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
對一般用戶來說,能體驗Type-C接口的強大、方便之處,最好的設(shè)備就是各種外置存儲產(chǎn)品了。這一接口不僅能適配速度越來越高的閃存存儲模式,也能適配高速的SATA固態(tài)硬盤乃至NVMe固態(tài)硬盤,更能通過強大的供電能力,讓相對大功率的外置大容量機械硬盤也不再需要麻煩的輔助電源線,只需一根USB線纜連接就流暢地運轉(zhuǎn)起來。
當然,就像我們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提到的那樣,Type-C只是一種接口樣式,它的設(shè)計,比如較多的觸點、對稱結(jié)構(gòu)等有助于提供更強的供電,兼容更多的標準(圖1),但在這種接口上搭載使用低速標準也沒問題。要用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比喻,Ty p e -C接口可以看作是寬大且堅實的地基,至于上面是鋪設(shè)高鐵(USB4)、高速公路(USB3.1/USB 3.2 Gen2,以下簡稱USB 3.1),還是直接建設(shè)機場(雷電3/4);抑或是只修一條高等級封閉道路(USB3.0/USB 3.2 Gen1,以下簡稱USB 3.0),甚至隨便鋪點瀝青修一條簡單的雙向車道(USB2.0)都是可以的;這個道路還寬闊到足以同時修建多種設(shè)施,比如同時鋪設(shè)強大的電纜(100W甚至更高的供電能力)、輔助道路(傳輸視頻信號等),但是用哪種配置方式,完全是廠商的自由。
正因為有了這么多種選擇,所以Type-C接口的存儲設(shè)備在速度、容量、存儲模式、應用方式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因此產(chǎn)生的價格差距也就非常大了。
目前常見主流容量,即128GB/256GB/512GB的Type-C接口閃存盤中,一部分產(chǎn)品速度為200MB/s或更低,即使有OTG、雙接口等噱頭,容量價格比也基本都能達到1GB/1元以上,其中512GB容量價格在350元左右,容量價格比最高。而另一部分則能用滿USB 3.0的5Gbps理論傳輸速度,讀取速度達到400MB/s以上,它們的價格較高,例如256GB容量通常就能達到350元以上,512GB容量則為599元左右。
對于選擇128GB容量的用戶,一般來說需要經(jīng)常存取的文件也不會太多、太大,那么150MB/s~200MB/s的讀取速度應該已經(jīng)足夠。而不惜“重金”選擇512GB容量的用戶,肯定是有較大的、較多的文件需要存儲,筆者建議如果偏向于備份,則勉強可以考慮200MB/s級別的速度,如果要存儲常用文件,那么最好選擇400MB/s甚至更高的速度。至于256GB產(chǎn)品,則可以根據(jù)自己對速度的需求,參考高低兩種容量的選擇。
除了讀取速度外,在選擇時還要根據(jù)日常傳輸方式來確定是否應追求高寫入速度,如每日的大量工作都要備份至閃存盤,那么高速寫入顯然也是需要的(圖2),在選擇時一定要注意別被單向的“高速傳輸”宣傳欺騙。
● 金士頓DTDUO3C
目前Type-C接口雖然已經(jīng)很普遍,但還遠沒有達到取代Type-A的程度,所以雙接口產(chǎn)品是很多用戶最保險的選擇。作為一款經(jīng)典的雙接口閃存盤,金士頓DTDUO3C支持手機OTG功能,加上超小體型的加分,使其價格較貴。要注意的是,為了與手機接口標準兼容,此類雙接口閃存盤的速度會嚴重受限。
● DT70
僅考慮適配Type-C接口的話,DT70是一種也是不錯的選擇。它并沒有追求特別的小巧、精致,不過膚質(zhì)涂層與凹陷殼體的設(shè)計手感不錯、易于插拔,緊密的接口蓋使其擁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尾部較大的掛繩孔則可以牢固地連接攜帶。
● 愛國者U393
對于512GB及更高容量的閃存盤來說,愛國者U393的400MB/s~500MB/s高速讀取就很重要了,它還有同樣強大的寫入速度,日常使用時可以高速讀取和存儲大型文件,將重要文件甚至程序安裝在其上直接使用也完全沒問題。它也是一款雙接口產(chǎn)品,兩端都帶有比較厚重的防護蓋,可以很好地保護相對單薄的插頭部分。這款產(chǎn)品還有一個性能相近,只是采用了單一Type-C接口的型號U392,不過它們各個容量的價格都只相差20元,不如用來“買個”更好的兼容。
