。在習作例文的教學中,教師要精準定位教學目標,并能夠合理運用習作例文,實現(xiàn)讀寫結(jié)合,以發(fā)揮出習作例文的教學價值,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統(tǒng)編語文;習作例文;整體關(guān)照;讀寫結(jié)合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04-0074-02
習作例文是習作單元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它編排在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之后,在單元習作之前,既可以與精讀課文互為補充,又可以為學生的習作提供方向與指導(dǎo),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這些習作例文該如何教?怎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出習作例文的教學價值呢?
一、習作例文的教學目標定位
(一)從單元整體出發(fā),進行目標定位
習作單元與普通單元有著明顯區(qū)別,它承載著為學生習作服務(wù)的任務(wù)。在習作例文教學的時候,教師要能夠從單元整體出發(fā)對教學目標進行定位。
1.整體關(guān)照,查漏補缺。
統(tǒng)編語文教材在每單元的編排上采取單元導(dǎo)語、單元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習作例文等等編排形式。教學時教師要能夠根據(jù)教學需要準確確定教學重難點,教師要能夠就學生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習作方法技能等等進行梳理,查漏補缺,并能夠把在精讀課文中的不足之處在習作例文教學中及時進行“補救”,避免“重復(fù)教學”,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以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為例,這是一個習作單元,這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寫一件事,把事情寫清楚?!被谶@個學習目標,在精讀課文《麻雀》《爬天都峰》和交流平臺的教學時,教師都要讓學生明白“寫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寫清楚”?!段壹业男幼邮炝恕贰缎∧敬愤@兩篇習作例文都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qū)懙模處熅涂梢宰寣W生自主研讀并說說課文有沒有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寫清楚。在學習《小木船》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從課后習題中引導(dǎo)學生明白,寫一件事不僅要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寫清楚,還要能夠有詳有略,詳略得當。這樣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dǎo),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如何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還可以使學生的習作顯得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2.對比整合,凸顯優(yōu)勢。
在統(tǒng)編語文教材習作單元中,每個單元大都安排了兩篇習作例文,這兩篇習作例文既是一個整體,又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教學時,教師應(yīng)該對教學目標進行整體定位,但又應(yīng)該各自有所側(cè)重。
以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為例,這個習作單元的要求是讓學生搜集資料,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紹清楚。因此,在本單元習作例文《鯨》《風向袋的制作》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通過整體閱讀,讓學生明白作者主要是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把事物的特點介紹清楚的,再讓學生對比閱讀這兩篇文章在表達上有什么區(qū)別。這樣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說明文的特征,還可以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說明文多樣性的特點,豐富學生的認知。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進行目標定位
習作教學要從學生學段特征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教學目標定位準確,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指導(dǎo),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
1.依據(jù)學段特點,確定目標重點。
不同學段的學生的習作要求不同,在習作單元的習作例文的教學中,教師也要緊緊依照課程標準要求,不能隨意降低或者拔高對學生的要求。
如對于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中的《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這兩篇習作例文來說,其編排目的并不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就某個片斷進行模仿,而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感受不同作者不同的觀察結(jié)果,以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留心觀察周圍世界的好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這也是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學生的要求相一致的。
2.從學情特點出發(fā),精準定位目標。
語文教學要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在習作例文的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要能夠依據(jù)學情適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以為學生提供具體而有針對性的指導(dǎo)。在習作例文的教學中,教師無須面面俱到,貪多求全,而要能夠選準一兩個點,精準切入,有選擇地使用,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逐步提升。
如在《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這次習作的教學中,學生們習作的難點是“觀察時要注意事物的變化”,為了降低學生的觀察難度,教師就可以借助《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這篇例文中作者對楊梅外形、顏色,味道等特點的描寫讓學生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以及引導(dǎo)學生嘗試從“事物的不同方面”來寫出變化。這樣教學,目標明確,有的放矢,能夠為學生的習作提供精準的服務(wù)。
二、習作例文在教學中的運用
