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笛
有一種傳說:人是由鳥兒進化而來的。
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人,但到處都有飛來飛去的鳥兒。
鳥兒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它們有自己的語言,不但能夠口頭表達所見所聞,而且總是有很多美妙的想法。它們認為,用石子可以擊中獵物,用火炬可以嚇跑猛獸,用泥巴、樹枝和石塊可以建成又大又結實的房子,用容器可以蓄水,用種子可以種植糧食,總有一天,它們可以安居樂業(yè),再也不要為覓食而四處奔波了。
但是,鳥兒沒有手,不能把這些美妙的想法付諸行動。
有一天,上帝做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將一部分鳥兒的翅膀變成胳膊和手。
這個消息在鳥群中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議論紛紛,有的鳥兒想試試,有的鳥兒不愿意,更多的鳥兒是等待觀望。那些生活穩(wěn)定的鳥兒大多不愿意失去翅膀,只有那些翅膀殘疾的鳥兒表示愿意,因為如果不愿意,它們也飛不了,大不了是一死,不如碰碰運氣。
這些有了手的鳥兒,顯得不倫不類,成了體面的鳥兒們的嘲笑對象。但是,后來事情發(fā)生了變化,這些有手的鳥兒能用手揀起石子擊中獵物,能用火炬嚇跑猛獸,能用泥巴、樹枝和石塊建成又大又結實的房子,能制作蓄水的容器,還能種植糧食,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真的再也不用到處覓食了。
這可把那些有翅膀的“親戚們”羨慕壞了。但是,這個時候,上帝限額了,只有極少數(shù)鳥兒才有機會把翅膀變成胳膊和手。
再后來,這些有手的鳥兒慢慢地進化成了人,而有翅膀的鳥兒一代又一代地保持著原樣,嘰嘰喳喳地在天上飛來飛去。
有時,鳥兒吃飽后會聚在一起交流,它們或許又有了許多新的想法,但是只有想法,沒有將想法付諸行動的手,它們只能繼續(xù)過著以捕蟲為生的流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