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珉寧,陳興華,俞 婷,孟凡宇,張 磊
(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yī)院中醫(yī)肛腸科,上海 201508)
痔瘡(hemorrhoids)的急性發(fā)是門診常見病情,患者發(fā)病時痔瘡腫脹脫出,難以回納,疼痛劇烈,甚為痛苦。雖然臨床指南多推薦手術治療,但大部分患者習慣于保守治療。在臨床中,常有患者自行購買參蘆、黨參、紅花等藥物泡水口服治療,也有一定療效。治療痔瘡的臨床藥物不勝枚舉,目前國內中醫(yī)治療痔瘡發(fā)作的處方主要劑型以飲片煎煮為主,其他中藥顆粒劑或湯藥顆粒劑并未被廣泛開展。目前,中醫(yī)治療“簡、便、廉”的特色在痔瘡的中醫(yī)治療中尚未得到有效的體現(xiàn)。有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簡單的中藥泡茶方治療可以改善痔瘡患者的部分臨床癥狀。中醫(yī)古籍中認為風、熱、濕、淤、飽食、久坐等可能是痔瘡的主要病因病機[1]?!镀諠健酚性疲骸吧w熱則血傷,血傷則經滯,經滯則氣不周行,氣與血俱滯,乘虛而墜入大腸,此其所以為痔也。”依據2006 年痔診治指南[2],“風、熱、濕、淤、虛”是痔瘡發(fā)作的主要病機,補氣和活血治則在臨床實踐都有應用?;诖耍狙芯恐饕^察活血化瘀治則與健脾益氣治則在急性痔瘡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6 月~2019 年2 月在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yī)院中醫(yī)肛腸科明確診斷為急性痔瘡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相關臨床診斷標準、年齡在18~70 歲、性別不限;排除標準:出血類及有出血傾向的患者,無其他嚴重的內科疾病以及近期服其他藥物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補氣組和活血組,各40 例。補氣組中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年齡18~63 歲,平均年齡(39.45±11.08)歲,病程1 d~40 年,平均病程(7.23±9.08)年?;钛M中男性27 例、女性13 例,年齡16~68 歲,平均年齡(37.40±12.68)歲,病程1 d~39 年,平均病程(5.39±8.07)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上海市中醫(yī)病證診療常規(guī)》[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肛腸病診斷療效標準》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①符合內痔和外痔及混合痔的診斷標準;②病情為突發(fā),伴有痔核脫出,難以回納,有肛門處明顯墜脹、異物感或疼痛;肛周痔粘膜下可見紫色團塊或硬結;無明顯糜爛性內痔黏膜合并出血者;③疼痛(VAS)評分:≥3 分;④病程≤7 d。
1.3 方法 補氣組:予健脾益氣中藥處方7 貼,含黨參10 g、炒白術12 g、升麻6 g、炙甘草3 g。服用方法:以上4 味中藥予沸水200 ml 泡茶20 min,待冷卻后分次口服,2 次/d,療程1 周?;钛M:給予活血止痛中藥處方7 貼,含紅花6 g、酒制大黃6 g、川芎6 g、炙甘草3 g。服用方法:以上4 味中藥予沸水200 ml 泡茶20 min,待冷卻后分次口服,2 次/d,療程1 周。
1.4 觀察指標
1.4.1 臨床療效 參照全國肛腸學術會議、《22 個專業(yè)95 個病種中醫(yī)診療方案》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標準:①治愈: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肛鏡檢查痔粘膜恢復正常,痔核縮小,顏色正常,療效指數(shù)≥95%;②顯效:癥狀體征改善,痔核紅腫消退或明顯消退,肛鏡檢查內痔粘膜輕度充血,痔核變小、色紅,療效指數(shù)≥75%;③有效:癥狀減輕,肛鏡檢查痔粘膜輕度充血,痔核色紫暗,療效指數(shù)≥50%;④無效:癥狀和體征較療前無改善,甚至加重,痔核糜爛破潰;或療效指數(shù)<50%。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積分為各項癥狀、體征和肛門鏡下檢查結果評分的總分。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2 痔核消退程度、疼痛程度及疼痛消失時間 痔核消退程度:痔核脫出近似圓形及橢圓形,依據2 次脫出痔核半徑的平方比計算消退程度,取近似值。疼痛程度評估: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術后的疼痛程度,同時記錄患者疼痛癥狀完全消失的時間。
1.4.3 中醫(yī)臨床病證評分[4]主癥:①有無痔瘡脫出:0分,無明顯痔核脫出;1 分,局部輕度痔核脫出,脫出長徑(Fd)≤0.5 cm,皮紋明顯;2 分,局部有明顯痔核脫出,0.5 cm<Fd≤1 cm,皮紋不明顯;3 分,局部痔核脫出嚴重,F(xiàn)d>1 cm,皮膚發(fā)亮。②有無血栓形成:0分,無血栓形成;1 分,粘膜下可見輕度青紫團塊;2分,局部有明顯青紫團塊;3 分,局部有大量青紫團塊。③有無疼痛:0 分,無疼痛;1 分,輕微疼痛,VAS評分≤3 分;2 分,中度疼痛,VAS 評分在4~7 分;3分,疼痛劇烈,肛管緊縮,VAS 評分≥7 分。④便血:0分,無便血;1 分,少量便血,便紙染血為主,色紅或淡;2 分,中量便血,出血點滴而下,色紅或淡;3分,便時大量出血,有噴射狀,色紅或淡。⑤瘙癢:0分,無肛門瘙癢;1 分,肛門偶有瘙癢,肛周皮膚正常;2 分,肛門瘙癢明顯,局部皮膚增厚,夜寐可;3分,肛門瘙癢明顯,夜寐難安,肛周皮膚增厚皸裂,抓痕明顯。次證:①有無小便不利;②有無大便秘結;③舌質紫暗有瘀斑;④脈弦或澀。有則為1 分,無則為0 分。
