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國
文題呈現(xiàn)
生活、學(xué)習中,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大量的物品,如早晨起床洗漱用的牙具、毛巾,吃飯用的碗筷,上學(xué)路上乘坐的車輛,以及學(xué)習文具,等等。請選擇一種你熟悉的物品,自選角度,自定立意,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寫作提示
這是一篇寫物作文,文題中已經(jīng)為我們列舉了不少物品,都可以拿來寫??梢宰プ∥锲返奶攸c,對其進行仔細觀察,細致描摹;也可以敘述這件物品與自己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一種物品,都有多個表現(xiàn)面,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兩面。這就需要我們在下筆前確定好角度,有重點地去描寫刻畫,并且讓這些重點為作文的中心服務(wù)。
初作亮相
鏡 子
炎熱的夏日午后,我在衛(wèi)生間里對著鏡子梳理凌亂的頭發(fā)。①
“咣當!”鏡子碎了,留下一地大大小小的碎片。
我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的一切,我明明什么都沒有做,它怎么就掉了下來呢?這下可怎么辦?要是媽媽知道的話,我肯定是要挨罵,甚至要挨打的?、?/p>
我郁悶且煩躁極了。③
“什么聲音?什么東西摔碎了嗎?”媽媽的聲音從屋外傳來。我一下子慌了,從小我就是媽媽眼中的乖乖女,犯的錯誤更是屈指可數(shù),這下子她會怎么看我?會不會就不喜歡我了?隨著腳步聲越來越近,我來不及多想,趕緊離開“案發(fā)現(xiàn)場”。④
我躲回了自己的房間,忐忑地猜測著外面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況。“咚、咚!”媽媽敲門進來。
我假裝鎮(zhèn)定地說:“剛才是什么聲音呀?”媽媽沒說話,只是看了看我。我不禁低下了頭,想起碎片還沒掃,靈機一動,說,“媽,我去把鏡子的碎片掃掉吧?”可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媽媽一下子抓住了我話中的漏洞,問我怎么會知道鏡子碎了。我硬著頭皮說是猜的。媽媽顯然不相信我,但她也沒有批評我,這更讓我無所適從了。⑤
晚上,我從外面回來,依然無法釋懷。我做錯了事,這顯然已被媽媽發(fā)覺,為什么她不當面道破?她心里在想什么?是維護我的自尊,還是考驗我的誠實?或者……想著想著,我羞愧極了。我可一直是父母眼中誠實的孩子,怎么越長大反而越糊涂了呢?說謊有什么好?瞞得了一時,還瞞得了一世嗎?如果每個人都說謊的話,那我們還要怎么生活下去?⑥
想到這里,我鼓起勇氣敲開了媽媽的房門,跟媽媽道了歉。媽媽卻笑了:“你這孩子呀……”媽媽的批評讓我心安許多,至少我可以肯定,道歉是對的。
“孩子,你打碎了一面鏡子,卻找到了另一面更加珍貴的鏡子,明白這一點比什么都重要!記住這面鏡子讓你重新認識自己,讓你找回了真正的自己?!眿寢尩脑捴两裱元q在耳?、?/p>
①開篇就亮出了本文的寫作對象——鏡子,但過于平鋪直敘,缺乏生動性。
②鏡子無緣無故掉到地上,不太符合事實,應(yīng)修改。另外,鏡子并非什么貴重物品,卻把后果說得如此嚴重,不夠真實。
③建議運用適當?shù)拿鑼懛椒ǎòōh(huán)境描寫)對這一心情進行刻畫。
④此處的心理描寫很有必要,但可以輔以其他描寫方法(如動作描寫),并盡量讓語句生動有趣,因為這畢竟是發(fā)生在母女之間的日常小事。
⑤此處應(yīng)繼續(xù)用簡潔的人物對話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⑥“我”自省的心理活動是情節(jié)發(fā)展必不可缺的,但語句不夠簡潔。
⑦媽媽的話是本文的主旨所在,要精練順暢,使其富有哲理,起到升華全文的作用。
修改建議