一般的消費級產(chǎn)品中,使用Type-C的移動硬盤多為內(nèi)置固態(tài)存儲的產(chǎn)品。畢竟絕大多數(shù)Type-C接口都至少會基于USB 3.0級別的標準,因此相對于機械硬盤,真正能用到Type-C速度的固態(tài)存儲顯然是最好的選擇。而且由于固態(tài)硬盤主控的性能一般高于閃存盤,所以相關(guān)產(chǎn)品的速度大都明顯高于閃存盤,但體積顯然要大得多。也許正是這兩方面的一加一減,使得相關(guān)產(chǎn)品的價格一般與同容量的高速閃存盤類似。
● 希捷“顏”系列移動固態(tài)硬盤
Type-C目前已經(jīng)成為手機的標準接口,不過OTG功能主要還是基于閃存盤,因為供電等問題,很少有移動硬盤、移動固態(tài)硬盤擁有這一能力。不過顏系列解決了這個問題,它不僅外形小巧可愛,而且支持OTG功能,黑白布藝表面則個性十足。盡管移動固態(tài)硬盤可以通過內(nèi)置雙主控或更強主控的方式,不會像雙接口閃存盤那樣有100MB/s以下的限速,但受到功耗限制,其最高速度也僅有400MB/s級別。
● 閃迪至尊極速移動硬盤
對于擁有USB 3.1版Type-C接口的用戶,閃迪至尊極速移動硬盤高達1050MB/s的速度明顯更適合。它內(nèi)置NVMe標準固態(tài)硬盤,外形小巧、一體式固定孔大幅提升了便攜能力,鋁合金外殼則提供了IP55等級防水防塵,還可承受2米跌落而不受損。當然超高的速度也帶來了更高的價格以及相對集中的熱量,在購買和使用時都要注意。
● 西數(shù)My Passport SSD
作為比較“標準”的便攜式移動固態(tài)硬盤,西數(shù)My Passport SSD擁有較小的體積,個性化的外觀、接近SATA固態(tài)硬盤的速度,以及更高的可選容量和相對合理的價位。如果對移動硬盤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那么這款產(chǎn)品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
Type-C接口的更強供電能力對于大容量機械硬盤來說也是極佳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大容量2.5英寸產(chǎn)品還是使用3.5英寸的桌面硬盤盒,甚至是桌面硬盤陣列,都可以使用一根Type-C連線“解決問題”。
● 西數(shù)My Passport Ultra
例如最大容量可達5TB的西數(shù)My Passport Ultra。雖然其性能與一般的機械移動硬盤差不多,但容量高達5TB卻無需額外供電的使用方式還是能大幅提升使用體驗的,大容量型號的容量價格比更是遠勝閃存盤和移動固態(tài)硬盤。需要注意的是機械硬盤的結(jié)構(gòu)使其性能受限,且大容量型號的厚度會大幅增加,因此便攜性并不是很好。
● LaCie Rugged RAID Shuttle
最大容量:8TB
最高傳輸速度:250MB/s
Type-C的供電能力不僅能滿足一塊大容量硬盤,所以就出現(xiàn)了內(nèi)置多塊硬盤的產(chǎn)品,其中消費級一般使用兩塊硬盤,可通過RAID模式提供更高的速度或安全性。在LaCie品牌下關(guān)注安全性的Rugged系列中也有一款雙硬盤型號,它可選RAID 0/1和JBOD模式,其中RAID 0模式下可以提供最大的容量和最高的速度。
其實基于Type-C接口的產(chǎn)品還有很多可能性,例如希捷基于雷電3標準的酷玩外置游戲硬盤設(shè)計非常獨特,除了內(nèi)置4TB機械硬盤外,還可以通過M.2固態(tài)硬盤(推薦希捷酷玩固態(tài)硬盤510)擴展,同時又提供了多個擴展接口,甚至還自帶燈效,外形非常炫酷。不過因為它需要額外電源,與本文主推Type-C接口的優(yōu)勢有些相悖。
此外還有一些通過Type-C接口連接的商用級桌面存儲系統(tǒng),可以通過3.5英寸硬盤擴展至極大容量,并通過RAID架構(gòu)提升速度。此外對于一些淘汰的NVMe硬盤,在選擇使用硬盤盒將其轉(zhuǎn)換為外置存儲設(shè)備時,也建議選擇體型更小的Type-C接口硬盤盒,以便充分利用其小巧的體積、超高的速度并提供足夠的電力,當然大廠產(chǎn)品也基本會注意到這一點,因此M.2(NVMe)接口的硬盤盒也大都直接選擇了Type-C,因此這里就不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