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型計算機》創(chuàng)刊的這40年里,顯示器也不斷地發(fā)生變化。從CRT時代到LCD時代,再到曲面大屏、“帶魚屏”……形態(tài)的蛻變只為讓我們“更好看”?,F(xiàn)在,我們正享受著高刷新率、高分辨率、高色域覆蓋面積的顯示器帶給我們的視覺快感。在這40年里,《微型計算機》見證了顯示器的一次又一次的蛻變,并且在2017年MC改版20周年時回顧過顯示器的變遷。接下來,我們將回憶從2018年到2021年顯示器的進化之路……
用了就回不去的HDR、4K@144Hz定義新高度
近年來,顯示技術(shù)在不斷推陳出新,其中HDR是最受歡迎的功能之一。HDR雖然算不上是新技術(shù),但是它在顯示器上真正得以廣泛應用,2018年可以算是元年。其實早在2018年之前,HDR技術(shù)就應用在了部分高端電視機上,正是由于HDR在電視端帶來了視覺提升,所以自然開始延伸到手機和顯示器設(shè)備上。HDR可以讓畫面暗部更加深邃但不會丟失細節(jié),亮部更加明亮但依然真實,同時增強了畫面對比度和色域范圍。
顯示器上不只是應用了HDR技術(shù)那么簡單,它還有一套行業(yè)標準,比如HDR10、HDR400/500/600/1000/1400。不論是從技術(shù)標準還是認證規(guī)范方面,HDR顯示器都開始向成熟和規(guī)范化方向發(fā)展。
2017年,很多電競顯示器為了提升體驗,推出了基于240Hz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不過單純地提高顯示器刷新率帶來的體驗很有限,用戶需要高刷新率的同時還要高分辨率。于是在2018年,高端玩家所期待的4K@144Hz顯示器終于來到,Predator X27是首款推出并上市的4K@144Hz電競顯示器。
大曲率應用于小屏、“帶魚屏”迎來新比例
2017年出現(xiàn)了首款曲面顯示器,當時曲面顯示器的曲率為4000R,很顯然這一曲率在27英寸及以下的小尺寸產(chǎn)品中所提升的視覺體驗很有限。雖然后來又陸續(xù)推出了1800R和1500R曲率的產(chǎn)品,但是帶給用戶的沉浸式體驗依然不明顯。終于在2019年,采用1200R曲率的產(chǎn)品開始出現(xiàn),相比1500R來說,1200R曲率的彎曲弧度更大,更適合小屏,所帶來的視覺體驗也更加明顯。
2019年上市過很多超過40英寸的超大尺寸“帶魚屏”顯示器,更寬廣的成像面積和曲面屏的加持,可獲得出色的游戲表現(xiàn)。另外,還需要有高分辨率的支持。在此之前雖然有32:9分辨率的“帶魚屏”,但是分辨率相對來說較低,于是32:9的“同胞兄弟”32:10開始被廣泛應用。特別是32:10的比例配合49英寸的大小,讓創(chuàng)作者們可以發(fā)揮出更大的想象。同時,在游戲中也能得到更精細的畫質(zhì)體驗。
DSC解決4K@144Hz“線制”、Nano IPS/Fast IPS在電競顯示器中全面開花、360Hz觸摸刷新率天花板
時間來到2020年,如果說4K@144Hz顯示器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那么DSC則解決了從有到優(yōu)的問題。早期要想以4K@144Hz運行就必須同時使用兩根DisplayPort連接線,因為顯示器想要輸出超過120Hz的4K分辨率信號是—項艱巨的任務(wù),DisplayPort 1.4也無法達到這樣高的帶寬。要在,144Hz刷新率下達到4K分辨率,就需要做出妥協(xié),比如使用兩根DP連接線,而DSG(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技術(shù)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誕生的。DSC通過壓縮顯示流數(shù)據(jù),既最大化地保存了圖像色彩信息,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單位空間內(nèi)的信息容量,大幅節(jié)省了數(shù)據(jù)帶寬,提高了視頻傳輸效率,這項技術(shù)使得144Hz的4K分辨率無須色度子采樣,只需要一根DisplayPort線便可以輸出原始的4K@144Hz信號。
我們知道,以前電競顯示器幾乎都清一色地采用了TN面板,雖然TN面板的響應速度快,但是可視角度和色彩表現(xiàn)差,一直被眾多玩家詬病。后來,面板廠商在現(xiàn)有IPS面板上通過技術(shù)革新,讓IPS面板也能擁有與傳統(tǒng)TN面板相同的響應速度,同時顯示效果也優(yōu)于傳統(tǒng)的IPS面板,它們就是目前被電競顯示器所廣泛使用的Nano IPS和Fast IPS。