1.4.4 不良反應 記錄兩組不良反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M(P25,P75) 表示,比較行Wilcoxon 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活血組總有效率高于補氣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中醫(yī)臨床病證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臨床病證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中醫(yī)臨床病證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痔核縮小及疼痛情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疼痛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兩組疼痛消失時間均為4~5 d,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活血組痔核消退程度高于補氣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中醫(yī)臨床病證評分比較[M(P25,P75),分]
表3 兩組痔核縮小及疼痛情況比較[M(P25,P75)]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補氣組1 例患者自覺服藥2 天后大便干結,改變膳食結構,繼續(xù)服藥后好轉;另有1 例患者自覺服藥后乏力,要求繼續(xù)服藥1 周鞏固治療。活血組有1例患者偶有服藥后出現(xiàn)胃部不適感,經改變服藥習慣后消失。
痔瘡是一種肛腸科常見疾病,民間有“十人九痔”之說。痔瘡的主要癥狀為脫出、便血、疼痛、瘙癢、潮濕、大便性狀改變等。反復痔瘡的脫垂、疼痛、肛周瘙癢感以及脫垂引起的嵌頓等,嚴重降低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針對痔瘡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主要分為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
目前中藥藥酒、養(yǎng)生泡茶方在社會上有廣泛的應用,中藥飲片泡服療法在臨床上也有文獻報道[5]。采用中藥泡茶方預防或治療疾病時,大部分患者未經中醫(yī)師辨證,藥物的寒熱溫涼與患者體質的寒熱虛實相違背時會有產生一定副作用。因此需先對痔瘡患者的病因病機展開研究,痔瘡急性發(fā)作的中醫(yī)辨證多與熱、瘀、虛有關,少部分與風、濕病機有關[4]。其他研究[6]也顯示痔瘡患者最常見的中醫(yī)證型為脾虛氣陷證,其次為氣滯血瘀證、濕熱下注證等。痔瘡的組織病理研究中[7],可發(fā)現(xiàn)其中有明顯的靜脈曲張或血栓團塊,其他研究也證實血栓和瘀血在痔瘡發(fā)作中有特殊的意義[8]。
目前中西醫(yī)結合協(xié)會的共識中提及血瘀證有6個中醫(yī)類型[9]:氣虛血瘀證、血虛血瘀證、氣滯血瘀證、寒凝血瘀證、痰濁血瘀證及熱毒血瘀證。中醫(yī)基礎理論中,活血化瘀與行氣活血都是對瘀血證重要的治療原則。因此,本研究分別以補氣與活血為對照進行研究,其中補氣組中主要成分為黨參、炒白術、升麻、甘草,截取補中益氣湯健脾益氣之意?;钛M以紅花、川芎、酒制大黃、甘草主,截取桃紅四物湯化裁。補中益氣湯與桃紅四物湯在臨床都可治療急性混合痔發(fā)作[10,11]。本研究中,兩組治療后癥狀積分較治療前均下降,疼痛感基本消失,說明補氣和活血治療急性發(fā)作均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從單純的臨床療效來看,活血組總有效率高于補氣組,活血組消退程度高于補氣組。但從臨床癥狀評分上及癥狀緩解情況上看,兩法效果基本一致。說明痔瘡急性發(fā)作期內,氣虛和血瘀都是引起痔瘡發(fā)作的主要病機。因此無論補氣類藥物還是活血類藥物都可以改善急性期患者的臨床癥狀。這或許與中醫(yī)基礎理論中“氣能行血、血能載氣”有關。氣與血是密不可分的,氣為陽,血屬陰。氣為血之帥,故能行血;血為氣之母,故能載氣?!把獨獠缓?,百病乃生”,痔瘡發(fā)作亦是氣血不和所致。故兩組藥物都是對癥的,但其兩者間具體的作用機理、以及如何配伍以取得更好的療效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處,如泡茶法的藥物析出程度與煎煮效果未進行比較,藥物濃度也未進行檢測,其中主要成分的對比還需要科學的檢測,這也是下一步研究方向。
總之,中藥泡茶方可以作為急性痔發(fā)作時中醫(yī)治療的簡便用藥,活血藥物和補氣藥物在治療痔瘡急性發(fā)作期時的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活血藥物對痔核的消退程度優(yōu)于補氣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