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伍,趙健健,葉平理
(中煤資源發(fā)展集團 河南分公司技術部,河南 鄭州 450018)
在煤礦生產(chǎn)過程中,隨著埋深的增加,巷道壓力變化較大,尤其是在孤島工作面的回采過程中,由于工作面三側均為采空區(qū),工作面壓力顯現(xiàn)較為明顯,尤其是工作面超前支護段,受到礦壓影響較大,變形較為嚴重,影響通風斷面;在嚴重區(qū)域可能需要停止生產(chǎn)進行超前段的修復,維護修復不僅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也對煤礦安全生產(chǎn)帶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豫西地區(qū)大部分煤礦企業(yè)超前支護大多采用單體柱支護,在孤島工作面回采過程中支護強度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場使用,因此對于孤島工作面超前支護段的支護工藝改進,也成為擺在煤礦安全生產(chǎn)方面的一道難題[1-3]。
此次通過多次的外出考察以及與廠家技術人員的溝通,在孤島工作面回采過程中試用超前支架支護技術,解決現(xiàn)場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對于采掘接替過程中,采區(qū)順序回采過程中,布置綜采設備的運輸巷受到礦壓影響相對較大,并且運輸巷布置超前支架受到現(xiàn)場空間的影響極為嚴重,對于現(xiàn)場超前支架的應用是一種極大的挑戰(zhàn)[4-7]。為做好孤島工作面的超前支護,防止因支護問題影響工作面的正?;夭桑?jīng)過現(xiàn)場實踐與探索,在孤島工作面的回風巷、運輸巷超前段采取超前支架支護方式,加強超前支護,提高了支護強度,增加了安全系數(shù)。
21011工作面相對應地面位置大部分為箕啊村南部耕地,有零星建筑物存在;工作面位于21采區(qū)上部第1區(qū)段,西至工業(yè)廣場保護煤柱,東至白沙塔保護煤柱,上部為11151已采工作面,工作面西段下方為原21031工作面采空區(qū),相鄰南部暫未布置工作面;東段走向長度700 m,工作面傾斜長度272 m,西段走向長度574.15 m,工作面傾斜長度131 m;工作面上部為11151工作面采空區(qū),同時工作面西段下部為原21031工作面采空區(qū),西段為大孤島工作面。21011工作面平面布置如圖1所示。
圖1 21011工作面平面位置Fig.1 Plane position of 21011 working face
21011工作面?zhèn)雾敒樯百|(zhì)泥巖,厚度一般為0~1 m。直接底為泥巖或砂質(zhì)泥巖,一般厚度為0.6~1.7 m。砂質(zhì)泥巖抗壓強度分布在17.3~30.6 MPa,一般小于30 MPa,為軟質(zhì)巖石,巖石穩(wěn)定性差。細砂巖塑性變形時割線模量為0.52×105??箟簭姸确植荚?3.8~62.1 MPa,為中等硬巖石,巖層穩(wěn)定性中等。直接頂主要為大占砂巖(B4),煤礦范圍內(nèi)穩(wěn)定,厚度約12.0 m,巖石堅硬,抗壓強度20.7~121.0 MPa,抗拉強度1.2~4.3 MPa,軟化系數(shù)為0.43~0.75,穩(wěn)定性良好。21011工作面回風巷西部直接頂為砂質(zhì)泥巖和細砂巖夾泥巖,薄層理。東部直接頂為中粗砂巖。砂巖頂板厚度自西向東逐漸變厚;直接底為砂質(zhì)泥巖,基本底為粉砂巖。21011工作面中巷西部直接頂為中細砂巖,東部接近切眼處有砂質(zhì)泥巖偽頂;基本底為粉砂巖。21011工作面運輸巷西部直接頂為中細砂巖,東部接近切眼有偽頂,薄層理,基本頂為中砂巖;直接底為泥巖,基本底為粉砂巖。21011工作面切眼直接頂為中砂巖,基本頂為中粗砂巖;直接底為砂質(zhì)泥巖,基本底為粉砂巖。