Nano IPS是LG Display前幾年推出的一種面板,通過不斷改進,直到近兩年才被各大顯示器廠商廣泛使用。它通過在背光的LED中加了一層新型納米顆粒,能讓背光中的藍光相比普通W-LED更低,甚至僅次于已經(jīng)淘汰的CCFL背光和價格高昂的RGB LED背光。而藍光的減少對人眼是有一定好處的,比如能緩解長時間用眼疲勞現(xiàn)象。此外,Nano IPS還提升了色彩表現(xiàn)。采用Nano IPS面板的顯示器色域通常能達到98%左右的DCI-P3色域覆蓋面積。最重要的是,之所以很多電競顯示器會選擇Nano IPS面板,是因為該面板的原生響應速度快,能達到1ms。
除了Nano IPS外,另外一種Fast IPS可以看作是它的競品,其在特性上與Nano IPS可以說是不相上下。Fast IPS來自另外一個知名面板廠商——友達光電(AUO),F(xiàn)ast IPS的液晶分子排列、電極排布與普通IPS整體來說都比較相似,通過降低液晶層厚度與優(yōu)化電壓等方式來實現(xiàn)更快的響應時間。通常Fast IPS液晶分子偏轉(zhuǎn)速度差不多是普通IPS的4倍左右,這也是為什么稱之為Fast IPS的原因。Fast IPS面板官方標稱GTG灰階響應時間可以達到真正的1ms,這和以往的TN面板以及Nano IPS相同。而在色彩方面,由于同樣是基于IPS面板,所以Fast IPS在色彩方面表現(xiàn)與Nano IPS相仿。
2020年,NVIDIA發(fā)布的GeForce RTX 30系和AMD發(fā)布的RX 6000系顯卡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游戲的幀率也能因此得到提高。眾多顯示器廠商在提升刷新率上一直是樂此不疲,所以,包括Acer、Alienware在內(nèi)的多家廠商就推出了360Hz高刷新率電競顯示器。同時,這些廠商還聯(lián)合了NVIDIA,采用高性能超低動態(tài)模糊(ULMB)技術(shù),能非常清晰地顯示運動畫面,并支持NVIDIAReflex延遲分析器(一種系統(tǒng)延遲測量方法)。
另外,這些廠商推出的360Hz刷新率電競顯示器,采用的是由NVIDIA與友達光電合作開發(fā)的新一代IPS面板,該面板支持雙驅(qū)動,即使在360Hz刷新率下,這種新型IPS面板也能在整個面板中保持快速、一致的響應時間和色彩表現(xiàn)。
背光的升級:Mini LED、量子點“大展身手”
當顯示器形態(tài)開始發(fā)生轉(zhuǎn)變后,為了尋求突破,廠商開始在顯示器的背光上進行創(chuàng)新。其中,在2021年我們看到了兩項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技術(shù)——Mini LED、量子點背光。今年,包括三星、聯(lián)想、AOC等在內(nèi)的廠商都推出了Mini LED背光的顯示器。相比傳統(tǒng)的LED背光來說,Mini LED的背光燈體積相對更小,所以它能在背光模組中安裝更多的LED芯片,從而實現(xiàn)更加精準化的動態(tài)背光調(diào)節(jié),并且能夠有效提高顯示設(shè)備的亮度和對比度,可讓黑色畫面更深邃,亮部畫面更明亮。此外,Mini LED還能抑制傳統(tǒng)大LED背光模組動態(tài)背光在屏幕亮暗區(qū)域之間造成的眩光現(xiàn)象。Mini LED的色彩也很出色,能夠覆蓋100%的BT.2020超廣色域,色彩的鮮艷度媲美OLED。Mini LED的體積更小,有利于制造更輕薄的大尺寸顯示設(shè)備。
除了Mini LED本身外,廠商在提升顯示器色彩表現(xiàn)上也—直在努力。如果說直接采用Mini LED背光是—種高成本方案,那么量子點背光就是一種更平民化的色彩提升方案。與普通的LCD顯示器不同的是,量子點顯示器它在藍色LED背光燈上覆蓋了一層量子點,從而可以提升顯示器的色彩飽和度。在主流色域標準下,采用了量子點背光的顯示器能輕松達到90%以上。
寫在最后:“睛彩”的40年
縱觀顯示器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微型計算機》陪伴大家見證了CRT時代的輝煌與衰敗、LCD時代的崛起、顯示器形態(tài)的變革、背光技術(shù)的升級換代……而這些變化都離不開上游廠商的創(chuàng)新和終端廠商的推動。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總是結(jié)伴而來,我們相信在未來40年里,顯示器將帶來更多的驚喜,一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