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茵
“重慶市歌劇院10月又要出新戲了!”這個消息令人振奮,因為該院的《塵埃落定》9月下旬剛剛榮獲第24屆“曹禺戲劇文學獎”和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最佳劇目”和“最佳編劇”雙獎。原班人馬再度合作,傾力打造的《一江清水向東流》,格外令人期待!用藝術反映當下生活,關注與社會民生息息相關的問題,必須肯定《一江清水向東流》:題材好、立意高。
這是首部關于長江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歌劇作品,可見該院自上而下的超凡眼光、膽識情懷以及對現實題材的高度敏感。10月15日,文化部委派歌劇界專家和山城普通市民現場觀摩新作首演。演出當晚和次日上午開了兩個座談會,大家直抒胸臆踴躍發(fā)言。
筆者愿同讀者分享點滴心得。
寫這個戲,既是文藝工作者的自覺使命,更是創(chuàng)作團隊發(fā)自內心想要表達獻禮美麗之地重慶的一部贊歌。用歌劇如何演繹環(huán)保題材?深刻解讀既定主題,展現完美藝術魅力,緊抓觀眾、留住作品,這是創(chuàng)作班底的主觀意圖和共同目標??墒牵f起來容易,做起來有多難?
編劇/作詞馮柏銘、馮必烈雖為新晉獲獎得主,仍為“清水”修改出了十六稿。這部新歌劇和那部老電影,劇名雖僅一字之差,但題材內容人物情節(jié)大相徑庭差異甚遠?!兑唤逅驏|流》講長江治污生態(tài)文明,講不好就會把“故事片”搞成了“紀錄片”。崇高的大愛大義、平凡的親情戀情,圍繞主題如何構成矛盾沖突強化戲劇張力?在歌劇文本寫作方面,馮氏父子老兵新秀眾口皆碑,同重慶歌劇院、作曲家孟衛(wèi)東、導演廖向紅均有成功合作,在創(chuàng)作理念、審美理想上應該說相當默契?!扒逅钡娜宋镪P系與情節(jié)發(fā)展并不復雜,編劇將男女主角設定為一對父女和母子二人,兩代世交遠近隔閡通融疏密,努力讓看似有些不合情理的巧合同樣有戲——這是作品的關鍵、更是難解的課題。解決得到底怎么樣?基本能夠自圓其說,某些枝蔓縫隙略顯牽強,待清理且彌合完善。
女一號謝青渝,自媒體主播、網名水菇涼,漂亮活潑而率真任性的山城女孩兒。男一號青渝之父謝江,堅韌正直,寬厚豁達,軍人轉業(yè)為林場場長、后為某流域河長,總愛身先士卒親力親為。藝術博士韓哲,身為富二代,青春帥氣心地純善卻有點不食人間煙火。韓哲之母韓玉盈,朝暉集團董事長,女強人掌控能力強,離異多年獨自撫養(yǎng)兒子從不服輸。全劇的戲核為一個“隱身”的女人,謝江愛妻、青渝慈母,她是“水污染”的直接受害者。謝氏父女痛失妻母,玉盈遂成為陪伴青渝童年類似養(yǎng)母至親的人。于是,青渝和韓哲雙雙陷入難以抉擇的困窘與痛苦……最后矛盾化解沖突平息、柳暗花明皆大歡喜:“青山猶在,碧水歸來……永遠守護中華民族這五千年文明的搖籃!”
