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新梅
摘要:語文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它不僅僅是升學考試的保障。通過語文的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幫助他們完善人格。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通過閱讀寫作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他們的共情能力。然而,從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寫作的教學情況看,還存在一些問題,為此,我們要深入探究,并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有效措施
引言
小學語文閱讀寫作訓練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閱讀寫作的學習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采取灌輸式的形式,課堂氛圍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如果這種情況不改善的話,將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因而,在這里,我們以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為出發(fā)點,探討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措施。
一、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性
根據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學習情況來看,只有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實行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首先,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接觸到不同的事物,從而為寫作積累素材,使學生可以表達更多的東西。同時,學生能夠從閱讀材料中學習到寫作的技巧和情感表達方式,并將這些東西,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由此可見,閱讀和寫作之間相輔相成。其次,寫作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閱讀內容,使學生能夠和作者產生思想共鳴,幫助學生從情感方面深入的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在閱讀和寫作結合的教學下,可以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用更生動、更貼切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二、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措施
(一)抓住教材讀寫契合元素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材只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才是教學的關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教材就是讀寫契合的最佳途徑,教師要充分把握教材中的讀寫契合元素,促使學生通過教材學習,實現讀寫能力的雙向提高。如現下小學語文教材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主題編排非常鮮明,在讀寫契合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單元教學內容出發(fā),分析課文與課文之間的關系、分析課文與寫作之間的關系,從單元內容的整體思考安排出發(fā),去設計教學活動,從而將閱讀寫作契合在一起,實現在閱讀中滲透寫作知識,在寫作中聯系閱讀知識,以此為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發(fā)展提供保障。而這就要求,教師“早有準備”吃透教材,可以做到對教材單元每一篇文章內容了然于心,圍繞習作要求,抓住文章特點,訓練學生一兩項表達技能,實現讀寫契合。
(二)教師加強讀寫契合指導
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在小學語文讀寫契合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給予學生有效的讀寫契合指導,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首先,深入閱讀,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新課標提出“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發(fā)展學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基于此,在讀寫契合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的同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情景,以此更好地激發(fā)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讀寫轉化[2]。如可以結合教材文章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從而將學生的生活經歷與教材內容聯系在一起,促使學生對閱讀文章產生自身的生活的聯想和感悟,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教材文章的認識理解,學生也有話可說。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將與教材文章有關的音像圖畫,在課堂當中立體直觀展現出來,以此吸引學生走入情境當中,身臨其境地與作者進行對話交流,這也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產生寫作表達的欲望。
其次,注重讀寫契合的過程指導。著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閱讀的基本訓練不行,寫作能力是不會提高的”,其認為只有學生讀得好,才能夠寫得好,因此在小學語文讀寫契合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自身的有效指導,幫助學生讀懂文章,領悟文章的寫作手法,然后帶領學生進行練筆遷移,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現讀寫的有效轉化。如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關于寫景的經典散文,這些散文文字優(yōu)美、修辭豐富。教師可以在講解文章的同時,將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形式、運用技巧、運用意義結合文章實例全面講述給學生,這可以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此外,教師還可以立足于教材文章結構,引領學生對文章結構內容進行分析,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段落的不同作用,通過對教材文章結構的解讀,幫助學生掌握寫作謀篇布局的方法??傊?,在讀寫契合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將讀與寫聯系在一起,切記不可脫離閱讀去講解寫作,也不能用范文去代替作文指導,要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指導,促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提升。
最后,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是可以讓學生受用一生的,而小學階段正是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在讀寫契合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將習慣培養(yǎng)作為教學指導的關鍵,使學生能夠自覺將讀寫聯合在一起。如教師可以在平時的閱讀教學當中,有意識地向學生推薦文本寫作方法類似的文章。同時,還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讀中寫”的習慣,如在學生閱讀完一本書后,引導學生寫相關的讀后感和讀后賞析,通過這樣的練習,幫助學生養(yǎng)成讀寫契合的學習習慣。但需要注意的是,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的長期督促,教師要充分把握好課內和課外兩個語文學習天地,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受傳統(tǒng)思想和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閱讀和寫作分開教學的方式,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采取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的模式,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同時,這一模式也能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都有所提高,并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宗勛.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閱讀一體化教學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9):360.
[2]陳金有.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閱讀一體化教學策略探討[J].新課程研究(中旬-單),2019,(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