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硫與銅反應實驗再改進

    2021-01-22 05:56:18王強
    化學教學 2021年10期
    關(guān)鍵詞:實驗改進實驗探究

    王強

    摘要: 梳理教材及文獻中硫與銅反應實驗的利與弊,用銅粉代替銅絲,師生共同參與對該實驗的再改進。改進后的實驗裝置改變了加料方式,使反應過程中銅粉與硫蒸氣充分接觸,加快了反應速率,實驗現(xiàn)象更加明顯,同時確保實驗的安全環(huán)保,充分實現(xiàn)了其教學價值。

    關(guān)鍵詞: 硫與銅粉反應; 實驗改進; 實驗探究;紫銅粉;堿石灰

    文章編號: 1005-6629(2021)10-0071-04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B

    1? 問題的提出

    硫是一種生產(chǎn)、生活中常見的非金屬單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與金屬反應生成金屬硫化物。2019年版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書(簡稱新人教版)化學必修第二冊第五單元第一節(jié)“硫及其化合物”中提到硫能與銅反應,但僅對該反應作了符號表征(2Cu+S△Cu2S),而未設(shè)置相關(guān)實驗。

    實驗是學生認識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基礎(chǔ),是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科興趣的源頭。在此實驗中由于硫與銅反應是放熱過程,理論上還能通過反應后銅變紅熱現(xiàn)象呈現(xiàn)反應能量的變化,若能加以演示,可使學生直觀感受化學反應中不僅有新物質(zhì)的生成,還伴隨有能量的變化,進而培養(yǎng)學生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增強學生從宏微結(jié)合視角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變化觀念。

    查閱相關(guān)文獻資料,1983年版高中化學教材(以下稱老教材)曾設(shè)置了硫與銅反應的演示實驗[1],具體操作步驟為: 給盛有硫粉的大試管加熱,加熱到硫沸騰產(chǎn)生蒸氣時,用坩堝鉗夾住一束擦亮的銅絲伸入管口(如圖1所示),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該裝置易于組裝,實驗操作簡便,現(xiàn)象較為明顯,便于課堂演示,發(fā)揮了實驗的教學功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該實驗存在以下不足:

    (1) 實驗中產(chǎn)生二氧化硫,若不及時處理,則會污染環(huán)境,影響師生健康。

    (2) 當溫度相對較低的銅絲插入含硫蒸氣的大試管中時,銅絲表面往往會有少量硫單質(zhì)凝結(jié)。若降低加熱效果,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觀察到應有的現(xiàn)象。該操作還可能造成銅絲與試管壁沾粘,影響實驗現(xiàn)象的觀測。

    2? 對相關(guān)實驗改進文獻的簡述

    經(jīng)典的教材實驗為我們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資源,以及改進和創(chuàng)新的廣闊空間。楊育民[2]將試管截短,然后加入硫粉,并將試管垂直固定于鐵架臺上,酒精燈加熱,待試管內(nèi)硫生成5cm高的蒸氣時,從管口插入銅絲,即可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如圖2所示)。該改進實驗克服了試管過長時銅絲易與試管壁沾粘不易插入的缺點,同時增加了硫蒸氣高度,提升了實驗的成功率,但沒有解決副產(chǎn)物二氧化硫的污染問題。

    蒯世定[3]將生活中常見的細銅絲導線用于實驗改進,剝?nèi)ゼ氥~絲導線外表的塑料皮,將細銅絲松散地繞在一段約30cm長的玻璃棒上,伸入加熱產(chǎn)生硫蒸氣的試管中,銅絲立即呈紅熱狀態(tài)(如圖3所示)。該改進實驗可觀察性較強,避免了銅絲會被硫蒸氣粘在試管壁上,但依然沒有解決二氧化硫的污染問題。

    張濤[4]利用粗短具支試管代替大試管,有利于產(chǎn)生足量的硫蒸氣,并連接盛有堿液的燒杯。加熱盛有硫粉的具支試管,當試管內(nèi)產(chǎn)生部分高溫硫蒸氣后,慢慢將玻璃棒向里推,使銅絲與硫蒸氣反應(如圖4所示)。該改進實驗不僅有效吸收了二氧化硫氣體,而且避免了銅絲與試管壁的沾粘。

    婁青燕[5]采用套管裝置,將銅粉與硫粉混合物平鋪于小試管中,然后將小試管塞上石棉絨,再橫放入大試管中,大試管則固定在鐵架臺上呈水平方向,用導管通向氫氧化鈉溶液。對準小試管部位加熱,即可觀察到紅熱現(xiàn)象(如圖5所示)。套管裝置保證了實驗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避免對空氣造成污染。