導演廖向紅,上一次的《塵埃落定》在舞臺上展露藏地的風土人情,這一次“清水”她希望把美麗山城的當代風貌呈現在舞臺上,既有自然地域的山水,又有人文現代的山城,更重要的是在這里生活行走的現代人群。所有組合元素,在舞臺時空里如何完整統一和諧呈現?于是,我們看到了文本描寫的青山綠水中的輕舟蕩漾、高樓大廈間的霓虹炫彩、朝暉集團的污水廠管道彎曲、辦公室爭鋒對峙,還有極具現代感生活化的全屏式彈幕……廖導的處理,永遠遵循歌劇藝術規(guī)律,她會讓角色演員的行走站位在合適的線與點,而周圍的群眾演員則像“綠葉”有序排列。總之,舞臺上主次分明、錯落有致,很美觀也很干凈。
編劇為主要角色寫了長長短短的劇詞,青渝、韓哲、玉盈的內心世界刻畫,相對比較深入精準,而謝江這個人物的底色與成色則略顯單薄。妻子去世之痛,似乎還不夠痛。如果再加一兩句、三四句,提煉引申就會讓其投身環(huán)保的心理依據更扎實、精神維度更清晰,否則就不足以形成男一號所有行動的有力支撐。另外,“清水”的感情戲寫得很精彩,敘事中羅列的數字有點多也有點雜,演唱起來音樂性與歌唱性不可避免要打折扣,諸如“52%”可否換作“超過一半”?韓母入獄、韓哲接盤的那場戲,開場有點繁雜瑣碎,雖然很寫實,但情節(jié)語言無不需要舞臺化的高度凝練。
孟衛(wèi)東筆下的歌劇音樂多以優(yōu)美抒情著稱,《塵埃落定》中一首“情歌”已在圈內外廣為流行。他會為“清水”也留下一首易于傳唱的金曲嗎?有!《田園牧歌》先后由少年青渝純凈的童聲與中年謝江渾厚的男中音演唱:“多少縷陽光,造就一棵樹;多少顆雨露,匯成一條河……”簡樸淺易民歌風童謠式的短歌,妙筆點化出全劇音樂的主題靈魂。
這一次,作曲家令人感覺訝異,他超越自我藝術創(chuàng)新的“步子”,好像跨得有點大、走得有點遠,“唰”一下、“呼”一聲就“飛”到江對岸水那邊去了。根據文本要求,要寫出共和國最年輕的直轄市特有的山城風貌與人文氣質。于是,我們聽到這部歌劇引入了相當比例的音樂劇元素。某些段落,簡直給人“脫胎換骨”“面目全非”的感覺,這是孟爺的手筆嗎?“誘惑的歌聲”“酒吧的噪音”,那一串接著一串的搖曳晃蕩心神不安的音符,還是“孟爺”寫出來的?哈,不像,真不像!我喜歡作曲家獨出心裁別開生面,用一把吉他清奏,應和兩位青年人的獨白心曲,好聽得很、舒服得很。
實際上,如若掠過那些所謂音樂劇式的片段,孟衛(wèi)東還是我們熟悉的孟衛(wèi)東。
序曲開始,音樂主題六度上行大跳動機應聲而起。銅管吹奏出飄逸綿延的旋律,如縷縷晨霧飄蕩在山間;弦樂群輔以密集音型十足動感,似點點波光閃爍在水面。長呼吸、大氣勢奠定了全劇的基調與格局。第一幕第一場順勢而為,高亢嘹亮的號子,用巴渝方言長聲吆喝“一江清水向東流哦——”,原生態(tài)男高音引動歌劇化男中音,一領眾和先聲奪人:“一江清水奔大海!”接下來,話鋒一轉、畫風突變,青渝的開場白《順藤摸瓜》用了三拍子、音樂劇式的筆法,網紅直播很宣敘。小號獨奏如一縷陽光劃開薄霧,“滿屏彈幕”令人眼花繚亂,這段網紅與網友的對話,音樂很有挑戰(zhàn)性,眾說紛紜層次分明、章法有度雜而不亂。在網絡虛擬世界,青渝和韓哲,初次交鋒彼此互懟。這段戲,作曲家意圖讓女高音展示花腔技巧,同時張揚其伶牙俐齒活潑俏皮的個性——有效。
全劇音樂給人印象比較深的有幾段,如,謝江青渝韓哲與山民的合唱《黃葛樹》,作曲家采用巴渝地域土家族民謠風典型的羽調式,形象生動淳樸自然。四位主要角色的核心詠嘆調寫得都很用心,如,青渝在酒吧里的痛苦掙扎、韓哲在識別母親是否違規(guī)犯法時迷惘驚愕,還有韓玉盈在獄中反省悔悟的“兒子啊……”、謝江在往事回憶中的“孩子啊孩子??!”等,無不感心動耳順暢流麗;在器樂部分的織體、復調技法、和聲色彩上,孟衛(wèi)東也是有想法、有辦法。在旋律與節(jié)奏的關系上,他設計巧妙技高一籌;而引入音樂劇、爵士樂、流行樂元素,也讓“清水”更親近普通觀眾尤其青年觀眾。
從頭聽到尾,總體感覺,高哦高調多了一些,低音淺唱少了一些;音樂中的張力感有余、抒情性稍嫌不足。我特別希望作曲家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您能讓我們聽到您最擅長寫作的優(yōu)美嗎?還有,您的“清水”里銅管與打擊樂用得有些鋪張啊!我不相信,只有高強響才具有力量,有時輕聲、弱聲、柔聲更能打動人。所以,“清水”也需要更多一些變化和對比,再細致講究一些啊孟爺。
這些年通過藝術實踐,青年女指揮家朱曼嶄露頭角技藝精進。她和重慶歌劇院交響樂團的合作,有效地讓一部新戲提前進入一個成熟期。相信通過作曲家的調整完善,“清水”將更加順流而進奔向藝術的海洋。