21011工作面巷道斷面設計為梯形,巷道設計梁長4.4 m,上幫棚腿長4.0 m(使用2根長3.5 m的36U型鋼搭接組成,搭接長度3 m,搭接后棚腿長4 m),下幫棚腿長2.9 m,上、下幫外扎角分別為上幫66°、下幫71°,中高3 m,棚距700 mm,巷道斷面凈面積為15.83 m2,沿煤層頂板掘進,采用12號礦用工字鋼對棚+錨索+錨桿+錨網(wǎng)聯(lián)合支護(圖2)。
圖2 21011工作面支護斷面Fig.2 Supporting section of 21011 working face
因21011工作面地質(zhì)條件相對簡單,在單斜構造上沿走向發(fā)育有小的起伏變化,工作面平均煤厚4.15 m,所以采煤工藝選擇為綜合機械化采煤,傾向長臂后退式采煤方法。工作面選用ZY10000/28/62型支架,采用MGTY650/1640-GWD型采煤機;生產(chǎn)組織為“三八”工作制,工作面回采西段作業(yè)方式采取“一準二”(即一班采取注水措施、檢修及準備,二班割煤),三班為1個防突循環(huán),每刀進尺為0.8 m,每循環(huán)4刀,每個循環(huán)允許推進度為3.5 m。
ZQL2×5000/21/40型巷道超前支護液壓支架參數(shù):一組兩架(中間架具有互換性);支撐高度為2.1~4.0 m;中心距為3.1 m(最大);移架步距為1.7 m;支護強度為1.17 MPa(平均);對地比壓為2.2 MPa(單架);工作阻力為40.6 MPa;初撐力為31.5 MPa。
工作面選用ZQL2×5000/21/40型巷道超前支護液壓支架,支架初撐力為2×3 880 kN,工作阻力為2×5 000 kN,支護強度1.17 MPa,底座比壓2.2 MPa。
估算巷道每組超前支架的支護強度P,超前支架所受頂板壓力Q,底座比壓W。
(1)采用經(jīng)驗公式計算[8-11]。
P=9.81HRK
(1)
式中,P為超前支架的支護強度;H為采高;K為工作面支柱支護的上覆巖層厚度與采高之比,一般取4~8,開采煤層較薄、頂板條件較好、周期來壓不明顯時,選用低倍數(shù),反之用高倍數(shù),該工作面取8;R為頂板巖石密度。
(2)超前支架所受頂板壓力。
Q=P×S
(2)
式中,P為超前支架的支護強度;S為超前支架頂梁端面積[12-13]。
(3)底座比壓。
W=(Q+Q支)/S底
(3)
將數(shù)據(jù)代入式(1)—式(3)計算得出,Q=2 485 kN<5 000 kN;P=0.814 MPa<1.17 MPa;W=0.782 MPa<2.2 MPa。
根據(jù)現(xiàn)在梁北礦煤礦巷道超前的支護情況,采用直徑110 mm的單體支柱,配合Π型鋼梁支護,棚距為700 mm,一梁兩柱,臨近工作面5 m內(nèi)為一梁四柱,所以50 m范圍內(nèi)單體數(shù)量約為160根。
(1)在50 m范圍內(nèi)單體支柱的主動支撐力為14.40 MN,在50 m范圍內(nèi)超前支架的主動支撐力為27.16 MN。ZQL2×5000/21/40型液壓支架初撐力方面:超前支架/單體支柱=1.89倍。
(2)在50 m范圍內(nèi)單體支柱的工作阻力為40 MN,在50 m范圍內(nèi)超前支架的工作阻力為70 MN。ZQL2×5000/21/40型液壓支架工作阻力方面:超前支架/單體支柱=1.75倍。超前支架支護滿足工作面兩巷支護要求,與原有單體柱超前支護,支護強度提高1.75倍。
21011中巷超前支護采用超前液壓支架配合單體液壓支柱+鉸接梁+柱鞋支護,沿巷道走向各布置兩排,上、下排長度各70 m,包括超前支架(雙排ZQL2×5 000/21/40超前液壓支架4組,共計8架30 m)。21011中巷超前支架布置平、斷面如圖3所示。
圖3 21011中巷超前支架布置平面、斷面示意Fig.3 Layout plan and section of advanced support in 21011 middle roadway
刷擴范圍為21011中巷煤壁以外35~40 m(超前支架以外刷擴不少于5 m);保證每次支架拉移的距離;刷擴后對刷擴區(qū)域進行套棚支護,棚距700 mm,梁長2.0 m,新梁與巷道老梁搭接1 000 mm,刷擴寬度1.0 m,頂梁均勻布置3根撐桿,下幫腿采用2.7 m長工字鋼棚腿;刷擴時使用單體柱作為上側臨時柱腿,待錨索梁加固結束后拆除上側臨時柱腿;刷擴處頂板打設一道錨索托梁,錨索梁距離老梁下幫梁頭600 mm,錨索間、排距均為1.4 m,錨索梁長2.0 m,錨索采用φ21.6 mm×8 000 mm鋼絞線。
