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階段的體育課與健康課是學生在進入青春期后了解健康知識和提高身體素質(zhì)的主要課程,是不可或缺的必修內(nèi)容。體驗式教學是古老的教學方法之一,但是在教育研究進入了新的時代之后它的內(nèi)容和理論都在不斷更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和健康課也開始受到了學校的重視,體驗式教學更適合需要全身心參與。
關鍵詞:中學教育;體育課;健康課;體驗式教學
初中階段是學生進入青春期的初級階段,學生不僅正在經(jīng)歷前所未有的身體轉(zhuǎn)變,也進入了需要引導的心理階段。體育課與健康課可以快速幫助學生了解所需的科學健康知識,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幫助他們提高身體素質(zhì),保持心理健康。體驗式教學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與具體情景體驗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促進學生自我成長,提高綜合素質(zhì)。這種教學方式適合需要全身心參與的體育和健康課,教師如何在課程中發(fā)揮體驗式教學的優(yōu)勢,增加課程的吸引力和效果是文章將要討論的問題。
一、 初中階段學生特點
初中階段的學生身體心理發(fā)育急劇變化,學習壓力也開始初現(xiàn),教師和家長都要正確認識這一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點,并在教育過程中采取正確方式,幫助學生順利成長。該階段的學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生理成長速度快
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是12歲-15歲之間,正好是青春期發(fā)育第一階段,身體的快速成長和心理成長的滯后都讓學生面臨許多問題。
(二)自尊心飛速發(fā)展
該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已經(jīng)開始發(fā)展,對于自立和自尊的需求也在成長,開始形成了清晰的自我概念,但是還沒有能力處理好個體成長所帶來的困惑,試圖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認為師長的要求成為束縛,往往表現(xiàn)出不馴服,強烈要求成人尊重他們的意志和人格。
(三)封閉性
該階段的學生開始抗拒與周圍交流,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的成長讓他們產(chǎn)生了很多不知所措的情緒和無法理解的問題,但是因為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和對權威形象的抗拒,讓他們往往形成封閉的交流圈子,甚至封閉的自我排解。
同時該階段的學生還存在著易沖動、性意識覺醒、反抗權威等各種特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該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尊重學生人格,愛護學生身心健康。
二、 體育課和健康課課程特點
根據(jù)最新《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體育課與健康課是學生綜合發(fā)展的重要必修課程,需要具有基礎性、實踐性、健身性和綜合性,以增進學生健康,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標,學習體育知識和健康知識為主,要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學生主體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引導學生學會體育和健康知識。
在初中階段要求學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預防等知識,初步掌握科學鍛煉的方法,提高體能水平,基本形成健康的社會習慣,掌握基本的青春期保健知識。同時還要注重體育和健康課程對于心理健康的影響,在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果敢頑強的意志與團隊合作的精神。
當然,體育課與健康課程的構(gòu)建與教學除了要符合課標要求,還要根據(jù)學校與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規(guī)劃與開發(fā),所以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積累,設計真正有效的教學內(nèi)容和方式。目前來說,體驗式教學方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三、 體驗式教學在體育課與健康課中實踐要點
體驗式教學方式通過讓學生參與具體情景體驗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促進學生自我成長,提高綜合素質(zhì)。以下是體驗式教學在實踐中的幾個要點。
(一)以學生為主體
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是需要以學生為主體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他們發(fā)揮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產(chǎn)生學習的內(nèi)動力,才會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才能堅持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作為主體的參與意愿,尤其是體育課這種需要學生身體和大腦同時參與的課程。只有學生全心全意才能產(chǎn)生教學效果,避免危險發(fā)生。
(二)趣味性
體育課和健康課應該是學生最喜歡的課程,教師除了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學習和實踐之外,在理論課程中也要注意趣味性?;蛘唛_設健康生活課程內(nèi)容時邀請醫(yī)院宣傳部門進行宣教活動,很多公立醫(yī)院已經(jīng)有著成熟的宣教課程。有條件的學校甚至可以與科研院校合作,進行體育活動相關研究,讓學生有切身的參與感之外看到科學信息的呈現(xiàn)。
(三)多樣性
進行體育教學時,現(xiàn)代的體育教師往往教學方案過于單一,主要是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帶學生在操場中進行兩圈繞跑,而在天氣和暖的時候,在操場內(nèi)做做游戲或自由運動,這些訓練方式不僅缺乏運動的目的性,而且較為單一,導致學生在操場上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這樣就無法使初中生建立對與體育課相關的興趣導向,教學任務的設計不合理,會極大的影響最終的教學質(zhì)量,所以在進行體育課教學時,教師需要著重于教學方案的多樣化建設,這才是建立有效課堂的關鍵。在體育課程中我們同樣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性,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差異性,利用校園團體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體驗教學,比如足球隊、籃球隊、羽毛球隊等。還可以開展舞蹈比賽,郊游爬山,自行車遠足等活動。甚至這種多樣性可以體現(xiàn)在健康知識教育中,比如健康知識大賽,7天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活動等等,這些不同的體育活動體驗可以極大的增加學生的活動時長,真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在進行準備時,老師可以設置圓形慢跑或接力慢跑來幫助學生產(chǎn)生熱身作用,而這種跑步方式能夠與快速跑步相呼應。在慢跑以后孩子們的運動積極性也被調(diào)動起來,此時教師可以安排類似于“踩尾巴”的游戲,使學生能夠更主動的投入到運動中,在完成游戲后,教師可以開展30米快速跑的教學,由于學生對于運動有了基本的熟悉度,并且已經(jīng)完全熱身,所以30米快跑的教學質(zhì)量能夠進一步提高,彰顯了體育教學的趣味性。