重慶市歌劇院堅持遵循藝術規(guī)律管理運作藝術生產,從2011年的《釣魚城》、2016年的《辛夷公主》,到2018年的《塵埃落定》,再到2021年的《一江清水向東流》,他們的每一部戲都力求精耕細作精益求精。
《一江清水向東流》作為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1年度“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fā)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已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這些年筆者一路追劇,從《釣魚城》看著青年男中音歌唱家劉廣、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車璐,從“青澀”走向成長成熟,已然成為重歌頭牌臺柱子,舞臺上的謝氏父女,在聲樂表演塑造人物上各有其特色。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程翀和青年女中音歌唱家李思琦,《塵埃落定》里的少爺和土司太太,“清水”里的朝暉集團公子和掌門人,雖然兩劇二人都飾演一對母子,但畢竟身份年代和經歷故事全然不同。可以說,四位演員四個角色,基本都能勝任自如。無論詠嘆調、宣敘調、短歌、重唱、對唱、領唱都很到位。
女主人公謝青渝是一個成長中的角色、全劇一道靚麗風景。車璐歌聲以清靈甜潤取勝,塑造出一個鮮活的山城辣妹子形象,天真率性開朗活潑還有點“沖”。雖然作曲家為她提供展示花腔技巧的空間有限,但青渝的演唱足以給聽眾留下“驚鴻一瞥”的印象??少F的是在與養(yǎng)母相認之后深陷痛苦之中的青渝,在保留抒情性色彩的前提下,在聲音造型上有了明顯的變化。女高音的演唱,有意識增強了寬度厚度密度濃度,從而達到戲劇性張力感的理想效果。李思琦一副天然練就國際化、歌劇化的女中音嗓子,單憑歌聲已足夠表情,盡顯女強人之強大氣場與應有的風姿風采風韻。通過現實教訓、友人勸誡、后輩警醒,韓玉盈心靈滌蕩清淤去污,她的聲音造型,開始逐漸柔性軟化,非常符合人物內心與性格的變化。中外歌劇作品中的兒童,大多只是有形無聲的默劇角色,而“清水”中的《田園牧歌》則由小青渝初放啼聲,重慶市巴蜀藍湖郡小學學生鄭羽彤的演唱,音準節(jié)奏樂感都給我們留下了良佳的感受。
實際上,演員在舞臺上的表現,很重要的一環(huán):須得一度創(chuàng)作文本音樂提供其強力支撐。相比兩位女性人物,兩位男主角的“戲”略顯單薄。這不全是劉廣和程翀的問題?,F場觀摩,感覺男中音歌唱家非常棒,謝江的所有唱段都高質量地完成,而這個聲部像劉廣這樣注重咬字正音語言表達的也十分難能可貴。如果編劇作曲能深度挖掘河長內心世界,寫一段情感復雜而豐富的小詠嘆調,相信他會有更精彩更充分的發(fā)揮。程翀演出了一個藝術博士媽寶男單純善良的本性,但他和母親的情感戲沒能展開,男二號的唱段也顯得不夠豐富自然。這么優(yōu)秀的男高音,應該擁有更加多彩的世界。
《一江清水向東流》在重慶施光南大劇院首輪演出,恰逢以“生態(tài)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階段會議在昆明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共同建設清潔美麗世界”的立論觀點,必將激勵參與這部歌劇創(chuàng)演的所有藝術家的強烈共鳴。“一江清水向東流哦——”這聲方言號子和開場之聲前后呼應首尾相照,這部歌劇描寫的清漂、育林、治污,無不為了最終升華的主題:只有清理根治人心之“污”,實現“雪山凈水歸大?!崩硐氩拍苓_及美好境界。
前輩歌劇藝術家喬佩娟認為,重慶市歌劇院將環(huán)保這個與眾人息息相關的現實題材進行了藝術化、生活化、地方化的表達,具有深遠意義。“故事與其說是臺上的,不如說是生活中的,我們也許都是劇中人,對環(huán)境問題我們不能當觀眾?!敝貞c市歌劇院院長、《一江清水向東流》藝術總監(jiān)劉光宇表態(tài):用作品頌贊為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作貢獻的平凡英雄,同時更希望觀眾從中提高環(huán)保意識,自覺參與環(huán)保行動;這部作品需要加強打磨力度,愿以工匠精神奉獻文藝精品。