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峰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分公司鑄鍛鋼事業(yè)部,黑龍江161042)
我公司生產(chǎn)的一支233 t 12Cr2Mo1V加氫鋼錠,在水口端外圓進行超聲檢測時,距水口端端面軸向550 mm,周向一周發(fā)現(xiàn)?3~4 mm密集缺陷,深度90~280 mm。解剖分析缺陷部位,確定了鋼錠無損檢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為冶煉生產(chǎn)高質(zhì)量加氫鋼錠提供依據(jù)。
根據(jù)無損檢測報告示意圖,確定缺陷位置并劃線標記,氣割350 mm×350 mm×150 mm試驗塊。試驗塊在銑床上銑平表面,鋸床上加工后,再次進行無損檢測定位缺陷,標記缺陷并在鋸床上加工成兩個200 mm×70 mm×13 mm試驗塊,對其進行線切割,切割成30個試樣塊。通過機械手編程對30個試樣塊開V型槽,編號E01-01至E01-30,加工成尺寸為10 mm×10 mm×55 mm標準沖擊塊,落錘沖擊打斷。
用掃描電鏡(分辨率為20 μm)逐個觀察試樣斷口形貌,在編號為E01-05、E01-19、E01-24的試樣斷口上發(fā)現(xiàn)明顯缺陷。其中,E01-05試樣斷口上夾雜物無明顯聚合現(xiàn)象,呈現(xiàn)彌散分布的特征;E01-19、E01-24試樣斷口上夾雜物聚合趨勢明顯,呈顆粒狀聚集。經(jīng)能譜儀進行成分分析可知,E01-05試樣斷口上夾雜物的主要成分為Al、Mg、O、S、Ca,如圖1(a);E01-19試樣斷口上夾雜物的主要成分為Al、Mg、O、S、Ca,如圖1(b);E01-24試樣斷口上夾雜物的主要成分為O、Si、Mo,如圖1(c)。根據(jù)夾雜物形貌及聚合方式,初步判定缺陷為高熔點的MgO·Al2O3(尖晶石)、CaO·MgO·Al2O3夾雜物。
(a)E01-05
(b)E01-19
(c)E01-24圖1 斷口形貌及夾雜物成分Figure 1 Fracture morphology and inclusion composition
采用LVCD+VCD的工藝方法,100 t電爐分兩爐冶煉提供粗煉鋼水,分別兌入130 t精煉爐進行爐外精煉。電爐采用氧化法冶煉,爐料配比為:20%優(yōu)質(zhì)生鐵+30%輕廢鋼+50%重廢鋼、鋼屑。
(1)熱兌過程:電爐鋼水成分與溫度滿足工藝要求,卡渣出鋼;第一爐,LF6-11包底加鋁塊250 kg,接粗煉鋼水時,順鋼流向包內(nèi)加入小塊白灰300 kg,兌入124 t鋼水;第二爐,LF6-8包底加鋁塊216 kg,接粗煉鋼水時,順鋼流向包內(nèi)加入小塊白灰300 kg,兌入107 t粗煉鋼水。
(2)精煉爐造渣、脫氧、合金化:LF6-11加入造渣材料1000 kg石灰、1000 kg預熔渣、700 kg發(fā)泡劑,加入脫氧劑40 kg碳粉、190 kg鋁粉,溫度在1611℃時,陸續(xù)加入Mn鐵、Cr鐵、Ni板、Mo鐵、V鐵合金;LF6-8加入造渣材料1000 kg石灰、1000 kg預熔渣、700 kg發(fā)泡劑,加入脫氧劑碳粉50 kg、鋁粉180 kg,溫度在1609℃時,陸續(xù)加入Mn鐵、Cr鐵、Ni板、Mo鐵、V鐵合金。
(3)真空處理:LF6-11真空前測溫1659℃,真空度249.9 Pa,氬氣流量80 Lmin,17 min后氬氣流量降至20 Lmin,真空保持時間20 min;LF6-8真空前測溫1652℃,真空度249.9 Pa,氬氣流量80 Lmin,17 min后氬氣流量降至20 Lmin,真空保持時間20 min。
(4)終脫氧、軟吹:LF6-11加入終脫氧劑鋁鈦硼135 kg,軟吹溫度1642℃,軟吹時間18 min;LF6-8加入終脫氧劑鋁鈦硼116 kg,軟吹溫度1649℃,軟吹時間20 min。
(5)出鋼:LF6-11出鋼前w[O]=15×10-6,成分符合要求,出鋼溫度1625℃、1623℃;LF6-8出鋼w[O]=17×10-6,成分符合要求,出鋼溫度1633℃、1634℃。
冶煉過程主要技術(shù)參數(shù)符合工藝要求,兩鋼包加入造渣材料石灰∶預熔渣∶發(fā)泡劑=1∶1∶0.7均在工藝要求范圍之內(nèi);擴散脫氧工藝要求加入鋁粉量在2~3 kgt,兩鋼包內(nèi)加入鋁粉數(shù)量均偏少,兩鋼包內(nèi)爐渣在加合金之前均已形成透明玻璃渣,且流動性良好,根據(jù)爐渣顏色、粘度判斷脫氧狀態(tài)良好;根據(jù)渣爐化驗結(jié)果可以看出,兩鋼包內(nèi)精煉渣中CaO含量均在50%~55%之間,Al2O3含量均在30%~35%之間,符合工藝要求值。問題主要在于精煉爐軟吹環(huán)節(jié)時間較短,真空后鋼渣劇烈翻騰,精煉渣及夾雜物來不及完全上浮,可能摻雜于鋼水中;且兩鋼包冶煉時間均偏長,加重了鋼水對精煉爐耐材侵蝕程度,影響鋼水潔凈度。
從檢查留痕照片可以看出,附具清理、裝配、坐模、坐中間包及中間包吸風整個過程符合規(guī)定。鑄錠真空度9.9 Pa,中間包烘烤溫度900℃,LF6-8澆注溫度1594℃,LF6-11澆注溫度1587℃,LB3氬氣壓力2 MPa,澆注用時40 min,澆高300 mm,加入1.4 kgt發(fā)熱劑、1.0 kgt保溫劑。
鋼錠澆注過程多數(shù)技術(shù)參數(shù)符合工藝要求,問題主要在于LF6-8澆注溫度1594℃,超出工藝要求值1570~1590℃,兩包澆注銜接時間為4 min,大于工藝要求3 min。
(1)解剖分析12Cr2Mo1V加氫鋼表面缺陷主要為水口端存在高熔點的MgO·Al2O3(尖晶石)、CaO·MgO·Al2O3夾雜物。
(2)導致12Cr2Mo1V加氫鋼錠無損檢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鋼水中存在細小Al2O3夾雜未被精煉渣吸附;精煉爐軟吹時間不充分,真空后渣-鋼劇烈沸騰,精煉渣及夾雜物未完全上浮,可能摻雜于鋼水中,且鋼水冶煉時間較長,加重精煉爐耐材侵蝕程度,增加渣中MgO含量;精煉爐出鋼溫度偏高,導致澆注溫度偏高;澆注時,兩鋼包銜接時間較長,且注流保護不理想,加重鋼水二次氧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