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
熱身的正確步驟
一場完整有效的熱身,應該按照三個步驟來進行:
全身性熱身
全身性熱身主要是為了提高心率、呼吸節(jié)奏和體溫,將身體“喚醒”。常見的全身性熱身主要包括慢跑、跳繩、騎車、廣播體操等。時間大約5 分鐘,直到身體開始出汗。
拉伸運動
拉伸運動是為了拉伸全身的主要肌肉和韌帶,增加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預防運動損傷。常見的拉伸運動有伸展四肢、壓腿等。拉伸的時候,每個動作應保持15 秒左右,并重復2 到3 次。整體時間大約需堅持10分鐘。
針對性熱身
針對性熱身主要是針對具體的運動項目展開的,以讓我們的身體為接下來的劇烈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打籃球前的運球練習、踢足球前的搶圈游戲等。時間大約5~10 分鐘。
值得注意的是,熱身時間不能太長,運動量不能太大,否則就會浪費體力,得不償失。
可我還是不明白,既然都是運動,為什么一定要先熱身呢?直接開始不一樣嗎?
熱身,將身體喚醒
直接開始運動?我們的身體可不答應。你瞧,我們所說的運動,都是圍繞關節(jié)展開的,比如跑步用到的主要是下肢關節(jié)。我們的關節(jié)是由骨骼、肌肉、韌帶和軟骨共同組成的。在運動的時候,它們各自發(fā)揮著作用。
骨骼主要起支撐的作用。沒了它們,我們就會像章魚一樣軟綿綿的,別說運動,站立都成問題。
肌肉分為肌腱和肌腹兩個部分。肌腱是將肌肉和骨骼連在一起的結構,沒什么彈性,我們可以將它們想象成將肌肉粘到骨骼上的強力膠。肌腹就是通常所稱的肌肉,它們能伸能縮,牽引骨骼產(chǎn)生關節(jié)的運動。
韌帶長在骨骼之間,它們就像膠帶一樣,起著固定和連接骨骼的作用。韌帶只有一定的強度和彈性,骨骼的活動范圍因此受到限制。
軟骨生長在骨骼的端頭。它們就像是骨骼之間的墊子,起著緩解摩擦、震動和沖擊的作用。
你說得都對。但是,這和熱不熱身有什么關系呢?
關系可大了!簡單說就是,在運動之前,上面提到過的這些身體結構都處于緊張、僵硬、收縮的狀態(tài),它們就像是還在沉睡中一樣,不適合立刻進入運動狀態(tài)。如果將它們強行喚醒,它們就會覺得疲憊,容易受傷——想想你被人吵醒后帶著“起床氣”的樣子吧。熱身,就是要慢慢地將它們喚醒,讓它們以飽滿的“情緒”進入運動狀態(tài)。
如果要進一步解釋,我們就要借助顯微鏡了。讓我從肌肉開始說起吧。
我們的肌腹可不是完整的一塊,而是由一根根肌纖維組成的。數(shù)根肌纖維組成初級束,初級束組成次級束,次級束再聚合成肌腹。大橋鋼纜的結構,就跟肌腹異曲同工。
這種結構能讓我們的肌肉更強大,但內部的肌肉束之間會產(chǎn)生摩擦力,影響肌肉的伸縮。肌肉的溫度越低,這種摩擦力就越大。因此,通過熱身提高身體溫度,能讓肌肉更“活泛”,能完成更多、更復雜的動作,也更不容易拉傷。
同時,熱身能讓韌帶拉伸并處于緊張狀態(tài),避免韌帶拉傷;能讓關節(jié)處的關節(jié)液增加,減輕關節(jié)軟骨間的摩擦;能提高心率和呼吸節(jié)奏,促進血液循環(huán),讓肌肉獲得更多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傊?,熱身就是喚醒我們的身體,讓它做好運動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