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暖
左讀范文
天高地厚
這是一對讓人羨慕的孿生姐妹,她們長得同樣漂亮。當她們漸漸長大,所有不相同的地方便開始顯露出來。上學以后,姐姐聰明伶俐,能言善辯,妹妹卻性格內(nèi)向,沉默寡言。
按理說,內(nèi)向的孩子一般都學習好,可是在這對姐妹身上表現(xiàn)得卻恰恰相反。雖然妹妹一直很努力,可學習卻總是上不來,在班上處于下游。而姐姐每天也不見得怎么學習,卻一直是班上的尖子。對此,姐姐不驕傲,妹妹也不自卑,兩人還是好得跟一個人似的。每次姐姐在臺上領獎狀或表演歌舞,妹妹都在臺下興奮地鼓掌,沒有半點嫉妒。
妹妹是一個極其熱心的人,對同學,除了學習,能幫得上忙的,她從不吝嗇。因此,雖然她學習不好,但老師和同學乃至身邊的人都非常喜歡她。當然,也只有和姐姐在一起時,她的話才會多一些。姐姐對她最好了,因為這個比她晚十分鐘來到世上的妹妹一直讓她心里暖暖的,充滿感動。自己沒有想到的一些細節(jié),妹妹都能替她想到,她從沒想過,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了妹妹將會怎樣。她一直認為,既然上天讓兩個人同時來到世上,就是為了讓她們相互扶持。
高考后,姐姐不出意料地考上了一所全國知名的重點大學,而妹妹也不出意料地落榜,人們在稱贊姐姐的同時也不嘲笑妹妹,她們都是很好的孩子,只不過好的地方不同罷了。妹妹也沒有悲傷,仿佛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
姐姐上大學后,妹妹沒有復讀,而是在省城的制衣廠找了份工作,一開始是當學徒,薪水少而且累,可她似乎不把這當成一回事,每天都是微笑著的,仿佛什么樣的生活對于她來說都充滿了樂趣。她依然不愛說話,只是用行動證明著自己的善良和美好。不過,從小到大她都是和姐姐在一起,如今一分開,就像丟失了一半自己。遠在外地的姐姐也有著同樣的感受,她依然張揚,依然優(yōu)秀,只是有時突然想起妹妹,才發(fā)覺有一片空間是自己用任何東西也無法填補的。想妹妹時,她便給妹妹打電話,把所有的話都說給妹妹聽,每次妹妹都會安靜地聽著,偶爾才插一兩句嘴。妹妹在想姐姐的時候卻從不打電話,她寧愿把心里話都寫在日記里。
經(jīng)過努力,妹妹在制衣廠所學的技術越來越精湛,甚至開始自己設計服裝。而此時姐姐已經(jīng)畢業(yè),毫不費力地在一家跨國企業(yè)謀得了一份高薪工作。人們看著兩姐妹的現(xiàn)狀,有時會覺得她們真的有著天差地別的距離。
幾年后,姐姐在那家公司中步步高升,直到坐上了副總經(jīng)理的位置,她在社會上依然光芒四射。而沉默的妹妹此時已自己開了一家服裝廠,雖然創(chuàng)業(yè)艱難,經(jīng)歷了不為人知的艱辛,可前景卻是樂觀的。她所設計的服裝款式已與國際流行趨勢接軌,并多次獲得大獎,一時間,她收到的訂單越來越多。
后來,姐姐有了男朋友,是一個沉默而善良的男人,從他身上,似乎可以看見妹妹的影子。而此時的妹妹已經(jīng)結婚了,她的丈夫和姐姐一樣,優(yōu)秀張揚卻有著一顆溫柔善良的心,和他在一起,妹妹能找到一種久違的默契。
直到此刻,人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姐姐和妹妹都是同樣的優(yōu)秀,在各自的天地里活出了精彩。是的,她們也許一個是天一個是地,可是天高地厚,有著同樣的博大與廣闊,而且,彼此守望,相互依存,永不分離!