(一)依據(jù)例文旁批練習,不斷完善習作要求
統(tǒng)編語文教材每一篇習作例文旁邊大都配備有相應(yīng)的旁批和課后練習。如在一些富有啟發(fā)的地方加上批注,讓學生充分感受;在值得探究的地方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等等。在習作例文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夠?qū)呐耘驼n后習題進行認真解讀,緊扣單元習作目標,準確定下教學重難點,以幫助學生從中習得習作技巧,提升學生習作能力。
以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為例,這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表現(xiàn)中心思想。”這單元的習作例文是《爸爸的計劃》《小站》,在這兩篇習作例文的旁批和課后練習中,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是幫助學生梳理和了解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意思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尤其是《小站》最后一處旁批:“最后兩段沒有再寫小站的‘小,這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對于單元習作而言,它有“補缺”的功能,因為這篇例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有著揭示中心,升華主題的作用。因此,在這兩篇習作例文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根據(jù)教學需要,合理取舍教學內(nèi)容,力求“一課一得”,為助力單元習作服務(wù)。
(二)靈活運用習作例文,統(tǒng)籌安排
雖然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中的習作例文大都安排在精讀課文之后,單元習作之前,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必須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教學實踐證明:當它用在“習作”之前的時候,可以發(fā)揮它激勵,示范的作用;當在“習作”之后運用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對比中發(fā)揮其診斷,評價的作用;當“習作例文”與“習作”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時候,更是可以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教師要能夠根據(jù)需要統(tǒng)籌安排,靈活運用進行教學。
1.前移。
在習作單元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習需要,采取習作例文前置,也就是先學習習作例文再進行單元習作的方法,這樣教學,有了習作例文中的習作方法作為指引,學生們在進行單元習作的時候也就會顯得“有據(jù)可依”,學生們在讀讀想想中,在習作參照中,會明顯感到習作難度的降低,寫起文章來更有動力。
2.穿插。
對習作例文中的寫作方法技能來說,不能單靠教師的講解灌輸,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自讀自悟。如在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想象的神奇,并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教師可以讓學生回讀《一支鉛筆的夢想》這篇文章,以使學生感受到“想象是為了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這一特點,并仿照說話,然后再讓學生結(jié)合《尾巴它有一只貓》的旁批和課后練習讓學生說說自己還有哪些新奇的想法說一說。這樣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想象“瓶頸”,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
3.后置。
對于學生的習作來說,不是寫完就算完事的,在學生寫完以后鼓勵學生對自己的習作內(nèi)容進行修改,潤色,可以使學生的文章顯得更加完美??蓪θ昙墝W生來說,他們不知道該怎樣修改,更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寫得不夠恰當,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參照習作例文,從布局謀篇,語言表達技巧等方面審視自己的文章,不時進行修改,以讓學生在對照修改中寫出妙趣橫生的習作。
(三)依托例文設(shè)置支架,為學生習作助力
習作單元教學注重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把握以及實踐運用的教學。習作例文具有“讀”“寫”兩方面的學習任務(wù),教師要能夠憑借習作例文,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恰當?shù)慕虒W情境,搭建恰當?shù)闹Ъ?,以實現(xiàn)讀寫結(jié)合,以讀促寫,讀寫互促的作用。
1.搭建情境支架。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以習作例文為依托,為學生搭建情境支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習作要求,抓住習作重點,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以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這次習作為例,如果讓學生直接進行習作,許多學生會產(chǎn)生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不知道該寫些什么。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這單元的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并圍繞這單元的語文要素“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進行教學。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可以把放學時校門口的視頻資料放給學生看,讓學生仔細觀察,并能夠把觀察所得寫下來。這樣教學,為學生搭建了習作支架,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習作訓(xùn)練。
2.搭建提綱支架。
提綱是文章的骨架,為學生搭建提綱支架,可以幫助學生盡快理清文章脈絡(luò),幫助學生盡快完成習作練習。如在教學五年級語文上冊《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這次習作的時候,為了降低學生的習作難度,教材中從習作題目、開頭、中間、結(jié)尾四個部分為學生列出了簡要的提綱,在文章中間部分,教材中又從“環(huán)境的變化、工作的變化,生活的變化”三個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具體的提綱,有了這樣的提綱,對于習作材料的選擇,對于文章重點的突出,學生們都已了然于胸,寫作起來也就會顯得更加輕松。
總之,在習作單元的教學中,從習作方法到實踐運用,從精讀感悟、片斷練習到語篇習作,從個體練習到交流提升,它可以使學生的習作能力在經(jīng)驗的疊加中逐步得到提升,因此,在習作例文的教學中,教師要精準確定教學目標,精準指導(dǎo),以為學生習作能力的真正提升奠定基礎(chǔ)。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