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延會
淅淅瀝瀝的秋雨,從晨落到暮。雨點打在窗玻璃上,發(fā)出啪嗒啪嗒的聲響。一縷很淡很淡的幽香,穿云破霧,裊裊娜娜走來,是桂花的香。
突然想起李清照的詩句來:“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蔽蚁矚g桂花,源于父親。
如今,正是桂子飄香的八月。老家院子里的桂花樹上一定綻滿了鵝黃色、小米粒一樣的桂花吧。那一簇簇淡黃色的花小而緊密,連綿的秋雨里,小小的桂花一定在雨霧中搖曳,笑意嫣然,星星般地綴滿枝頭,在墻頭偷偷地望著行人。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桂花一定格外嫵媚,格外嬌俏。
剛嫁到夫家那幾年,每到院子里桂花飄香的日子,父親總會讓母親做了桂花糕給我送來。如數家珍地絮叨著我小時候的事兒。我想,現在的父親早就不記得那棵桂花樹了,父親甚至不記得我了,他給我送桂花糕,絮叨往事的情景也只能是一種奢望和夢想。
我是在父親和桂花樹的呵護下長大的。除了父母,桂花樹是看著我長大的最親密的伙伴。每當桃紅柳綠的時候,我就盼著桂花飄香的日子,等到桂花樹那層層疊疊、濃濃密密的油亮翠綠的葉子間終于開出黃盈盈的小花了,我就鬧著要父親摘下花來,讓母親做桂花糕。當桂花的香氣飄散在整個村莊上方時,我早拉著父親的衣角來到桂花樹下,父親仰頭朝樹上望,看著那濃香四溢的簇簇小花,父親把我放在肩頭,讓我靠近桂花,聞著桂花的香氣,給我講故事。吳剛伐樹的故事在空中飛揚,父親告訴我,吳剛雖然犯了錯,但是他有擔當,肯認罰,是個勇于承擔責任的人,墻角下正在刨食的雞聽了,也“咯咯”地應和著。
六歲那年,我成了一名小學生。有一天,嘴饞的我和妮妮瞞著父母,去摘王大媽家的秋梨。在桂花樹下,父親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年邁的國王,沒有子嗣,想找一個人來繼承王位。于是,他召集全國的男孩,發(fā)給他們一人一?;ǚN,三個月后,看看誰種的花最漂亮。時間到了,孩子們捧著各種漂亮的花兒來了,可國王卻走到一個手捧空花盆的男孩面前,選這個男孩繼承了王位,因為國王給孩子們的花種是煮熟了的,根本種不出美麗的花。
十歲那年,在桂花樹下。父親一邊擇從地里擔回來的花生,一邊讓我讀許地山的《落花生》給他聽。也是在那時,我明白要做一個有擔當的人,要誠實對人,成為有用的人。父親給我講的每個故事,說過的每句話,讓我讀的每一篇文章,都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里。
十四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我無法正常學習。中考結束,一向成績優(yōu)異的我與自己最喜歡的中師失之交臂。這個令人絕望的消息傳來,我抱頭痛哭,痛不欲生。桂花樹下,父親開導我,人生的路很長,不能只看眼前的一點點兒,要振作精神,堅強地面對現實。
十七歲那年,身為民辦教師的父親實在無力再供我讀書,他每月僅有的37塊6毛錢的工資都被他拿去救濟比我更貧窮的孩子了。家里的開銷來自父親編葦席,殺荊條編荊芭,捋連翹的收入。桂花樹下,父親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做人的初心不在于多富有,而在于多少人因為有你的參與而有所改變;做人的初心在于你可以幫助多少人,影響多少人,多少人會因為你出現在他的生命里而改變了自己。父親說做人就像這桂花,雖然花朵不大,顏色不艷,但它的香氣卻久遠、綿長。聽了父親的話,我參加了鄉(xiāng)里組織的招教考試,以第一名的優(yōu)異成績成為一名代課教師,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三十多年來,有時我雖也會為自己的身份尷尬,為自己的報酬神傷,但一走進教室,父親就會用平和、淡定、從容的生活態(tài)度告誡我:教好每一個孩子就是我的本心。我用我力所能及的力量豐盈著自己的內心,讓我遇到的每一個孩子都心存善念,學會博愛。
一次又一次,桂花樹下,父親用最普通的方式教給我做人的道理,告訴我面對逆境應該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父親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使命,也影響著我的人生。
一陣風吹來,我突然覺得,父親就是一棵桂花樹,他不和春天的花兒爭艷,只用自己的芳香開放。后來,我出嫁了,離開了父親,離開了院中的那棵桂花樹。但無論我走到哪里,每年桂花盛開的季節(jié),父親總會讓母親做了桂花糕給我送來,興致盎然地和我絮叨小時候桂花樹下的事兒。這讓我覺得,我從沒離開家,從沒有離開過桂花樹,就像從沒離開過父母親一樣。
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瀝瀝,雨點打在窗玻璃上,就像打在桂花的枝葉上,啪嗒啪嗒響,這聲音,如此悅耳,引領著我走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