小作者緊扣文題,選取生活中常見的鏡子,由鏡子碎了怕受到媽媽責罰,到主動向媽媽說明真相,得出我們要經(jīng)常用鏡子“照照自己”的主題,頗具哲理性。小作者在作文中運用了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既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又突出主題。美中不足的是,小作者沒能更多地運用其他描寫方法,如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使作文情節(jié)發(fā)展自然,內(nèi)容充實。建議修改時適當增加相關(guān)描寫方法,并且對環(huán)境進行適當?shù)匿秩?,以烘托人物心理。當然,部分句子需要簡練一些?/p>
升格展示
鏡 子
◎夏妍妍
午睡醒來,我到衛(wèi)生間洗了臉,然后站到鏡子前,歪頭扭頸、聳鼻子瞪眼地臭美起來。
“嘩啦——”鏡子像是受了我“絕美容顏”的驚嚇,從墻上一頭栽下,變成一地晶晶亮亮的碎片。
我也受了不小的驚嚇,感到不可思議:明明我沒有碰到它——哦不,明明只是我的頭發(fā)輕輕拂了它,它怎么就碎了?這可怎么辦?這面鏡子是媽媽和爸爸結(jié)婚時買的,媽媽不知道在它面前“臭美”了多少回。媽媽要是知道我打碎了它,不知道會怎么責怪我呢。
窗外,蟬兒終于有了為平日被我舉著竹竿追趕的報仇機會,歇斯底里地叫著笑著。我焦躁得頭皮似乎要爆裂。
“什么聲音?摔碎了什么?”媽媽的聲音從屋外傳來。我更加慌亂:我從小就是媽媽眼里的乖乖女,幾乎沒有犯過錯誤,這下子她會怎么看我?不行!我不能讓我苦心經(jīng)營十幾年的“光輝形象”轟然倒塌,那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我趕在媽媽進門之前,像貓一樣輕手輕腳地上了樓,潛進自己房間,輕輕關(guān)上門——不在“案發(fā)現(xiàn)場”,一切與我無關(guān)。
“咚、咚!”媽媽敲門進來。
我假裝鎮(zhèn)定道:“媽媽,剛才是什么聲音呀?”媽媽看了看我,輕輕一笑,沒說話。
我不禁低下頭,想起鏡子的碎片還沒有掃,靈機一動,說,“媽媽,我去把鏡子的碎片掃掉吧。”話一出口我就后悔了,但為時已晚。
“鏡子?鏡子打破了?”媽媽看起來并不吃驚。
“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在心里狠狠地罵著自己,又強擠笑臉,故作輕松地說:“哦,聽那聲音,大概是鏡子打碎了吧,不是鏡子又能是……”
晚上,我依然為這件事煩躁。我打碎了鏡子,媽媽顯然是知道的,但她為什么不當面道破?為什么看上去反而是信了我的話?是在考驗我的誠實,維護我的自尊,還是要向我表達什么?我羞愧極了。我一直都是誠實的孩子,這次怎么糊涂了呢?
我敲開媽媽的房門……
“妍,媽媽為你高興。你打碎了一面有形的鏡子,卻得到了一面更為珍貴的無形的鏡子?!眿寢寣⑽逸p輕攬進懷里,“記住了,經(jīng)常用這面鏡子照照自己,看看自己還是那個曾經(jīng)的自己嗎……”
媽媽的話,至今言猶在耳。
(安徽懷寧縣小市初級中學(xué),指導(dǎo)老師:李征)
升格點評
小作者緊扣文題,運用多種描寫方法,通過“我”打碎鏡子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動和主動向媽媽說明情況的描述,告誡我們:一個人要敢于承認錯誤,善于反思,方可不失初心和本真。相比初作,升格后的作文內(nèi)容充實了許多,也有趣了許多。這得益于小作者在原有的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基礎(chǔ)上,恰到好處地增補了一些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譬如第一段“我”照鏡子的動作,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但從中可以看出“我”當時的冒失勁兒,為即將打碎鏡子埋下了“禍根”;再如第五段,“我”“逃離案發(fā)現(xiàn)場”的動作描寫,語言活潑,有現(xiàn)場感,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大大增強了作文的可讀性。
升格啟示
人物在文中要說話,說話時眼睛、眉頭的狀態(tài),嘴巴、手腳的動作,人物的所思所想等,都是讓作文內(nèi)容充實、豐富的要素。當然,成功地運用各種描寫方法,離不開同學(xué)們平常的用心學(xué)習和對日常生活的細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