    盛錫銘[6]為避免硫蒸氣對視線的干擾,便于控制銅絲伸入的深度,同時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環(huán)境,將大試管豎直固定于鐵架臺上,并將纏有細銅絲的鐵絲固定于大試管內(nèi),大試管頂部則通過橡膠塞連接裝有濕堿石灰的球形干燥管進行實驗(如圖6所示)。該裝置起到了簡化實驗操作、提高成功率、消除污染的效果。

    王建芬等[7]將一束細銅絲纏繞在一根粗銅絲末端,將安全套和蒸餾瓶組裝成密閉裝置。實驗過程中通過朝不同方向扭轉(zhuǎn)安全套,控制銅絲深入試管的深度,以防止加熱硫粉時細銅絲被氧化或覆蓋一層單質(zhì)硫。在蒸餾瓶支管處連接盛有干燥脫脂棉和濕堿石灰的球形干燥管,以避免二氧化硫外逸(如圖7所示)。該裝置構(gòu)思新穎,設(shè)計巧妙,取材容易。

    化學工作者通過巧妙的構(gòu)思、新穎的設(shè)計,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就地取材,改進和創(chuàng)新實驗裝置,甚至還對反應條件及產(chǎn)物進行分析探討,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上述改進實驗的背后,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思考。有些實驗為達到硫與銅的反應和二氧化硫的吸收裝置一體化的目的,通常將銅絲或玻璃棒穿嵌在橡膠塞中,再將橡膠塞塞入試管,這樣會造成抽拉銅絲較為困難,且在抽拉銅絲的過程中,往往會帶出橡膠塞,破壞裝置的氣密性,造成二氧化硫外逸,影響改進效果。另外銅絲或玻璃棒穿嵌在橡膠塞中不易控制插入試管內(nèi)的深度,尤其固定銅絲時,更加難以確保銅絲恰好處于高溫硫蒸氣所處的區(qū)域。

    另外,部分教師利用自制教具改進此實驗,若教具的設(shè)計和制作過于復雜繁瑣,或反應條件較為苛刻,都會導致教師在實驗準備階段耗時過多,不利于推廣。且學生在理解復雜教具制作原理、功能和體驗制作過程時,分散了較多精力,加重了認知負擔,不利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對實驗原理的理解,減弱了實驗的教學功能。

    3? 硫與銅反應再改進

    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設(shè)計對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揮實驗育人功能起著重要作用。立足于化學學科基礎(chǔ),分析現(xiàn)有實驗的利弊,設(shè)計、優(yōu)化實驗方案,對反應條件、實驗裝置、實驗輔助手段等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和驗證,有利于發(fā)展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實驗方法開展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老版本教材和部分已有改進實驗中,大多采用了銅絲與高溫硫蒸氣反應的模式,由于銅絲在試管中預熱時間較長,容易造成銅絲表面氧化,且銅絲表面凝結(jié)的硫不利于進一步反應。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師生共同對硫與銅反應實驗進行了再改進。本實驗用銅粉代替銅絲,改變加料方式,讓銅粉自由下落,而硫沸騰產(chǎn)生的蒸氣則向上運動,在“對流”過程中銅粉可均勻地分散在硫蒸氣中,銅粉與硫蒸氣充分接觸,提高了反應速率,增強了反應現(xiàn)象的可觀察性,達到了簡化操作、提高成功率、保護環(huán)境等目的。

    3.1? 實驗原理

    硫與銅反應主要涉及以下反應及知識:

    (1) 硫與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亞銅: 2Cu+S△Cu2S;

    (2) 在加熱條件下,硫與空氣中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 S+O2△SO2;

    (3) 副產(chǎn)物二氧化硫可被堿石灰吸收。

    3.2? 實驗主要用品

    紫銅粉(800目,網(wǎng)購)、具支試管(內(nèi)徑20mm,長度200mm)、堿石灰、橡皮管、橡膠塞、導管、小試管、干燥管、酒精燈、鐵架臺等

    3.3? 實驗方法

    (1) 取一具支試管,裝入3g硫粉,于支管處連接一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以便吸收副產(chǎn)物二氧化硫。

    (2) 在一小試管內(nèi)放入2g紫銅粉,通過橡皮管、橡膠塞和導管與具支試管上口相連(如圖8所示)。關(guān)閉彈簧夾,防止加熱初期少量硫進入小試管。

    (3) 用酒精燈加熱硫粉。當硫沸騰產(chǎn)生大量深棕色蒸氣時,打開彈簧夾,抬起小試管,使紫銅粉緩緩落入具支試管中與高溫硫蒸氣反應,并觀察現(xiàn)象。

    3.4?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過程中,下落的硫粉與向上運動的高溫硫蒸氣形成“對流”,兩者接觸時很快達到反應溫度,可觀察到銅粉迅速變得紅熱,甚至還有火星出現(xiàn),反應劇烈。反應結(jié)束硫蒸氣冷卻后,可以觀察到試管壁上和底部均出現(xiàn)黑色的產(chǎn)物。