采用雙排ZQL2×5 000/21/40超前液壓支架,超前支護長度53 m,共7組14架,上排除超前液壓支架外再補打50根、下排再補打30根液壓單體柱與鉸接梁聯(lián)合支護。21011回風巷超前支護平、斷面如圖4所示。
(1)未使用超前支架。11131工作面未使用超前支架,工作面兩巷超前段上、下幫棚腿變形彎曲問題,尤其是超前支護段,上幫棚腿彎曲變形脫口,幫部外鼓,影響超前支護打設、巷道行人空間和膠帶運行;11131工作面兩巷局部區(qū)域頂板出現(xiàn)受壓下沉及木點柱損壞,由于巷道壓力大初期支護的木點柱已經(jīng)受壓損壞,起不到應有支護作用,同時頂板破碎下沉,網(wǎng)兜較多。
(2)使用超前支架。21011工作面西段屬于孤島工作面,巷道壓力大,回風巷、中巷存在壓力變形量大的問題,尤其是回風巷、中巷超前支護段距煤壁30~50 m,上、下幫棚腿變形嚴重,外鼓變形。21011工作面使用超前支架后,工作面回風巷、中巷超前支護段支護狀況得到極大改善。21011工作面與11131工作面使用超前支架前后效果對比見表1。
表1 工作面使用超前支架前后效果對比Tab.1 Effect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using advanced support in working face
工作面兩巷變形量如圖5所示。從巷道表面位移“十字”觀測曲線可以看出,超前支架使用后對巷道變形影響明顯減弱,頂?shù)装逡平坑稍瓉淼? 100 mm降低至500 mm,兩幫移近量由原來的2 000 mm降低至800 mm,巷道斷面最大收縮率減少50%左右,巷道變形量得到有效控制。
圖5 工作面兩巷變形量Fig.5 Deformation of two roadways in working face
超前支架支護滿足工作面兩巷支護要求,與原有單體柱超前支護,支護強度提高1.75倍。超前支架使用后降低了巷道受壓變形量,巷道斷面收縮率減少50%左右;減少了巷道的修復量,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21011回風巷的巷道修復維護人員(14人)較11131工作面的巷道修復人員(34人)減少20人,解決了孤島工作面巷道支護的難題;超前支架拉架支護過程中較快,每次拉架支護在1 h內(nèi)完成,操作人員4人/班;超前單體柱支護打單體柱鉸接梁需要6.0 h,施工人員6人/班,減少了人員投入,并且勞動效率提高12倍,人員節(jié)約2人/班;超前支架下幫煤柱刷擴,增大巷道斷面,增加了檢修、行人空間;同時有利于下幫煤柱的回收,實現(xiàn)無煤柱回采;超前支架的使用,工作面兩巷主要進行落底即可滿足回采的要求;同時超前支架與工作面上、下端頭支架配合使用,解決了工作面兩端頭支護的支護問題,不再使用托棚單體支護,提高了回采效率。
通過計算可以得出,11131工作面巷道維修成本為1 168.75萬元,21011工作面安裝超前支架成本為1 052.4萬元,相比節(jié)省116.35萬元。21011工作面超前支架安裝初期投入成本較大,提高回采安全系數(shù),節(jié)約了人工,提高勞動工效。
孤島工作面超前支架使用技術的的成功,為豫西孤島采煤工作面支護工藝的創(chuàng)新實施奠定了基礎,進一步改善了礦井安全狀況,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而且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礦井資源采出率,為礦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同時,為其他礦井在類似條件下實施超前支護技術積累了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