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這是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高度作出的重要論斷,準確把握了現(xiàn)階段黨的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和重要任務,為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fā)展、鞏固統(tǒng)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著眼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chuàng)新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取得了顯著成績。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民族團結這條生命線更加堅不可摧。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必然性、極端重要性和現(xiàn)實針對性,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和發(fā)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然要求,是黨的民族工作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2015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云南,對云南提出了“努力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努力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的指示和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諄諄囑托,指引著云南不斷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并取得新的成績。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的核心要義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近年來,云南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做到職能職責向主線優(yōu)化、工作措施向主線發(fā)力、人員力量向主線加強,在理論研究、宣傳教育、平臺建設、互鉗交融和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一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題教育館等紛紛設立,有力推動了全省各族群眾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云南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縮影,只有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闊步新征程,云南錨定2035年全面建成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的目標,將堅定不移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貫穿到民族工作各領域全過程,編制實施云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項規(guī)劃,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譜寫好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云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