(作者包利民,選自《新青年》2006年第12期,有刪改)
亮點借鑒
以對比來展示人物性格,是寫作中經(jīng)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將某一人物的風格與特征與另一人物進行對比,二者形象都會更加鮮明。若想用好對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構思顯不同。寫文章,意在先。胸中有構思,方可著手設計。是全篇使用一個大的對比,還是在某一情節(jié)上安排一個小的對比,這都需要精心設計。通過對比,要彰顯人物怎樣的特征,要讓讀者明白什么,是否正好與自己的主題相照應,也應仔細考量,不可勉強為之。在選文中,作者對于對比的運用就十分巧妙。從大的方面來說,作者從頭到尾在都將姐妹二人進行對比,構思巧妙,思路清晰;從小的方面來看,作者將姐姐和妹妹的不同性格、不同的人生軌跡等進行對比,使人物各顯其神。結尾處交代姐妹二人“殊途同歸”,體現(xiàn)了文章的主旨:只要不斷奮斗,就會收獲各自的美好人生。
2.選材有指向。所選材料一定要與表達的主題一致,且為主題服務。表現(xiàn)人物性格時可以橫向比較,即與他人對比,顯示出人物獨有的特征;也可以縱向比較,即人物自己與自己對比,展現(xiàn)不同時期的不同做法與想法,塑造出豐滿的人物形象。從選文整體來看,作者用到了橫向比較,文中的姐妹一開始就顯現(xiàn)出不同,而她們的人生經(jīng)歷也有著較大差別;從個體來看,作者用到了縱向比較,姐姐和妹妹都保持了自己的個性,沒有受對方的影響而改變,她們雖各有不同,但都在為生活而努力,最后每個人都散發(fā)出自己的光芒。作者的選材緊扣主題——天高地厚,天地相去甚遠,卻同樣博大與廣闊。
3.結構要巧妙。行文時可多在結構上進行考量,巧妙安排對比。如選文中,對姐姐和妹妹的敘述交替進行,不同時間,不同事件,不同結果,似乎沒有技巧,實則巧妙自然,不留痕跡。
右寫作文
姐姐老師
◎王智霖
我從小膽子大,為此沒少挨母親的責罵。
我最喜歡奶奶家院子里的那口古井,沒事就去井邊打水,其實我根本不會打水,一只鐵桶扔到井里,來不及鉤上來它就沉落井底了。為此,奶奶不知買了多少新水桶??傊?,我淘氣的很,沒辦法,奶奶只得說要是再丟了水桶,就不要再喝水,還威脅我說不給我飯吃。
母親也沒轍,就讓姐姐帶著我玩。可是我不喜歡,姐姐不是看書,就是繡花,而這些,都是我討厭的。
一天,姐姐與我約定,如果我能把《格列佛游記》看完,她就給我五塊錢。這讓我有點興奮,就算看不完,我也要裝作一本正經(jīng)、全神貫注的樣子,只要把書翻到最后就是勝利。而姐姐則手捧一本《平凡的世界》,目光專注,表情嚴肅,一動不動。這讓我不由得懷疑她的書好看,而我的書無聊??戳藳]一會兒,我就堅持不住了,我故意晃動她的手臂,可她不為所動,雙眼緊緊盯著書,默默不語。我又站起來,繞著姐姐走一圈,再走一圈,見毫無作用,才默默地坐回椅子上,翻開書,慢慢地進入了文字世界。
突然,外面下雨了。我立馬起身,跑到窗前打開窗戶,讓雨珠飛進來。我喊道:“姐姐,快來看,下雨了!”然而姐姐的耳朵似乎被塞住了一樣,毫無反應。我貼近她的耳畔又說了一聲:“姐姐,休息一下吧,你看外面的雨都飄到屋子里來了。”沒想到她立即繃起面孔,嚴肅地說:“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專心,像小貓釣魚一樣三心二意怎么能行!”
我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又回到座位上,拿起書重新看起來。那天下午,我只讀了三分之一,然而,這已是我從來沒有做到過的事了。
如今,我的性格有所改變,這都要感謝姐姐,她的沉著冷靜,她的細膩嚴謹都影響了我。
我是舟,姐姐就是槳,我的每一次前進都有姐姐的功勞??梢赃@樣說,姐姐就是帶著我前進的老師。
(浙江海寧市鵑湖學校)
點評
小作者將自己的頑皮好動與姐姐的沉著冷靜、好學善思進行對比,進而表現(xiàn)主題,即對姐姐的感激之情。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十分到位,如看書時姐姐不被任何外因所干擾,而“我”卻來回站起來數(shù)次,兩個人迥異的性格立即顯現(xiàn)出來。作文語言自然流暢,生動活潑,畫面感強,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