(四)興趣法
在進行趣味性的體育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從自身做起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育中的陳舊觀念,了解中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程度。在進行新型教學方案的選擇時,需要盡可能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在這種背景,學生需要獲得足夠的興趣和熱情才能主動投身到體育活動中,使課堂教學質(zhì)量進一步提升。例如在進行跑步訓練時,可以采用趣味性的跑步來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中跑步的枯燥性。例如采用追逐跑或抓鬼等游戲,這樣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跑步活動中,而且教師還可以根據(jù)體育教學的需求給學生制定各種要求,例如在跑步時不可張嘴呼吸,需要用鼻呼吸,這樣既達到了體育運動鍛煉的目的,又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得到了快樂。除此之外,體育教師在進行鍛煉方式的設置時,還應當創(chuàng)造出更為新穎且豐富的鍛煉形式,可以在課堂中采用各種夸張的教學用具,例如,可以選擇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撕名牌跑步模式,這樣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娛樂因素,既能夠使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又能夠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
(五)模仿法
體育運動最初是建立在勞動人民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的一種休閑娛樂形式,所以體育運動與人們的生活也有較高的契合度,大部分學生都能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所以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開展有關生活的趣味性體育教學。體育教師可以在教學的基礎上通過模仿的方式建立全面且有效的練習方式。例如選擇鴨子學步、推小車和飛撲的教學活動,通過要求學生模仿不同的動物進行活動,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快樂,并且提高學生對各種體育活動的認知,也可以在體育課程中要求學生模仿動物進行運動后,讓別的同學猜測模仿的是什么動物,這樣能夠使學生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使學生感受到快樂。
(六)變通法
變通法在應用過程中主要是對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各種器具進行變通,來提高學生受到教學的知識面。通常情況下來說學生在進行體育訓練時,常用的器具包括計時器、護膝等,而主要跑步路線以橢圓形操場為主,所以大多數(shù)狀況下學生的體育運動都以重復性訓練為主,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的趣味性和積極性。所以在這種狀況下,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變通來改善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常見的直線路徑將其改變?yōu)椴ɡ诵位蛏咝?,也可以要求學生轉(zhuǎn)變常規(guī)的向前跑模式,通過向后跑來進行鍛煉,這樣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可謂一舉兩得。
(七)做好備課
備課要有一定的格式,但不必在備課的過程中為追求新穎的教案格式煞費苦心,適合自己的習慣就好。教案只是備課的文本材料,只要能直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設計思路、設計內(nèi)容、設計步驟就可以了。備課要注意的:第一,因為體育課一般都是在室外進行的,以學生的身體活動為主要手段來進行的,所以上課的環(huán)境每節(jié)課可能都有變化,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時要結(jié)合本校的特定環(huán)境,因校制宜、因時制宜,靈活恰當?shù)剡\用各種適合的教學方法了。第二,老師要盡量提高器材的使用率,同時要避免進行過于復雜的場地、器材的設計,就力求簡單、實用、高效。要進一步研究教材和學習與授課相關的知識點,弄清課程標準要求、動作要領、教學重難點和一般的教學步驟。一般來說,每一個教材需要經(jīng)過一個單元的教學過程,在單元的授課過程中每一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都不同,但又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這就要求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能忽略每一節(jié)課前后節(jié)的內(nèi)容,而應做到融會貫通。
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對學生的體育和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廣大教師孜孜不倦去探索更好的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展開情景構(gòu)建,滲透體驗式教學,推動教育改革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莊輝.淺析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健康課程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5(12):184.
[2][美]吉爾波特·薩克斯,王昌海譯.教育和心理的測量與評價原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2002.
作者簡介:李偉偉,河北省秦皇島市,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