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欣
【摘要】張愛玲作為國內(nèi)頗負盛名的女性作家,亦是海明威重要的代表作《老人與?!吩趪鴥?nèi)的第一個中譯本譯者。海明威及其筆下人物素來以硬漢形象聞名,本文以張愛玲譯本《老人與?!窞檠芯繉ο?,試從女性譯者筆下的譯本來解讀不一樣的老人形象。
【關(guān)鍵詞】張愛玲;《老人與?!酚⒆g;硬漢形象
一、引言
張愛玲作為作家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自是不言而喻,學(xué)界對其人及其作品的研究層出不窮。然而除卻作者身份,張愛玲亦有譯者這重身份。而其好友陳子善曾說:“張愛玲其實對她翻譯的這些美國文學(xué)作品都不喜歡,無可奈何地硬著頭皮翻譯,唯一的例外,可能是《老人與?!贰!敝Z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海明威在作品中塑造了許多人物形象,他們大多以“硬漢形象”聞名?!独先伺c?!纷鳛楹C魍砟曜钪匾淖髌罚扔兄鴱娏业淖杂魃?,又有著與其以往作品不同的溫柔質(zhì)感。張愛玲作為女性譯者,從她的譯本,我們更能看到老人意外的溫柔,甚至是寬廣、博愛的胸懷。
二、對原作人物間情感的體察
原作篇幅雖有限,卻也不乏一些含有感情色彩的表達。海明威寫作素以“電報體”聞名,用詞精煉簡潔,文風(fēng)男性氣質(zhì)強烈。張愛玲作為女性譯者,又兼具東方作家身份,在她的筆觸下我們能更好地體會更為柔和而又不失堅毅的老人形象。
《老人與?!啡挥袃蓚€主要人物:老人和男孩。男孩只在小說的開篇與結(jié)尾部分出現(xiàn),而據(jù)筆者統(tǒng)計,老人在海上多次自言自語道:“要是那孩子在這里就好了?!崩先伺c男孩不僅是忘年之交,男孩更是老人孤獨生命里的一點希望和慰藉。作為心思細膩敏感,有著超于常人感知力的作家張愛玲正是體察到了這一點,在翻譯時也力求將這一點傳達給讀者。
(一)稱謂的翻譯
人與人之間的稱謂,不僅是體現(xiàn)著人際關(guān)系,更能體現(xiàn)人物間的情感勾連。在原作中,無論是敘述還是對話中,男孩對老人除了直呼其名,屬稱其“old man”最為頻繁。
例1:“Keep warm old man,”the boy said.“Remember we are in September.”
張譯:“老頭子你穿得暖和點,”孩子說?!澳阋浀矛F(xiàn)在是九月了?!?/p>
例2:“Wake up old man,”the boy said and put one of his hands on the old man’s knees.
張譯:“老頭子醒醒吧,”孩子說,他把一只手放在老人的膝蓋上。
張愛玲將“old man”翻譯成“老頭子”,更能體現(xiàn)老人與男孩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作為晚輩,通常會在對話中尊稱比自己年齡大的長者“老爺爺”,在敘述體中會稱“老人”,但若這樣譯,禮貌之余,難免顯得淡漠疏遠有距離。而張譯作“老頭子”更添孩童的俏皮,亦更顯男孩對老人不畏懼的親昵之情,凸顯老人溫和形象。張愛玲對老人與男孩之間情感的體察與細節(jié)的捕捉,使其翻譯也更有人情味。
(二)副詞的翻譯
例3:“The door of the house where the boy lived was unlocked and he opened it and walked in quietly with his bare feet, and the old man could see him clearly with the light that came in from the dying moon.He took hold of one foot gently.”
張譯:“孩子住的房子,門沒有上閥,他開了門,靜靜地走進去,赤著腳。老人可以很清楚地看見他。他溫柔地握住一只腳,一直握著它,直到那孩子醒過來......”
這一段描寫老人去找孩子的過程細節(jié),原作中的副詞“quietly”“clearly”及“gently”都是描述老人在逐漸接近孩子的動作。通過張愛玲的翻譯“靜靜地”,“清楚地”,“溫柔地”,我們可以感受到老人在這個過程中的動作之輕。他是如此地憐愛男孩怕吵醒他,“溫柔地”握住男孩的一只腳,甚至讓人感覺到一種與硬漢氣質(zhì)相悖的母性。
三、對原作中人與自然間情感的關(guān)照
原作中除了老人與男孩兩個主要人物,出現(xiàn)最多的是老人捕到的大馬林魚及與老人搶奪馬林魚的鯊魚,書中主要的情節(jié)便是老人與其在海上的對抗斗爭。
例4:“But what a fish to pull like that.... I wish I could see him only once to know what I have against me.”
張譯:“但是這條魚真了不起。......至少我可以知道我的對手是什么樣子?!?/p>
這是原作中老人捕獲馬林魚后的心理活動,張愛玲將“what a fish”譯作“魚真了不起”,她沒有以馬林魚的體型之大為切入點,將其譯為“大魚”,而是賦予其以人格化特征。在張愛玲的譯作中,我們可以看到老人并未完全將捕獲的馬林魚視為敵對立場,即使與其激烈搏斗讓自己遍體鱗傷,他認為其“了不起”,并將其視作可敬的“對手”,對抗之外,更能讓人感受到老人的寬廣胸懷。
四、結(jié)語
張愛玲其人不僅具備出色的雙語能力和作為第一讀者敏銳的洞察力,其翻譯的《老人與?!犯菄鴥?nèi)首個中譯本,不僅是少有的女性作家兼譯者的譯本,更為我們解讀了一個堅毅之余更加柔和的硬漢形象。
參考文獻:
[1]Ernest Hemingway,The Old Man and the Sea, United States:Charles Scribner’s Sons,1952.
[2]張愛玲譯,《老人與?!罚愀郏合愀劢袢帐澜绯霭嫔?,1979.
[3]陳子善,《說不盡的張愛玲》,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