    3.5? 實驗說明

    (1) 若圖8中裝紫銅粉的小試管固定困難,可另取一鐵架臺予以固定,圖中不再顯示。

    (2) 銅粉顆粒應細小,便于添加。細小的銅粉下落時更易分散,利于銅粉與硫蒸氣充分接觸,進一步縮短銅粉預熱時間,利于提高反應速率。為延長觀測時間,添加銅粉時,應緩緩抬起小試管,必要時可輕輕抖動小試管,使銅粉順利下落。

    (3) 應充分加熱硫粉,使其產(chǎn)生足量的高溫蒸氣,以增強反應現(xiàn)象和實驗效果。

    3.6? 實驗優(yōu)點與素養(yǎng)培養(yǎng)價值

    (1) 再改進實驗現(xiàn)象明顯,避免了銅絲預熱時間較長的缺點,使反應較快進行。銅粉與硫蒸氣反應范圍廣,有利于擴大學生的觀察視野。下落的銅粉產(chǎn)生火星和紅熱現(xiàn)象,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便于學生直觀感受化學反應產(chǎn)生的物質(zhì)與能量的變化,增強學生實驗的觀察力,促進學生對化學學科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變化觀念。

    (2) 再改進實驗充分考慮了二氧化硫的吸收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加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 通過梳理分析老教材與已有改進實驗的利弊,可以增加學生深入閱讀分析文獻資料的機會,按照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猜想、設(shè)計方案、實驗驗證的流程對硫與銅反應進行再改進,有利于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與方法,以創(chuàng)新實驗的設(shè)計與實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學生設(shè)計和優(yōu)化實驗的能力。

    化學實驗蘊含的學科特質(zhì)對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科學思維、科學品質(zh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8]。運用化學知識與技能,遵循科學性、可行性、安全性等原則,根據(jù)一定的實驗目的,按照科學的方法,對實驗原理、試劑、裝置、步驟和方法等進行設(shè)計和改進,通過一系列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科學探究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化學實驗的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級中學課本(試用)·化學(甲種本第一冊)[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52.

    [2]楊育民. 銅和硫反應裝置的改進[J]. 實驗教學與儀器, 1994, (5): 18.

    [3]蒯世定. 銅與硫反應實驗的改進[J]. 化學教育, 1999, (4): 37.

    [4]張濤. 硫與銅反應的防污染裝置[J]. 化學教學, 1995, (8): 10~11.

    [5]婁青燕. 硫與銅反應的實驗改進[J]. 湖北中小學實驗室, 2001, (1~2): 48.

    [6]盛錫銘. 硫與銅反應實驗的探討[J]. 化學教學, 1997, (12): 12~13.

    [7]王建芬, 齊俊林. 硫與銅反應實驗的新設(shè)計[J]. 化學教學, 2017, (11): 56~58.

    [8]劉貝貝, 嚴文法. 中學化學實驗改進與創(chuàng)新設(shè)計的誤區(qū)及應然路徑[J]. 化學教學, 2020, (12): 67~71.

    猜你喜歡
    實驗改進實驗探究
    “實驗探究”與“微觀認知”的巧妙結(jié)合
    長柄V形玻璃管在化學實驗中的新應用
    化學教學(2016年11期)2017-01-05 08:36:54
    對鋼鐵吸氧腐蝕過程的實驗探究
    化學教學(2016年11期)2017-01-05 08:27:28
    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的改進與拓展
    考試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1:17:51
    對初中生物《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二氧化碳》實驗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
    《化學能與電能》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
    考試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10:40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教學設(shè)計
    考試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09:29
    優(yōu)化實驗提高效率
    初中化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二氧化硫性質(zhì)實驗改進
    威远县| 滕州市| 富顺县| 晋中市| 铜陵市| 钦州市| 阿坝| 南宁市| 长顺县| 宝鸡市| 玉龙| 焉耆| 莱州市| 峨眉山市| 比如县| 合水县| 平安县| 岑巩县| 新津县| 荥阳市| 辽阳县| 高邑县| 牡丹江市| 赤城县| 弥渡县| 新邵县| 望奎县| 嘉义市| 禄丰县| 藁城市| 陆丰市| 苏尼特左旗| 寿宁县| 天水市| 荣昌县| 无锡市| 姚安县| 华阴市| 龙泉市| 睢宁县| 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