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旸
摘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往往強調教師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及主導地位,而在如今的教育改革之下,學生的觀點以及意見也已經變成了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如何將民主的思想與班級德育更好的結合起來,變成了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問題。當對于學生的管理過于嚴苛,可能會導致民主的實際意義得不到真正的發(fā)揮,而如若將民主的管理視作了對于學生的過度放縱,整體的課堂紀律與班級管理效率也會受到影響。本文對以“民主形式”開展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探討。
關鍵詞:“民主形式”;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前言:
當前教育模式下,在大多數(shù)中職的中職班級的管理建設中,不論是班干部的分配還是班規(guī)的制定都是由班主任所決定的,缺乏了民主性,導致學生對于班級制度的認可度不高,且沒有機會參與班級的管理建設。班主任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僅由學生的卷面分數(shù)作為評判標準,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家長不對學生進行管教,認為學生來到學校后,所有的教育都應由學校承擔完成。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也缺少了對家長的溝通,導致教師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不斷突出,家長對教師的意見也越來越多。
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榜樣
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在科學分析研究西方教育成果之后,將其教育思想與中國教育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它與生活教育理念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提倡進行科學、健康、勞動的教學。所以,在班級德育管理中將陶行知民主教育理念融入到中職學生教育中去是十分重要且有必要的。
作為與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人之一,班主任應當首先嚴于律己,起到一個優(yōu)秀的榜樣作用,將自身作為教學目標,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如果班主任是一個品行不端,舉止粗魯?shù)娜?,那么學生便不會認可班主任,不會聽取班主任的建議,而導致班級管理工作失敗,無法要求學生遵守規(guī)章制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言傳身教,而身教重于言傳,因此只要班主任做到自尊自愛、風度翩翩,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榜樣,學生就會在班主任的影響下模仿班主任的行為,逐漸形成高質量的自我約束能力。例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班主任做到上課不遲到、精神飽滿有激情、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遵守校規(guī)校紀、語言文明禮貌、行為紳士優(yōu)雅,從而到得學生認可,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般影響學生的行為舉止,使得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進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實施民主管理,鼓勵學生參與
發(fā)揮好“以人為本”思想在班級管理上的作用,其中關鍵一點就是要做好“民主決策”在班級建設上的使用。班級建設主要包括班級文化建設、班級學風建設和班級制度建設三部分,我們只有將“民主決策”的理念真正的滲透到這三部分中,才真正實現(xiàn)“以人為本”思想在班級建設上的合理應用。
例如,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要積極發(fā)揮好“民主決策”在各種文化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其中班主任要弱化學生參與活動選擇的干涉,不僅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同時鼓勵有特長的同學參與到擅長的各類活動中,通過發(fā)揮學生個人特長來增強學生自信,使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我和提高自我;在班級學風建設中,“民主決策”也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可以依據(jù)學習成績將學生分為優(yōu)異——中等——較差三個級別,學生可以自由組成小組,保證每組三個層次的同學數(shù)量均衡,班主任最后做簡單的調整即可已達到相互幫助的目的。這樣的方式有助于組內成員相互幫助以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在班級制度建設中,包括懲獎措施等制度建設都要發(fā)揮好“民主決策”的作用。班主任應該放權讓同學自己去制定班級各項規(guī)定,班主任最后補充調整,只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制度建設中,才能增加學生對各項制度的認可度,才能有利于學生對各項制度的執(zhí)行和貫徹。
三、創(chuàng)造班級特色,促使學生均衡發(fā)展
每個班級因為組成成員以及發(fā)展環(huán)境的不同會形成不一樣的班級風氣,這也是班級不方便統(tǒng)一集體管理的原因,因為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但換個角度去想,這其實是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正是因為每個人都不同,所產生的化學反應也不同,我們就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特色,關注由每個人的想法和觀念所碰撞出來的火花,從而形成具有本身特色的班集體風格。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擅長的方面,我們班主任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個性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來制定具有獨特風格的班級管理方案,其實這也是自主創(chuàng)建、多面融合的過程,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們在旁引導輔助其實也未嘗不可,只要把控方向不偏離即可。
班級管理討論的最多的就是學習效率以及行為規(guī)范的問題,所以制定班級管理方針也是要朝著這兩個方向去討論,但是不必太過設限,規(guī)矩是人定的,自然是可以根據(jù)環(huán)境去做出調整。我們應該多發(fā)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找出他們擅長的方面進行培養(yǎng)鞏固,就是說從不同層面進行教育培養(yǎng),例如文化科目好的學生可以形成學習風氣小組,去幫助其他學習較弱的同學;而行為規(guī)范十分得體的同學可以形成禮儀小組,負責管理日常班級紀律,小組之間應該互相借鑒學習、彼此進益。同理,我們可以發(fā)掘出每個學生所擅長的點,讓班級的成員們形成良性競爭的趨勢,共同交流比拼、互相規(guī)范彼此的德行品性,在和諧互助的氛圍中職得更好、相處得更融洽,也是讓學生進行自主管理,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
結語:
民主管理思維的落實需要教師與學生的一同努力,只有雙方都建立了對于彼此的信任,互相之間進行反饋,才能在這個過程之中為雙方都帶來更多的好處。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學生有了更好的班級管理體驗,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管理之中,民主管理思維的落實才更加的實際有效。
參考文獻
[1]管福泉.班級文化墻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20,(1):56-57.
[2]覃愿.探究德育教育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滲透[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20,(10):106-107.
[3]干朝輝.優(yōu)化學生角色意識提高中職班級自主管理效率[J].科技風,2020,(27):18-19.
[4]楊齊有.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工作分層模式淺析[J].中職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